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bdfyy/年8月23日晚19点左右,一位84岁的高龄老奶奶在家人医院东部院区急诊科。老奶奶自诉腹部不适,便秘4天,既往没有太大的疾病,身体一直还可以,急诊医生予以通便处理,同时检查腹部CT明确腹腔内有无病变。本以为只是小毛病,没想到腹部CT检查提示腹主动脉下段巨大动脉瘤,最宽处直径达到82mm。主动脉是人体最大最粗的动脉血管,从心脏发出,经过胸腔、腹腔,分支供应全身的血液,是真正的“生命大动脉”。而这位老奶奶大动脉如同一个胀大的气球,仅有一层薄薄的血管壁组织,随时可能爆裂,腹腔内大出血,立刻失去生命。急诊科医生第一时间联系我院介入血管科医生会诊。幸运的是,患者血压、心率较平稳,急诊予以完善住院手续,收住介入血管科。年8月26日上午,医院东部院区DSA医生办公室内,介入血管科的五位医生坐在电脑前讨论这位特殊的病人。虽然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但大家仍然如临大敌。患者年事已高,体态偏胖,心肺功能较常人差。更关键的是患者动脉瘤的形态不同寻常,瘤体最大直径达8cm以上,且距离肾动脉很近,整段血管非常扭曲。这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11点00分,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医生予以全身麻醉,手术正式开始。介入血管科的吴泽涛主任带着助手们穿上厚厚的铅衣,开始了“拆弹工作”。我们的手术目标是在腹主动脉内置入覆膜支架,将瘤腔隔绝开,使血液在支架内流动。失去压力的动脉瘤腔就会慢慢血栓化,也就安全了。穿刺动脉、引入导丝和导管、造影,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瘤腔过于巨大,导丝始终难以通过。每一位医生都精神高度紧张,同时手上不停的尝试,通过调整导丝导管到达目标。最后使用十分复杂的技术,成功将导丝送至预定位置,将动脉“拉直”造影后,我们看到了这个定时炸弹的全貌。送入支架主体,成功避开肾动脉,保护了患者双肾的血流。送入分支支架,将覆膜支架系统牢牢锚定在血管内,实现瘤腔的完整隔绝。最后造影示患者的动脉瘤显影几乎完全消失,说明瘤腔隔绝良好,炸弹成功拆除。退出导丝、导管,缝合血管,麻醉复苏,返回病房。整个手术时间3个半小时。介入血管科医生们每人穿着几十斤重的铅衣,汗水早已浸透大家的洗手服。但是大家心里所想都是手术成功了,“炸弹拆掉了”,患者安全了。这是一台高难度高风险的腹主动脉瘤手术,体现了医院东部院区介入血管科的医疗水平。将患者的安全和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大家带来更好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我们介入血管科每位医生的首要目标。任重而道远!再接再厉!不断前行!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ks/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