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e连线ldqu

白癜风的医疗 http://www.xftobacco.com/

年08月16日,由赛生医药(中国)有限公司主办,医者纵横多学科平台承办的e连线“肠治久安”-线上MDT会议正式举办。会议借助医者纵横网络会议平台在上海、南京同步直播进行,本次会议由海军医院张卫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特邀嘉宾有南京医院孙跃明教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医院钟鸣教授团队。

本次会议共分享了三个精彩病例。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病例1转移性结直肠癌MDT病例分享

上海交通大医院(视频00:11:10)

第一个病例由上海交通大医院钟鸣教授团队的俞旻皓主治医师分享的一例因“体检发现两肺多发结节”就诊的53岁男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基本病史

患者男,53岁。体检发现两肺多发结节。

无排便习惯改变、无胸闷气促等不适主诉。

肿瘤标志物:CEA9.38ng/ml,CA.85U/ml

.09胸部CT

两肺多发结节灶,转移性可能大。

.09PET-CT

直肠上端局部肠壁增厚伴FDG代谢增高,考虑恶性变侵犯浆膜层,肠旁、骶前多发肿大淋巴结;双肺多发转移可能性大。

.09腹部CT

直乙交界处肠壁局部增厚伴强化,直肠系膜区见多发肿大淋巴结。

肠镜病理检查:腺癌

基因检测:KRASwt,NRASmt,BRAFwt

诊断

直肠癌伴两肺多发转移(cT3N+M1a,NRASmt,BRAFwt)

治疗过程

新辅助治疗后手术

.12.17手术治疗:胸腔镜左肺中叶楔形切除。

治疗小结

本病例讨论问题:

1、对于可切除的转移患者,指南一般是不推荐使用贝伐单抗的,想请教关于它的使用问题。

专家讨论摘要

1、对于可以外科切除的多发转移的MCRC患者,从既往的临床研究和指南中,并没有推进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而化疗联合靶向相比于单纯的化疗,会达到更好的肿瘤退缩效果。我们不单单要分析患者肿瘤外科层面的可切除性,同时还要评估患者本身肿瘤生物学特性。因为患者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比较差,所以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了靶向治疗。希望在一线的时候能更强的使肿瘤退缩。而从后期来看,手术后的并发症似乎与贝伐单抗有关,这也给我们的临床治疗带来了经验和教训。对于可切除的转移患者,指南一般是不推荐使用贝伐单抗的,想请教关于它的使用问题。

上海交通大医院

病例2一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多学科诊疗病例分享

南京医院(视频00:47:47)

第二个人病例由南京医院孙跃明教授团队封益飞副主任医师分享的一例因“大便带血4月余”入院就诊的47岁男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基本病史

患者男,47岁。因大便带血4月余就诊。

.09.29肠镜检查:距肛缘7-10cm直肠见大半环周浸润隆起溃烂病变,表面坏死出血。

病理检查:腺癌。

治疗过程

医院行FOXFOLIRI方案化疗4个疗程

.02.17腹部增强CT:

肝脏多发转移。

.02.23手术治疗:直肠癌扩大根治术+部分肝脏切除标本。

基因检测:KRAS基因第2、3、4外显子均为野生型。BRAF基因VE突变检测为野生型。NRAS基因第2、3、4外显子均为野生型。

.03-.08FOXFOLIRI方案化疗2周期:

伊立替康mg,d1;mgd8+奥沙利铂mgd1;mgd8+氟尿嘧啶2.5gd1,2.5gd8

放射治疗:放疗剂量DT:50Gy/25Fx

.08.15腹部增强CT

肝S6段低密度灶,考虑转移灶。

.08.30手术治疗:肝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肝脏腺癌,结合病史符合直肠癌肝转移。

.09.27腹部增强CT

肝S2段小血管瘤,胆囊炎。

术后患者出现III度骨髓抑制,I度神经系统毒性。

予以希罗达1.5gpobidd1-d14。

.01.06手术治疗:部分肝脏+胆囊切除术。

肝脏腺癌伴显著坏死,Ⅱ-Ⅲ级,结合病史,符合肠腺癌肝转移之改变,肿块大小3*3*2cm;肝脏切缘未见癌组织残留;慢性胆囊炎。

.12.27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术。

.03.23肠镜检查:升结肠近肝曲见一巨大凹陷病变,约4*4cm。

活检病理示:腺癌。

.04.09手术治疗:结肠癌根治术+肝部分切除术。

pTNM分期:pT4bN1cM1。

.06-.09针对转移灶行放疗治疗(SBRT),累计放疗剂量:56Gy/8F/6d

.12.04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06.01肝脏微波消融术+碘粒子置入术+肺占位微波消融术。

治疗小结

本病例讨论问题:

1、在患者的化疗中出现了奥沙利铂的过敏之后,改用了folfiri方案的治疗,是如何考虑的呢?

