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丨为什么古人用ldquo豆蔻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生活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固定的词语来代表,许多阶段都有特定的名称,比如人们熟悉的人到古稀,不惑之年,三十而立,这些都被古代的学者赋予了强烈的情感。

那么对于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豆蔻,古人用豆蔻年华来形容一个女人最美好的时光,那么为什么古人选择用这一个词语来表达女孩子十三四岁的模样呢?直到我们看到了豆蔻这种植物,才终于明白。

最先使用这个词语来形容美好年龄的女孩是大诗人杜牧,杜牧非常善于观察生活,能够找到恰当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一次看到一个女孩在河边玩耍,场景让他非常的感动,这个女孩大约十三四岁的模样,在杜牧的眼睛里,这个女孩非常的聪明,非常的激烈,于是当时杜牧就选择用豆蔻来形容她。

在《赠别诗二首之一》里面说道: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诗人的文采是没话说的,开头两句就描写了一位十三岁娉婷少女婀娜多姿,第一次用“豆蔻”这个词用形容女子。后两句稍微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诺大的扬州,再也找不到像姑娘这么美的的女子了。这句话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杜牧用这样一首情诗来撩妹,我想没有人可以抵挡得住。此后也有很多人开始用“豆蔻”一词来形容年轻的女子,这也是对杜牧这一创举的肯定。为什么大家都那么赞成杜牧的这个比喻呢?我们首先来看看豆蔻这种植物。

豆蔻是一种草本植物,大概有三四米高,叶子和芭蕉差不多,产地基本都是在南方,多生长在阴凉的地方。

豆蔻花朵看起来像一颗蹭线形的葡萄,白色的花瓣中间有红色的雄蕊和红色的花朵,更美好的是这些话没有完全开花,而是处于即将开花的状态,这种含苞待放的美丽。

自古以来,我们常用花朵来形容美人,而豆蔻这种花更加形象,含苞待放,饱而不破,这个样子正是女孩子十三四岁的真实写照,在古代这个年纪刚好面临出嫁,这也就是为什么杜牧选择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女孩子的纯洁与美丽,娇羞。

探讨家文化,勾搭小编,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版权纠纷

请联系小编删除!

文化传承

往期经典回顾

子孙不知祖,禽兽不如也!

基因检测和族谱水火不容!

为什么你迟迟寻不到根!

修家谱该不该接到炎黄?

写给宗亲组织负责人的一封信

眼中无谱,心中无父无母无祖宗

修血缘统谱取代统谱的可能性

宗亲会如何造血?

字辈和始迁祖并不是寻根的密码

寻根攻略!(深度长文)

没有老家谱,如何创修家谱?

中国人到了该为家族建一座祠堂,修一本家谱的时候了!

恶意争祖根地,就是一群小丑在搞事

如果没有祠堂,我们的灵魂将安放何处?

不要再提同根共祖,你已辱没了祖宗!

你可能在寻根的路上,认错了祖宗,拜错了坟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yy/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