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成功为一名87岁高龄患者进行了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恢复良好,即将康复出院。今年年初,医院放射科介入室成功开展了我县首例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如今,这是第二例。
介入治疗质量以及难度系数的不断提高,标志着医院介入治疗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
家住长兴城区的张老伯(化名),今年已经87岁了,日前因上腹部持续疼痛发作,并且痛感不断加剧,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后,被诊断患有胆囊肿大、胆囊炎伴结石。更让医生们吃惊的是,增强CTA显示,张老伯腹主动脉下端有一个破口,即医学所称的主动脉夹层。
CTA显示腹主动脉下端夹层
主
动
脉
夹
层
释义:主动脉夹层全称叫主动脉夹层血肿,也叫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肿瘤,只是向外突出像瘤子。它是指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夹层当中形成血肿的一种致命性疾病。主动脉夹层患者2天内死亡率为50%,1周内死亡率为70%,因此主动脉夹层被称为藏在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症状:
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症状是突发的剧烈的胸痛或腰背部疼痛,并伴有血压升高,疼痛的性质为撕裂样或刀割样,有的可出现呼吸困难、腹部疼痛等。如果夹层累及头臂干血管还会出现头晕、神志模糊、晕厥,甚至昏迷。
“如果在主动脉夹层基础之上再发生血压的波动导致动脉破裂,死亡率极高,十分凶险。”医院放射科介入室主任邱伟权表示,主动脉夹层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后果严重。假如主动脉破裂,未及时治疗和处理的话,24小时死亡率超过30%,48小时的死亡率更是高达50%。
在经过医院外科、介入血管科等学科专家会诊谈论,并经家属同意后,决定由医院专家共同为张老伯进行了介入手术治疗。通过采用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在张老伯右侧股动脉开一个小切口,从股动脉将大血管支架输送到内膜破口处,将主动脉内膜破口封闭,防止了动脉瘤的破裂。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术后,张老伯恢复良好,即将康复出院。
邱伟权表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腔内隔绝术创伤小,将巨创手术改为微创,患者耐受性极大提高,尤其是对高龄患者而言,避免了因不能耐受开腹手术而导致的错失最佳治疗时间。同时,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确切,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治疗同类疾病的首选术式。
DSA下的腹主动脉下端夹层(术前)
分叉型覆膜支架植入后(术后)
■■■■■目前,医院放射科介入室联合心内科、肿瘤科、外科、内科等学科开展各类介入手术余例,手术范围涵盖综合介入(良恶性肿瘤的灌注、栓塞术,胸腹部大出血的介入治疗)、外周介入(动脉狭窄闭塞的介入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神经介入(脑颈部动脉造影,颈、椎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心脏介入(冠脉造影及冠脉狭窄的支架植入治疗)等方面。
编辑器
近年来,医院介入治疗的临床水平,医院与浙大一院、医院、医院开展深入协作,邀请介入科、血管外科、心内科、肿瘤科等学科的专家定期来院坐诊、查房、带教、手术及进行讲座等。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和质的飞跃。
相对于普通的开放性手术,介入治疗更安全、副作用更小,充分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势。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紧跟学术前沿,把新技术、新业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许多以前需要在省城才能实施的手术,如今不出县城就能完成。
编辑:yingEr
审核:蜗牛
更多精彩这种皮肤病夏季高发!宝妈们千万要注意了
医院专家门诊信息一览表
长兴县政协“送卫生下乡·服务基层”健康行活动
中医长兴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