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又隐蔽的“血管炸弹”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是人体最粗的血管,从心脏发出,血流量丰沛。这条血管由3层"膜"贴合构成,三层膜之间亲密无间,天衣无缝,夹层病人的内膜局部破损,血流从破口涌入,在动脉壁内形成真、假两腔。假腔里仅剩的两层甚至一层膜兜住血液,膜被撑得薄如纸,病人只要咳嗽、活动、情绪激动,就可能造成动脉爆裂,快则两分钟内即可致人死亡。近期,我院胸痛中心成功识别并抢救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67岁的张阿姨(化名)突发意识不清,1小时内被家人送至我院急诊科。查体发现:患者神志昏迷,血压52/38mmHg,心率47次/分,当值医生结合患者病史,迅速启动胸痛急救流程。急查床边肌钙蛋白提示阴性,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T波改变”,立即予以“补液、血管活性药物”抗休克治疗,患者生命征恢复相对平稳,但诊断尚不明确。▲患者入院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伴停搏,T波改变
急查胸部CT,发现升降主动脉存在真假腔可能,结合患者症状,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患者血管造影提示主动脉夹层
时间就是生命,我院急诊科立即启动应急程序,控制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征;同时,医院,深夜紧急转诊。医院确诊患者为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立即施行急诊手术,最终张阿姨转危为安。健康科普
主动脉夹层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灾难性危重急症,其发病率是腹主动脉破裂的2-3倍。如果不进行治疗,约33%的患者在最初的24小时内死亡,而50%的患者在48小时内死亡。未确诊的升主动脉夹层患者的2周死亡率接近75%。
主动脉夹层形成的病理生理:
1、主动脉夹层的本质是内膜层撕裂,然后形成内膜下血肿并扩散。夹层血肿通常可占主动脉内径的50%,有时甚至可达%,导致假腔形成或双腔主动脉。这可以导致起源于主动脉的主要动脉血流量减少。如果夹层累及心包腔,则可能导致心脏压塞。
2、正常主动脉含有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平滑肌细胞,形成主动脉的内膜,中层和外膜层。年龄相关的退行性变会导致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平滑肌的降解,并导致嗜碱性基质增加。这称为内膜囊性坏死,这种特征性组织学改变与动脉夹层和马凡综合征相关。
3、任何会减弱主动脉壁强度的疾病都增加了发生主动脉夹层的风险。剪切力可引起主动脉中层的分离。内膜破裂点较为固定,通常发生在沿主动脉流体压力最大处。最常见的部位是升主动脉的前几厘米,其中90%位于主动脉瓣的10cm以内。第二个最常见的部位是左锁骨下动脉的远端。
供稿|急诊科
编辑|刘小晖
责编|黄继佃
审核|郑宇韬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