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腹疗法》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以振腹手法为主的独特脏腑推拿治疗形式。广泛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等,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近年来又开始应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痛、肩周炎等伤科疾病,也有不错的效果。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已经成为脏腑推拿领域一个独特的流派。《振腹疗法》是关元穴的利用和开发的新发现。手法作用在人体腹部,会有一个物理化学的反馈,内分泌是物理化学,可调节内分泌这个大章节,能打通你内分泌系统的各个环节,简称内分泌环,能让你年轻5到10年,任督二脉都算上,十四经脉都与腹有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腹作好了就可以影响十四经脉,内分泌增加一点,人的代谢成多少倍的增长,这就充分体现了是一个强壮的表现,内分泌水平提高了,你的免疫力也提高,以及对腹丛神经,盆丛神经,腹大神经的影响。振腹疗法肯定是全面生理变化的结局,50多种疾病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纯单一手法疗法创造了新篇章。《振腹疗法》由北京中医药大学臧福科教授提出,经过近二十年发展,总结出以振腹为主的独特脏腑推拿治疗形式。臧老桃李满天下,振腹疗法流传甚广,目前在北医院医院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已经发展成为脏腑推拿领域一个独特的流派。下面大家对振腹疗法的操作程序和主要手法,以及作用原理作一些介绍。供大家参考!
1 振腹疗法的操作程序与手法
振腹疗法推拿的整个操作分为背部操作和腹部操作。其中整个操作过程以振腹操作为中心,通督脉、通任脉、分腹阴阳、揉腹为基础手法,拿腹、推腹为结束手法。
1,1通督脉、分推背腰、调背腧、直推背部患者俯卧,操作者立于一侧。
1,1,1拿肩井:术者以拇指和食、中指相对用力,提拿肩井穴五遍。
1,1,2通督脉:以中指指腹紧贴大椎穴,食指无名指分别置于两侧夹脊,沿脊柱由大椎穴捋至骶嵴,这是通督脉的起式,也是对脊柱的初步检查。
1,1,3分推背腰:操作者以两手拇指分别置于背部大杼穴两旁,余指分置两侧,拇指自内向外下方,沿背部肋间隙的方向分推至两侧腋中线。自上向下依次推到骶部。操作两遍。
1,1,4调背腧:以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或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5遍。上述两种操作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患者情况灵活选用。
1,1,5直推背部:沿督脉与膀胱经由上至下直推督脉和两侧膀胱经各两遍。
1,2通任脉、分胸腹阴阳、调募穴,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者右侧。
1,2,1通任脉:术者用拇指指腹沿任脉由天突至中极做推法,双拇指一推一拉交替操作十遍。
1,2,2分胸腹阴阳:①分胸阴阳:术者两拇指置于胸前正中线,余指置于胸部两侧,沿肋间隙,自内向外分推到腋中线,边推边走到肋弓。②分腹阴阳:用两拇指置于剑突下,余指置于腹部两侧,沿肋弓向两侧分推到腋中线,边推边走到耻骨联合。分胸腹阴阳临床可根据辨证随证分别运用,操作3遍。
1,2,3调募穴:十二募穴的操作包含在其它操作当中,临床可根据辨证随证加减。如在分胸阴阳时以拇指推法重点在中府、日月、期门、章门、京门操作,通任脉时以拇指推法重点在膻中操作,巨阙、中脘、天枢、石门、关元、中极,可选用点法或点振法操作。
1,3揉腹患者仰卧,术者坐于患者右侧。术者以右手小鱼际向内大鱼际向外交替揉法。操作,并以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操作5遍,逆时针再操作5遍。临床可根据补泻需要进行选择。
1,4振腹和我们以前介绍的不同振源振法的分类不同,振腹按摩仅采用腕振法,分为掌振法和指振法,以掌振法为主。
1,4,1操作方法:术者取坐位,肘关节自然屈曲,以前臂肌肉的不自主痉挛带动腕关节小幅度、高频率的屈伸运动,使产生的振颤通过手掌或指端持续作用于腹部和穴位。
