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你”摘自冯唐的一首《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冯唐和他的文字毁誉参半,追捧者众多,痛骂者也不少。
然而不管你信不信,“春风十里”最早是出自晚唐著名的诗人杜牧之手,本意却是用来形容雏妓的。若是能想起他那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那就不会感到惊奇了。
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首诗是杜牧结束长达7年的“地方官秘书”(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掌书记)生涯,离开扬州时为一位雏妓所做。这里的“春风十里”指代扬州的繁华处,特别是扬州繁华的风月场所。这位雏妓年仅“十三余”,美好得像是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扬州城里的“姑娘”们虽个个花容月貌,但卷起珠帘一看,比起你还是差了那么些。
,名噪一时。26岁那年又连中进士、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唐代科举常选之外有制科。制科不定期举行,由天子亲策,专用于网罗选用特殊人才。类似汉代的举贤良文学﹑孝廉方正。其中,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最为常见。)他自负满腹才学,想着通过入仕大展身手。
然而杜牧终其一生也没能如愿。他官运一直半红不黑,没有大展拳脚的机会,反而在任京官与地方官中交替奔波,在宦官专政、牛李党争中夹缝生存。杜牧的雄心壮志被一点点磨尽,日渐消极。
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掌书记时,杜牧过得极尽风流,放浪形骸。在繁华的扬州,消极怠工的杜牧足迹踏遍青楼,夜夜笙歌,声名远播。
待终于等到回长安任职的一纸调令,杜牧面对即将离别的扬州的楚棺秦楼,温香软玉,自然是感慨万千了。“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由此而来。
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描写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凄凉之景。这里的“春风十里”,指扬州曾经的繁华盛况。“杜郎”、“豆蔻”、“青楼”,也表明是化用了杜牧的诗句,说明作者也认可“春风十里”本意是杜牧诗中的风月场所、以及风月场所里的那些正值豆蔻年华的雏妓们了。
喜欢,请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