全省首例普外三科成功开展对吻式支架技术

普外三科--肖骏琦张人波/报道

近日,我院普外三科采用对吻式球囊扩张并支架技术(简称Kissing支架术),成功治疗一例老年男性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据资料查证,此介入微创技术的成功开展,目前在我省尚属首次。

患者曾先生,61岁,因“左腹部搏动性肿块1月”入住我院普外三科。既往有“1.高血压;2.冠心病”病史。体格检查(重点):血压(BP):/mmHg,左腹部可触及肿块,可触及搏动,可闻及杂音,大小约13cmX7cm。完善相关检查,术前经CTA诊断为:1.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并附壁血栓;2.肠系膜上动脉血栓;3.高血压;4.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状态。

大外科主任兼普外三科主任刘凤恩教授及其团队进行充分的讨论分析,认为患者腹主动脉直径偏小,动脉瘤为假性动脉瘤,原因可能与动脉硬化相关,且破口接近髂动脉分叉,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常规支架植入存在:1.支架远端近期或远期进入瘤腔内,造成手术失败;2.组合式支架的段腿释放时手术时直接进入瘤腔内,手术失败;3.一体式支架植入体内不能打开,被迫改变手术方式,增加患者负担和痛苦风险。鉴于以上三点、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与交流后,决定为其实施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AR),采用先进的Kissing技术。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于7月24日在麻醉科与介入室全力配合,成功实现支架对吻完全腔内隔绝腹主动脉瘤(EVAR)。手术历时1小时,术中出血量10-20ml,术中使用造影剂ml,手术过程顺利,术中造影显示:支架准确定位,未见内漏形成,腹主动脉瘤处未见显影。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双下肢血运良好。

文献报道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腹主动脉局限性、永久性膨胀或扩张,腹主动脉瘤发生后可逐渐增大,最终破裂出血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3.5‰,常合并心脑血管、肺、肾等多器官脏器的疾病,手术风险大,一旦瘤体破裂,死亡率高达90%。据查证我院普外三科首次应用对吻式支架技术(Kissing技术)腔内隔绝腹主动脉瘤(EVAR),为我省首例。

在学校、医院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的普外三科团队围绕“努力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这一宗旨,紧跟学术前沿,砥砺前行,创新发展,践行“人民至上”理念,获得到业内同道的高度评价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术前检查术中过程术中穿刺口术前与术后对比术后情况文章已于修改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医院
白癜风科研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by/3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