1,4,2操作要领:振腹按摩掌振法操作时,术者手掌置于患者腹部,以劳宫穴对着患者神阙穴,掌根对患者关元穴,中指对患者任脉,食指和无名指对患者肾经,拇指和小指置于胃经。做指振法操作时,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端作用于腹部的中脘、气海、关元、梁门、天枢、中极等穴位。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松腕,作连续快速的颤动,要求每分钟-次,持续操作15-20分钟左右。
1,5拿腹双手拇指置于腹肌一侧,余四指置于腹肌另一侧,相对用力,拿住腹部,慢慢提起、放下,缓缓松手,约3次。
1,6推腹手掌紧贴腹部,由右至左,由左至右在腹部做横向的来回往返推拉法10遍。
2 振腹按摩的作用原理
振腹推拿以振腹操作为主,依靠神阙穴的独特作用,配合调理任督二脉,脏腑的俞穴和募穴,以培元气、畅气机、调开合为法则,借一点而至全身。下面就围绕神阙穴的治疗原理展开讨论。
2,1神阙穴附近区域的解剖生理学认识,神阙穴又有“脐中”、“气舍”、“下丹田”、“命蒂”、“环谷”、“生门”等名称。神阙意指神气通行之门户。《厘正按摩要术》云“脐通五脏,真气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神阙穴位居中下焦之间,其上有脾胃肝胆,下有肾膀胱女子胞,胎儿出生前以此与母体相通,人出生以后,剪去脐带脱离母体,真元之气则聚于脐下,为生命的根本。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身之中,以天枢2,32下分天地,天枢者,人气从之,神阙居中,为人身天地交通之门户。故认为,心藏神,肾藏志,脐为心肾交通的门户。
现代医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认为,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出生后,剪去脐带,成为腹壁的最薄弱处。其内为小肠,脐窝展中有股壁下动、静脉,分布有第十助间神经前支和内侧皮支。有腹腔神经丛,肠系膜丛,有腹腔节、肠系膜节、主动脉肾结、肠系膜下节支配腹腔和盆腔内的脏器和血管。
2,2神阙穴附近区域在原气运动中的地位原气由肾中精气化生,又有赖后天之水谷精气的充养。《难经·六十六难》认为:“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温煦激发各脏腑、经络和周身组织器官的物质。《难经·八难》说:“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医学源始》云:“脐者,肾间动气也,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内走脏腑经络,使百脉和畅,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原气是三焦之原。而原气的输布又有赖三焦运行元气的功能。故《难经·六难》云:“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
脐位居中下焦之间,为原气之居所,先后天之交汇。振腹推拿既能培补先天之原气,又能增强脾胃之运化,并促进原气经由三焦布达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腠。《景岳全书》云:“夫百病皆生于气,正以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振腹推拿抓住原气的生发和输布两大环节,故能治疗内外妇儿诸多疾病。
2,3神阙穴附近区域的经络学认识,神阙为任脉要穴,任脉循“神阙”,督脉贯脐中央,冲脉挟脐上行,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同源而异流,皆交汇于脐,任脉为阴脉之海,经络之海,统摄手足三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统摄手足三阳;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为五脏六腑之海,调节十二经与五脏六腑之气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故脐为经络之枢,经气汇聚之所,带脉环腰腹一周,前平于脐,约束十四经使不妄行,加之奇经八脉纵横上下,沟通内外,所以脐与百脉相通,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五官九窍。
脐旁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通过,足阳明胃经下挟脐,足太阳之筋结于脐,手少阴之筋下任脉,挟脐上行,阳明经多气多血与太冲脉的盛衰息息相关,太冲脉和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壮、老、已和疾病的发生发展。
