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明节#请转发,祭奠先烈
今日,为战死沙场的烈士转发
今日,为惨遭侵略者屠杀的同胞转发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警钟长鸣,砥砺前行!
7月7日,标志抗战开始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转!为祭奠同胞!
清明习俗又记得多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扫墓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清明寒食——叶儿粑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清明时节,气候转暖
此时应多舒展筋骨,润濡五脏六腑
宜晨运、登山、踏青、郊游等
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气候潮湿
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
就是所谓的春困
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呼吸道传染病
这一时段晴雨多变,早晚温差大,注意增减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