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医三院血管外科周忠信主任先后为七位(其中四位在外院会诊完成)患者建立可即时穿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均取得成功,这是我院首次开展该术式。
这七位患者均患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维持血液透析治疗2-7年,既往均在外院接受过自体动静脉造瘘术(AVF),来院就诊时均出现了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有患者甚至还在外院接受了颈静脉临时透析管留置术。七位患者均怀着“建立新的更好的血管通路”这一共同目标来院就诊。
患者入院后,血管外科主任周忠信带领医护人员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征得家属同意,周主任亲自主刀分别为七位患者在臂丛阻滞麻醉下实施了ACUSEAL可即时穿刺AVG。
术后观察,七位患者的人工血管均有明显震颤,听诊有强感血流音,均于术后第一天接受了血液透析治疗。整个透析过程中,血流-ml/min,透析顺利,患者无不适。透析结束后拔除穿刺针按压10分钟,观察穿刺针眼无渗血,周边组织无肿胀和瘀斑。
据周忠信主任介绍,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良好、顺畅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净化治疗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目前常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中,AVF是首选。但随着血管通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血液透析患者存活期明显延长,而AVF有一定使用寿命,最终前臂可供AVF的血管枯竭。特别是一些自身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如血管弹性差,短缺,闭塞,多次AVF手术失败),以及重新造设标准内瘘比较困难的患者(如糖尿病者,伴有动脉硬化的高龄者或血管较细者),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极大挑战和困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造血管出现,移植血管内瘘逐渐兴起,可弥补AVF的不足。但通常AVG建立后要4周才能使用,随着医用材料的更新换代,最新出现的可即时穿刺人工血管,避免了中心静脉导管的长期留置或直穿,减少了由于中心静脉导管和直穿导致的并发症。
据了解,ACUSEAL硅胶人工血管是专为透析通路研发的一款可即时穿刺的人工血管。这款新型的人工血管有三层结构,外层是膨体聚四氟乙烯,内层是带肝素涂层的膨体聚四氟乙烯,中层是低渗的硅胶层,由于硅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穿刺拔针后惯性回弹可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这种即穿型人工血管术后渗血少,水肿程度轻,患者痛苦少,而且弹性好,血流充足,便于穿刺,可于术后24小时内进行穿刺。对于无条件行自体内瘘的患者,即穿型人工血管可替代临时导管或长期导管直接进行血管移植,避免频繁或长时间颈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损伤中心静脉,拓宽了治疗选择,为长期透析患者带来了福音。
周忠信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擅长微创技术和腔内技术诊治血管外科常见病,在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和解剖学/非解剖学血管通路重建方面技术独到,在急诊救治破裂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血管外伤、失血性休克和凝血紊乱方面经验丰富。静脉曲张,动脉闭塞症,深静脉血栓,腹主动脉瘤。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手术和介入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介入为主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腹主动脉、胸主动脉瘤以及主动脉夹层的微创手术+杂交手术,复杂尿毒症自体造瘘术,失功内瘘修复术,人工血管造瘘术,淋巴管阻塞,淋巴肿,淋巴漏,乳糜尿,乳糜胸水,乳糜腹水的诊治。?出诊时间:周一周四的上午;联系-。点击下方“阅读全文”了解更多资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