神阙穴为十二经脉之根,可总督人体诸经百脉,内连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为神气通行之门户,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重要枢纽。振腹推拿可激发经络之气,升降气机,调和百脉,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平衡的功能
2,4振法的气功学原理:振腹推拿时要求治疗室保持安静,患者衣带宽松,采用自然呼吸,平心静气,心无杂念,精神集中于医者手下,即神阙穴附近,脐下为下丹田,这符合意守丹田之意。随着手法操作和术者的诱导,术者之手与患者腹部逐渐进入共振状。在这个状态下,患者精神更加放松,身无挂碍,呼吸平稳,即进入所谓的入静状态。通过医患之间的相互配合逐渐达到调身、调息、调心的目的。从而达到内养真元,外达周身的目的。
2,5振法的现代医学观点 震动对生物体能产生很大影响。不同生物体的敏感性不同,震动可分高频、中频、低频三种,人类对低频震动敏感,对高频震动不产生生物反应。振法的频率在每分钟~次之间,属低频震动,据临床观察振腹按摩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均能产生良性影响。近10年来臧福科教授与北医院医院运用振腹疗法参与糖尿病和女性卵巢早衰的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效果,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 振腹疗法的作用
神阙穴禁针,一般临床多采用灸法、敷药,在神阙穴的按摩操作时一般采用点按法,因为神阙穴的解剖特性,点按法并不十分适宜,相较于点按法而言,振法作用于神阙无疑是最合适的。
《古今名医方论卷一·香砂六君子汤》中柯韵伯曰: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为病。”盖人在气交之中,因气而生,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成病。天枢者,人气从之,神阙穴为人身天地交通之门户。振腹按摩作用在神阙穴及其附近区域,运用这个区域进行治疗,历代针灸文献有很多记载,《医宗金鉴》说:“神阙百病老虚泻,产胀溲难儿脱肛。”认为神阙穴是强壮要穴,具有健脾益肾、温补大元、益气固脱的作用。清代叶茶山《来采文编》认为:“任脉综要,自会阴至神阙多治男女血,神阙至巨阙多治腹中。”提出任脉诸穴以神阙为界,神阙至巨阙诸穴主治腹中疾病,神阙至会阴诸穴主男女气血不调类疾病。
通过振腹作用于神阙穴及其附近区域,具有补脾益肾,益气养血,交通心肾,宁心安神,温经散寒,调理冲任,消积导滞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肾亏虚之腹痛腹泻,气血虚弱,阳气亏虚之便秘、脱肛,气滞血瘀之腹痛,冲任失调妇人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男子阳萎早泄,精冷不育,膀胱气化不利之小便难、术后肠粘连等。
振腹疗法临床治疗范围:
1、乳腺增殖(囊性);
2、性冷淡(包括女性、男性两方面);
3、蝶癍;
4、痤疮;
5、失眠——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6、“减肥”;
7、消化系统(如腹账、便秘等);
8、肝胆系统(如胆绞痛只是一种手法);
9、糖尿病(振腹只是一种手法);
10、调经(中子)。(月经提前、月经错后、月红淋漓不尽、、、)
11、子宫肌瘤(浆膜层者有效)
12、子宫内膜异位症(盗经、卵巢巧克力样囊肿);
13、闭经;
14、痛经;
15、更年期综合症;
16、漏肩风;
17、腱鞘炎;
18、网球肘;
19、腕管综合症;
20、颈椎病;
21、腰椎间盘突出症;
22、类风湿性关节炎;
23、口干综合症;
24、红斑狼疮;
25、空调病;
26、冰箱病;
27、慢性肾炎(口服六味地黄丸);
28、甲亢(低碘);
29、视网膜剥脱症;
30、夜游症;
31、产后身痛。
(以上27种病症均为笔者治疗收效者,后四个病症为学生治愈者。)
《臧福科振腹疗法》教学课程大纲(试行)上海教学中心专用。《振腹疗法》适合中医推拿医师、中医爱好者学习。
==传承教学简介==
一、初级班:(基础班)
1、振腹疗法历史手法原理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学员的问题及典型案例等等
二、中级班:
振腹疗法治疗范围内的1、头疼2、头晕3、失眠4、心悸5、胸痹6、糖尿病7、胃脘痛8、泄泻9、便秘10、抑郁症及学员的问题等等
三、高级班:
振腹疗法治疗范围内的1、脂肪肝2、酒精肝3、慢性胆囊炎4、月经不调5、闭经6、痛经7、更年期综合征8、不孕症9、乳腺增生10、产后身痛11、男性不孕症12、阳痿13、早泄14、遗精15、慢性前列腺炎及学员的问题等等
中医正骨推拿班即将开课了!
