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宁主动脉夹层解剖特点与治疗预后的关系

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并且千变万化的临床表现增加了术前快速诊断的难度,主动脉夹层解剖特点与治疗预后的关系密切。在近期相关学术会议上,来自首都医科医院的刘宁宁教授就主动脉夹层解剖特点与治疗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主动脉CTA

主动脉CTA的目的是明确主动脉夹层解剖特点,如破口位置,破口大小,破口数量,累及范围,分支受累情况等。通过测定主动脉夹层破口面积,来分析原-继发破口关系及与破裂风险关系,并制作主动脉夹层计算机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原-继发破口关系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通过对破口面积测量,并对患者通过破口面积分组做比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主动脉夹层血流动力学与原继发破口面积比例有密切关系,即原继发破口面积比越大,假腔血流量越大,远端破口处的血流速度和压差就越大,血管壁易发生破裂。

2、术后(消除原发破口)假腔压力和流速明显降低,相对停滞时间长,有利于假腔内形成血栓,继发破口越小,假腔更易血栓化,远期主动脉壁重塑效果越好。

3、原发破口越大,继发破口越小,疼痛更剧烈,症状持续时间长,假腔受压明显,分支血管更易受累,脏器并发症可能性大,破裂死亡风险高,手术更紧急,但手术后改善明显,远期动脉重塑效果好。

4、原发破口越小,继发破口越大,疼痛、脏器缺血表现可能很快缓解,症状表现越轻,脏器缺血并发症可能性小,破裂风险相对低,但手术后可能恢复相对慢,假腔血栓化慢,甚至远期需要再次处理继发破口。

分支受累解剖特点

肋间或腰动脉受累:术前影响脊髓血供,脊髓损伤发生率约10%。主要表现为完全性脊髓梗死,脊髓前动脉综合征,Brown-Sequard综合征或一过性SCI;T8-L1节段动脉受累术后SCI几率增大,大约为22.9%;对于一些高危患者应在进行术前就进行脑脊液引流,是否预防性行脑脊液引流目前正在研究中。

肋间完全发自假腔:肋间动脉发自假腔但术后未出现脊髓损伤,可能与假腔未形成血栓有关。明显破口或多发破口:位于支架远端较近处使真假腔交通,假腔未形成血栓;支架近端吻合口漏:支架周围不能血栓化,与远端假腔相交通,假腔不能血栓化。

脊髓损伤直接影响:脊髓损伤直接影响因素包括主要肋间动脉受累和支架远端血栓化,支架远端血栓化又包括原发破口的彻底修复术及术中支架的压迫作用,继发破口的位置、大小和数量,支架近端有无内漏等因素。

冠脉受累: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发生率6%~19%,住院死亡率高达12.1%~50.1%;冠脉受累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快速鉴别诊断是预防早期死亡的关键;右冠状动脉受累更常见,需根据受累特点决定血运重建方案,选择支架或者搭桥。

弓部血管受累:约20%弓部血管受累患者术前有脑缺血表现,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缺血:如昏迷、一过性意识丧失、嗜睡、语言障碍、感觉障碍及癫痫等;累及右侧大脑半球多见,有脑缺血表现患者手术时机选择仍有较大争议,手术方式也是多样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全弓替换,杂交手术,介入手术等。

内脏血管受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受累主要变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血便等,出现肝衰竭、胃肠道缺血后死亡率极高;早期判断是否缺血非常困难,且治疗困难,预后极差,手术时机也仍有较大争议。

下肢动脉受累:14.5%的A型夹层患者有肢体灌注不良,可表现为双侧或单侧下肢动脉严重缺血;可有“5p”征但多不典型;CTA显示主动脉夹层并下肢动脉不显影,这种情况应尽早手术,并在术中监测下肢压力,及时转流。

总 结

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并且千变万化的临床表现增加了术前快速诊断的难度。主动脉增强CT快速安全,能清晰的显示夹层解剖特点;血流动力学稳定可维持病情稳定,从而降低死亡率,脏器的受损程度决定手术实际效果及患者预后。

《门诊》杂志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怎么治好
白癜风会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zdml/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