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称为ldquo人体炸弹rdqu

在心血管致命疾病中,大家最熟悉的估计就是心梗了。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心血管疾病也异常凶险,死亡率极高,甚至被称为“人体炸弹”。它就是主动脉夹层。

案例

11月23日,51岁的陈女士听说弟弟患上了主动脉夹层,生命垂危。一时间,自己也突然感到胸闷有撕痛感,半小时后仍未缓解,医院,结果也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

医生争分夺秒,经过长达6个半小时的手术后,陈女士被送到重症监护室,逐渐转危为安。然而在她住院的第二天,弟弟因抢救无效死亡……

主动脉夹层,是医学界公认的起病急、病情凶险的大血管疾病。

1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也叫大动脉,是人体最粗的一根血管,它直接与心脏相连,血流从心脏泵出后通过主动脉一级级地供给身体各部位,是全身输送血液的主要导管。

主动脉夹层的形成

主动脉的管壁由内膜、中层、外膜三层结构组成。正常情况下,这三层结构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共同承载血液流通。

而主动脉夹层就是主动脉被撕破了一个小口子,动脉血流通过这个裂口冲入,夹在三层膜之间,导致内膜和外膜分离(也就是主动脉壁发生了分离)。

血流进入动脉壁夹层后,还会沿着主动脉长轴方向,逐渐向远端扩展,可累及胸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破坏性“灾难”?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三层膜之间的血液越来越多,就可能冲破外膜,很容易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主动脉夹层发病急且凶险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年龄多在45~70岁之间,且男性患者是女性的2~3倍。其中,65~70%的患者在急性期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甚至来不及抢救。

据不完全统计,升主动脉夹层发病后若不能及时治疗,一周内的死亡率为50%;若是主动脉夹层发生破裂,24小时内的死亡率高达80%。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关键,我们也不能因为它不常见就选择忽略,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寒冬季节。

2哪些原因

会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主动脉夹层就像是洪水决堤。洪水决堤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洪水太猛,二是堤坝不够牢固。同样的道理,主动脉夹层的形成原因主要也包括两个方面:血压太高和血管质量差。

1血压高或波动大

据临床观察,大部分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而且高血压控制效果不佳。

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血流量大。如果血压过高或者血压水平波动太大,就容易导致主动脉血管内膜破裂,引发主动脉夹层。若治疗不及时,血管壁外膜破裂,血液就会喷涌而出,致死率极高。

所以,凡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如年龄、高钠饮食、肥胖、脾气急躁、精神压力大等,都可能增加主动脉夹层的风险。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也要积极稳定血压,避免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2血管质量差

01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包括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马凡综合征等,都会使得主动脉血管壁本身存在病变,增加主动脉夹层的风险。如马凡综合征,就是先天性动脉血管壁中层弹力纤维缺失,使得动脉血管壁薄弱,易出现破裂,诱发主动脉夹层。

02后天逐步形成

后天的血管质量差,主要是年龄增长、不良生活习惯、心血管疾病等原因导致的,血管内“垃圾”越来越多,导致血管出现斑块、动脉硬化等,降低了血管质量。这通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0几岁的血管有弹性且柔韧,血管内壁没有任何物质沉积。

◎20几岁的血管开始出现沉积:摄入过多高油、高糖食物,运动又少,血管里的脂肪就会越来越多,为血管问题埋下隐患。

◎30几岁血管开始出现斑块:高油、高盐、高脂等饮食;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烟不离手;饮酒过度等都会加快血管老化,所以很多人30岁后就可能出现动脉粥样斑块。

◎40岁之后三高等心血管疾病高发,血管斑块增加,动脉硬化加剧:血管质量进一步变差,容易堵塞或破裂出血。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逐渐老化,增加主动脉夹层的风险。但如果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血管衰老。

3哪些症状预示主动脉夹层?

发生主动脉夹层怎么办?

主动脉夹层的征兆

1典型症状:剧烈的胸背撕裂痛

如果出现突发性、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剧烈胸、腹、背部撕裂痛或刀割痛,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濒死感等症状,可能预示主动脉夹层,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休克。

2不典型症状:内脏或下肢缺血

由于主动脉夹层会沿着血管长轴方向扩展,所以其症状也可能表现在别的地方。如果内脏动脉撕开,表现为内脏动脉缺血;如果下肢动脉撕开,则表现为下肢缺血等。

主动脉夹层的应对

一旦感觉发生主动脉夹层,应按照以下3步进行处理:

①保持镇定,迅速拨打;

②身体躺平,避免任何用力的动作,等待救援;

③如果血压过高,可科学服用降压药,维持血压稳定,避免进一步加重病情。

4预防主动脉夹层

护血管、控血压,双管齐下

在血管质量差的基础上,如果血压过高,就很容易发生主动脉夹层。所以预防主动脉夹层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打好血管基础,二是稳定血压。

打好血管基础

1清淡饮食

清淡饮食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喝粥吃素,而是“三少一多”的饮食原则。“三少”即大家熟悉的少盐、少油、少糖,“一多”则是指多种营养,不挑食、不偏食,每样都适当吃一点,以保证营养均衡。

2一米一菜一茶

“米”指的是花生米,它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帮助清理血管壁的作用,减少沉积,辅助抑制动脉硬化,保护血管健康。

“菜”指的是海带,海带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能够辅助降胆固醇、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茶”即绿茶,绿茶中的儿茶酚能减少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含量,增加好胆固醇的含量,改善血管柔韧性、弹性,预防血管硬化。

稳定高血压

1控制体重

大量过剩的脂肪会增加心脏负担和血管阻力,从而诱发高血压。有研究显示,肥胖群体体重每减少1kg,血压可下降1mmHg。

体重指数(BMI)越大,血压长期增高的几率越大,BMI≥24kg/m2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可在主页输入BMI自测)

2适当补钾

钾元素能促进人体内钠的排出,并抑制肾脏激素的分泌,降低血管压力。每天摄入mg的钾有保护血管、调节高血压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可适当多食用含钾食物,如香蕉、莲藕、土豆、红薯以及菠菜、芥蓝等绿叶蔬菜。

3合理运动

坚持有氧运动、抗阻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多种运动形式,如步行、骑自行车、瑜伽、打太极等,都有帮助调节血压的作用,平均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5~8mmHg。

天气冷了,大家一定要护好血管,控好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突发。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简单三步,置顶大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yy/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