中医正骨推拿班即将开课了!
中医正骨推拿班即将开课了!
四、开设基础班,中级班,高级班,学习生活自理安排。
基础班学习内容一、颈椎病:1、颈型颈椎病。2、神经根型颈椎病。3、椎动脉型颈椎病。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5、脊髓型颈椎病。(中级班学习)6、混合型颈椎病。二、落枕三、颈部扭伤。四、寰枢椎半脱位(高级班学)五、胸、背部损伤。六、肋软骨炎(中级班学习)七、背肌筋膜炎八、急性腰扭伤九、腰肌劳损十、腰椎间盘突出(初级,中级,高级班都有)以上内容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检查,鉴别诊断,康复、锻炼方法。中级班学习内容:在基础班手法及格的基础上,才能学习中级班内容一、脊髓型颈椎病二、肋软骨炎三、腰三横突综合征四、梨状肌损伤综合征五、骶髂关节半脱位六、骶骨半脱位七、尾骨半脱位高级班学习内容:在中级班手法及格的基础上,才能学习高级班内容。1.肩部病症总述:2.肱二头肌长腱滑脱3.肱二头肌长腱腱鞘炎4.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5.网上肌肌腱炎6.冈上肌肌腱钙化7.肩峰下滑囊炎8.漏肩风9.肘部病症总述:10.急性肘部伤筋11.肱骨外上髁炎(又名网球肘)12.肱骨内上髁炎(又名学生肘)13.尺骨鹰咀滑囊炎(又名矿工肘)14.腕与手部病症总述15.腕部扭伤16.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17.三角软骨损伤18.腕管综合征19.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20.指部腱鞘炎21.腱鞘囊肿22.指间关节扭伤23.髖部病症总述24.髖关节滑囊炎25.髖关节扭伤26.弹响髖(又称髂胫柬劳损)27.膝部病症总述28.侧副韧带损伤29.创伤性滑膜炎30.脂肪垫劳损31.半月软骨损伤32.髌骨软化症33.踝部病症总述34.踝关节扭伤35.踝管综合征36.跟腱扭伤37.跖筋膜劳损
五、基础班和中级班,均为7天课时,可以连班学习(基础班和中级班连着学习结业),每天10小时练功学习。成绩合格发放结业证书,方可申请高级传承班学习。
六、传承班为1-3年跟师学习完成,根据自己工作时间对接学习课时,经考核合格后,可以拜师,可以申请代办国家人社部《康复理疗师》证书,全国通用注册有效,可继续深造或安排就业。
七、主要学习内容为中医诊断技术、大成正骨推拿手法、适应症、禁忌症、案例分析等相关学习交流。
八、一对一、手把手、作业互动式教学,包教包会,随到随学,不等班。常年招生。
大成推拿学会上海传承简介
邱万光,执业中医师,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臧福科教授与北京医院推拿疼痛科刘焰刚教授。中医世家、邱和堂创始人,大成派第三代传人之一、宫廷理筋术第五代传人之一,中国大成推拿学会上海办事处主任、世界脊柱健康联盟上海分会会长、中国大成推拿学会上海教学中心教授。
多次参加全国推拿比赛,前后荣获“全国整脊杰出人才”、“国际十大技师金奖”称号、第一届中国百强推拿师大赛金奖、第二届中国百强推拿师大赛金奖、十佳杰出精英奖、第三届中国百强推拿师大赛特色疗法奖,十佳精英奖等。现为安徽综艺频道《玩转大健康》栏目特约专家。担任《图解针灸推拿特效减肥》、《推拿医师手册》、副主编等等。
中国大成推拿学会上海教学中心主任汪阳军老师与邱万光教授负责全面传承教学工作,欢迎同道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by/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