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患者,女性,53岁
突发胸痛就诊于本院急诊胸痛中心,行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查
升主动脉形态结构失常,内径增宽,约50mm,管腔内可见细条样膜样坏死,延伸至弓部,随血管搏动而颤动,纵断面显示双层管壁,横断面显示类双环状,CDFI腔内可见双向血流信号。
超声诊断;升主动脉内径增宽伴腔内膜样回声,考虑夹层
急诊CTA检查示;升主动脉至主动脉弓明显增粗,注射造影剂后可见;上源起升主动脉见内膜片延主动脉弓纵向延伸将主动脉弓分为真假腔,双腔内未见明显血栓形成。
主动脉夹层(AD)
血液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并延伸至不同长度形成假腔,过去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现多称主动脉夹层血肿或主动脉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并非主动脉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通常先由血管滋养管破裂而形成血管壁内血肿,该血肿导致血管中层和内膜剥离,由于剥离内膜(由内膜和中层的一部分组成)血管腔分为真腔和假腔,真腔和假腔之间由剥离内膜裂口(由真腔进入假腔,或由假腔进入真腔)交通。本病作为心血管内科的危重急症,必须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和治疗,以减少死亡率。
动脉壁是由动脉外层,中层和内膜组成,动脉瘤是动脉血管局限性扩张,动脉壁组成成分保持完整。假性动脉瘤则为动脉壁破裂,血管壁的延续性消失,瘤体外层结构为纤维组织包裹。动脉夹层为动脉内膜撕裂,血流经破裂口进入和分离血管内膜和血管中层,撕裂之动脉内膜和动脉中层之间形成假腔(FL),导致血管血管真腔(TL)受压,血流可经动脉夹层内膜撕裂口进入假腔,血流可经动脉夹层内膜撕裂口进入假腔,然后经另一破裂口返回血管真腔。
临床表现;剧烈而持续样前胸痛和后背痛是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最主要症状,伴瘤体破裂者可导致休克和猝死,是最凶险的急性疾病之一,而慢性主动脉夹层的病人疼痛可能不明显或不剧烈,一小部分病人可表现为游走性疼痛,多数病人伴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伴有局部压迫时可出现咳嗽和吞咽困难等症状,伴有明显主动脉反流时可探及主动脉瓣舒张期杂音。
分类;根据主动脉夹层剥脱的位置和程度分类,近端主动脉夹层(I类II类)需要紧急手术修复,而远端主动脉夹层通常可药物治疗或行支架置入术,除非疼痛持续或危及重要脏器。主动脉夹层是潜在危及生命的危重急症,因此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分型的确定对于临床处理非常重要。
I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进展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
II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
III型内膜撕裂口位于降主动脉起始段,夹层局限于降主动脉胸段的为a型,夹层扩展至腹主动脉的为b型。
超声诊断要点;
1.主动脉夹层的超声表现;
1主动脉局限或广泛的扩张和单一动脉壁回声分离为双层离散的回声,内层回声为剥离内膜,外层回声为动脉中层和外层,心动周期时可有明显的摆动,撕裂的内膜厚度不一,如伴有明显的动脉硬化,内膜一般较厚,表面不光滑.
2血管腔由剥离内膜分为真腔和假腔,常见的真腔面积小于假腔,真腔和假腔面积随心动周期有明显的变化,收缩期撕裂的内膜向假腔运动,假腔面积小,真腔面积增大,舒张期撕裂的内膜向真腔运动,假腔面积增大,真腔面积减小。
3真腔和假腔的交通位置(内膜撕裂处)可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真腔血流速度较快,颜色较亮,假腔血流速度缓慢,颜色较暗,收缩期血流从真腔进入假腔,舒张期从假腔进入真腔,假腔呈云雾状回声和血栓也有助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
2.选择切面根据夹层发生的部位和范围,选择能够探测到主动脉结构的相关切面,如胸骨旁切面,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胸骨上窝主动脉弓切面和短轴切面,I型和II型还需要显示胸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的长轴和短轴切面,并做连续扫查。
主动脉夹层患者通常存在主动脉增宽,约80%患者主动脉内膜剥脱摆动,而可能有7%的假阳性,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显像手段,细致而敏锐的观察可疑主动脉动脉结构和内膜撕裂,是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方法,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但少数病人经胸壁超声图像质量较差,显示内膜的撕裂有困难。
夏利利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