专家讨论摘要

1、基于两方面考虑。因为患者对奥沙利铂过敏,所以后续就不再考虑使用。另外,因为患者初始外科评价是不可切除的,在后期的治疗中发现有较好的生物学行为,对于药物的敏感性较高,转化为了可切除的。因此使用了folfiri方案。

南京医院

病例3直肠癌KRAS突变病例分享

海军医院(视频01:21:38)

第三个病例是由海军医院张卫教授楼征教授团队的王薇主治医师分享的一例因“右上腹胀痛一月余就诊”就诊的63岁女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基本病史

患者女,63岁。因“右上腹胀痛一月余就诊”就诊。ECOG评分:1分。

.09B超:肝脏占位病变。

.09.19PET-CT

直肠下端肠壁增厚伴FDG代谢增高,考虑直肠癌可能大,侵及浆膜面伴肠周、两侧髂血管旁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可能大,肝右前叶下段占位,转移瘤可能大。

.09.24肠镜:距肛缘6cm占肠腔一周溃疡型肿块,肠腔狭窄,诊断直肠癌。活检病理:(直肠)腺癌。

免疫组化:MLH1(+)、MSH2(+)、MSH6(+)、PMS2(+),pMMR。

基因检测:KRAS突变,NRAS、BRAF、PIK3CA野生型。

肿瘤标记物:CEA22.4ug/ml、CA正常。

.09.29盆腔MRI增强:直肠中段癌,考虑mrT3N2Mx,MRF-,EMVI-。

.09.29胸部CT增强:右中肺胸膜下实性小结节,陈旧灶可能,随访。

.09.30肝脏MRI增强:肝脏右前叶转移瘤,直径5.2cm。

治疗过程

.11.26肝脏MRI增强

肝脏右前叶转移瘤,较前缩小好转。

.11.26肝脏MRI增强

肝脏右前叶转移瘤,较前缩小好转。

.03.11胸部CT

右肺尖及右肺中叶胸膜下结节,较前片-9-29增大,转移瘤可能

.03.14肝脏MRI增强

-03-15盆腔MRI增强

直肠癌治疗后,考虑mrT3N1Mx,mrTRG4级,MRF-,EMVI+。

治疗后病灶较前部分缩减,淋巴结较前小部分缩减。

.03.24手术治疗: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

术后病理

.04.24肝脏MRI增强

肝右叶多发转移瘤,较前增多增大。胸部CT:肺部转移瘤较前增多增大。

.04.26右肝肿瘤切除术+胆囊切除术

术后病理:中分化腺癌,结合临床考虑来自直肠

基因分型:经检测KRAS野生型;NRAS、BRAF、PIK3均野生型。

免疫组化:MSH2+,MSH6+,MLH1+,PMS2-,HER2+。

.05.26肝脏MR:肝右叶术后改变,活性灶可能。右侧肾上腺转移瘤。

.05.26胸部CT:

肿瘤标记物:

术后治疗:

.06.07血液NGS检测:KRAS(G12D)突变丰度6.61%;ATM突变丰度8.7%

.07.29肝脏MR:肝右叶包膜下活性灶较前好转。右侧肾上腺转移可能,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

.07.29胸部CT

双肺多发转移瘤。

本病例讨论问题:

1、血ctDNA动态监测是否具有指导意义?

专家讨论摘要

1、血ctDNA动态监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过应该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海军医院

本次e连线“肠治久安”线上MDT会议为大家带来了三个非常精彩的病例,通过讨论解决了临床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明确了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促进各中心对直肠癌领域疑难病例的交流,为未来治疗方向提供选择。相信此次MDT会议给线上线下的各位医生带来颇多获益。

各位希望观看MDT直播的朋友们,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by/50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