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剧烈腹痛要警惕

剧烈腹痛

剧烈腹痛又称急腹症,多数是由腹部脏器病变所引起。急性腹痛常常首先考虑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胆囊炎、胆石症、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等。其次考虑少见疾病,如腹内疝、急性胃扩张、肠系膜血管疾病等,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一般可提供线索,再结合理化及辅助检查,多可明确诊断。突发剧烈腹痛首先要明确有没有诱发因素,比如在一起吃饭的人有没有出现相同的腹痛症状,如果有则是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表现。如果腹痛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就医。有些疾病,如胆囊炎或胆石症,在发作前常吃油腻食物,急性胰腺炎发作前常有酗酒或暴饮暴食。突发中上腹剧烈如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多为胃十二指肠穿孔所致,持续广泛性剧烈腹痛,伴有腹部肌肉紧张或腹部像木板一样坚硬,则提示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这种腹痛也应立即就医。总之,如果剧烈腹痛呈持续性且无好转迹象,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腹痛的原因,就医前最好不要吃东西喝水,需要立即手术的腹痛疾病在进食后会加重原有疾病,而且还会增加手术麻醉风险。

突发腹痛部分成因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恶心及呕吐,右下腹有固定压痛点。往往腹痛会比较剧烈,因为这种疼痛有独立的特点,早期会表现出脐部疼痛为主,然后逐步进展以后,表现出右下腹疼痛的过程。一般由于阑尾管腔堵塞、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一旦阑尾出现穿孔以后,会表现出一种弥漫性腹膜炎的表现,会表现出全腹压痛的表现。这种疼痛会表现出比较持续,需要及时诊治,早期手术切除,很快康复。如果延迟治疗,可能出现阑尾穿孔、感染性休克、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防止由于长时间发展,出现生命的威胁。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是胰腺内胰酶被激活后所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多因胆石、蛔虫、胆道感染等胆道疾病导致胆汁胰液排出障碍,导致胰管内压增高胆汁胰液逆流所致。大量饮酒、暴饮暴食、饮食无节制常常是其急性发病的诱因。对有高血压、高血脂或高血糖病史的患者,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可能更高。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中上腹或左上腹剧烈疼痛,甚至如刀割般绞痛,并伴有恶心和中度发热。患者常于进食后不久腹痛加剧,腹痛部位多在中上腹偏左的地方,疼痛程度不一,可向腰背部呈放散性,仰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屈位时减轻,不能被解痉止痛药所缓解。因此,若进食后不久出现腹痛,应及时诊治。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多发于腹痛后,特点是先吐食物,后吐苦水,呕吐后疼痛不见缓解,有的患者还可出现发热、黄疸等。不典型胰腺炎症状易被误以为是胃痛,部分患者常常容易被漏诊或误诊。有的胰腺炎不是在餐后马上发生,而是在当晚或第二天才发生,最初表现为上腹发胀、疼痛、呕吐、厌食、腹泻等,类似于急性胃肠炎,许多患者开始往往会误以为是胃痛导致,于是就擅自服用一些药物,患者家属也常常会劝患者吃些东西来缓解疼痛,殊不知这些做法都会引起胰腺炎的加重恶化。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急症,病死率高,通常通过禁食禁水、减压补液等对症治疗可缓解,也有部分患者会演变成更为凶险致命的重症急性胰腺炎。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出现胸背腹疼痛的症状时,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很有可能是主动脉夹层病导致的。主动脉破裂的话,24小时死亡率超过30%,48小时的死亡率更是高达50%。所谓的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壁中层病变引起的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流入动脉壁中层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真假两腔分离状态。血液在中层内可以引起大的血管撕裂,甚至引起心脏端撕裂,主动脉瓣反流,冠状动脉开口撕裂。本病每年可导致心肌梗死、中风、死亡等。发病率每百万人口5~10例,主动脉夹层常见的发病年龄在50~70岁,男性较女性高发,男女之比约为3:1,近七成在急性期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临床显示,激动、劳累、不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主动脉夹层。由于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会使主动脉内膜变得很脆,容易破裂,血液进入夹层。用力、弯腰或转身,甚至情绪波动,都有可能导致主动脉外膜破裂,患者因此会猝死。常见的原因包括:马凡综合征、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发性主动脉中膜退行性变化、主动脉炎性疾病、主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创伤等。此外,临床上发现主动脉夹层还易发生在妊娠期,考虑为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以及内分泌变化使主动脉的结构发生改变而易于裂开。

作者简介

陈文君,浙江省医院主管药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zdml/9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