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系列报道ldquo德艺双馨医

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我院9名医师获得“长沙市优秀医师”称号,其中一人还获得“德艺双馨优秀医师”称号;8名医师获得“长沙市特殊贡献奖优秀医师”称号;3名医师获得“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称号,让我们怀着敬意走进这些优秀医师,听听他们仁心济世的故事……

人物名片:邓件良,男,46岁,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医院创伤中心执行主任,创伤中心病房副主任,湖南医药学院副教授,目前担任长沙市骨科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四肢矫形与康复专业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骨病学组委员等学会任职。邓件良在复杂创伤及严重的关节创伤修复手术有较深造诣,在关节置换、翻修以及运动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及手术经验,在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夯实团队基础

勇攀技术高峰

自年调任骨创伤、手外科担任科室副主任后,邓件良带领科室成员不断学习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技术进展,积极开展了治疗四肢骨折的闭合髓内钉技术、微创锁定接骨板技术(mippo技术)、单一髂腹股沟入路+后柱顺行拉力螺钉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技术、皮肤牵张技术修复复杂创面等多项新技术。并于年带领科室建立了老年髋部骨折ERAS病房,通过优化围手术期的处理流程,提高手术技术,让患者在伤后24-48小时内尽早接受手术。新技术的使用,让患者的治疗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使患者能更早的回归社会。

侠骨柔情系患者

勇闯难关显真情

年7月,79岁的黄福斌老人因“髋关节骨折、腹主动脉夹层”住进了骨创伤、手外科。因老人年事已高,同时患有腹主动脉夹层,手术风险大,医院均建议家属保守治疗。最终,老人及家属抱着一线希望慕名找到了邓件良主任。

邓主任带领团队成员对老人的病情及手术方案进行了反复讨论,为了减少手术创伤,最大限度的降低术中、术后的并发症,邓主任最终决定采取X线C臂透视下行左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微创手术,此手术难度大,且全程要承受X线辐射,但是将对病人的创伤降到了最低,感染、血栓形成、夹层等并发症也会大大降低。

手术当天,凭借多年来的手术经验和沉稳的心态,在承受了40分钟的X线辐射后,邓件良成功地完成了手术。当脱下重达十余斤的铅衣时,他的后背早已全部湿透。由于手术创伤小,仅有3个不到2厘米的微创小切口,加上麻醉团队的优秀技术,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发生,老人术后在重症监护室仅仅观察了两个小时,就回到了骨科病房,两周后老人就可以在助行器辅助下行走。老人和家属都对邓主任万分感谢。而这样的故事在邓主任的工作生涯里不过是沧海一栗。

参与组建创伤中心

争分夺秒赛死神

年3月,医院正式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湖南省医院”,建立起包括急诊科、创伤手外科、胸心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麻醉科、手术科、输血科等多科室专家在内的创伤救治团队,为患者提供急诊复苏、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危重期的规范化护理等各个环节的全面救治。这意味着当患者还在救护车上时,医院各科室的专家就已经急诊科等候,这将为严重创伤病患节省救治时间。医院骨创伤、手外科科副主任,被任命为创伤救治中心的执行主任。

“原先是‘患者被动等医生’,现在是‘医生主动等患者’,这种救治模式打通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及专科会诊的通道,缩短了严重创伤病人的黄金时间,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邓件良表示,医院每年收治的危重创伤患者超过人,创伤中心还在不断完善急救体系,规范救治流程;强化院前院内信息交换,急诊与各专科之间的信息交换;重点加强院前急救团队、急诊急救团队、专科救治团队的建设。

多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by/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