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ME出版社旗下的重要影像学期刊《定量影像学》(QuantitativeImaginginMedicineandSurgery,QIMS)发表了来自中医院血管外科舒畅主任团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将血流彩色编码技术iFlow创新性地应用于B型主动脉夹层疾病的腔内修复治疗(ThoracicEndovascularRepair,TEVAR)中。利用iFlow功能定量分析TEVAR手术前后肾脏血流及灌注改变,进而评价TEVAR治疗对肾脏血运改善的情况。
研究背景
作为心血管常见的急症之一,B型主动脉夹层(TBAD)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除夹层破裂高风险外,因夹层累及肾动脉导致的肾脏灌注不良和缺血也是决定TBAD临床结局及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治疗前后对于受累及的肾动脉血流及其肾脏灌注的准确评估十分重要。
TEVAR已被广泛证实为治疗TBAD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不仅能够防治夹层破裂,还能改善主动脉真腔受压情况,继而改善肾动脉血流和肾脏灌注。但是现有的评估方式,例如超声、核磁共振和增强CT检查,都具有局限性,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应用。TEVAR术中,评估肾脏血流和灌注主要依赖肉眼观察DSA影像中造影剂延迟显影的差异情况,再结合术前CT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缺乏定量式疗效评估。
研究目的
利用血管造影机血流彩色编码技术iFlow,实时定量分析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手术支架释放前、后肾动脉血流及肾脏灌注的变化,进而评价TEVAR干预方法对肾脏血运的改善疗效。
示例图:利用iFlow彩色编码图比较TEVAR术前和术后肾脏血流及灌注变化
研究方法
医院血管外科单中心数据,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自年4月至年9月所有接受TEVAR手术的TBAD患者资料,最终符合入组条件共计51例。所有入组患者均在西门子血管机下接受TEVAR手术,并在主动脉支架释放前、后各完成一次常规腹主动脉DSA造影采集。将DSA图像发送至工作站,利用syngoiFlow生成反映血流信息的彩色编码图并完成所有数据术前和术后感兴趣区域(ROI)参数测量。
测量图示:(A)syngoiFlow对腹主动脉造影图像生成彩色编码图,选定腹主动脉作为参考位Ref,感兴趣区域包括肾皮质(ROI1-3,ROI5-7)和肾动脉(ROI4,8);(B)每个选定ROI自动生成其对应的时间-强度曲线,提供包括达峰时间dTTP、峰值(Peak)比Pr、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AUC)比AUC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
研究结果
1.TEVAR治疗后肾动脉血流及其肾脏灌注评价参数变化显著
相比术前,术后肾动脉平均峰值比avg.Pr和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比avg.AUCr分别提高33%(P0.)和35.1%(P0.),平均达峰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术后肾皮质avg.Pr和avg.AUCr分别提高24.5%(P=0.)和38.3%(P=0.),此外,术后肾皮质平均达峰时间avg.dTTP比术前缩短12.2%(P=0.)。
2.术后肾动脉和肾皮质的iFlow评价参数与临床肾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
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术后肾动脉avg.Pr与术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存在相关性(P=0.),术后肾皮质avg.Pr与eGFR相关(P=0.),avg.AUCr与尿素氮BUN存在相关性(P=0.)。
研究结论
iFlow可作为TEVAR术中的一种新型评估工具,用来反映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其提供的时间-强度曲线及其相关参数可进一步量化术中肾血流和灌注评估,以补充DSA定性评估的精确性和敏感性;iFlow定量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临床肾功能指标变化。
延伸阅读
syngoiFlow因其良好的易用性和兼容性,一直备受临床专科医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