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复兴的征途上,近代以来,中国人从未有过今天这样鲜明的文化自信。当下,“国学热”正成为00后一代孩子的时尚。
什么是国学?学国学有什么用?今天起,我们推出武汉童学馆李广斌老师的“广斌国学谈”系列专栏文章。他将以浅显易懂、融会贯通的方式,将国学经典、精髓娓娓道来,润物无声。
国学,简言之,就是中国人的学问,是中国人学习文化、做人做事、思考社会人生、享受生活的一系列文章、典籍、思想、方法和艺术形式,几乎无所不包。学国学,就是学做一个地道的、有文化的、有灵魂的中国人。再说功利一点,学国学,对孩子的成长、考试升学乃至未来人生,大有益处。
童学馆是武汉本土诞生的“国学教育”全国知名品牌,中国少儿国学教育第一股(年1月,“童学文化”在新三板上市,证券代码)。年创办至今,已在国内多个城市开设余家分馆。其创新研发的3-12岁儿童心灵阶梯成长计划,以中西合壁、内外兼修、心脑并育的潜能教育模式,开发儿童心智潜能,志在培养当代君子淑女和未来领袖。
李广斌先生是“童学文化”董事长,“童学馆”、“童风雅颂”、“汉功语文”三大品牌创始人。著名国学教育专家,儿童心学导师,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教育分会副会长,华中师大“中国文化与儿童发展课题组”组长,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童学文化办公室执行主任。
——“广斌国学谈”(1)——
当我们守在电视前,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站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绚丽的舞台上,纵横驰骋,展示自己才华与学识的时候,作为家长,在心里多多少少会生出一份羡慕与醋意。
可是,如果我们自己在看到美景的时候,都只会说:“卧槽,太他妈好看了。”你又怎么指望从孩子嘴里吐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呢。
要让孩子在诗歌中温润性情,沉淀底蕴,作为家长,不妨暂时放下手头的繁忙,与诗歌来一场最深情唯美的邂逅。让自己的性情先得到涵养。
生活中处处都是矛盾,就比如你希望孩子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孩子却希望可以天高云淡,相忘于户外和游乐场。
有人将这种矛盾写出来,就成了这样: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喜欢阳光,但当阳光播撒的时候,你你却躲在阴凉之地;你说你喜欢风,但清风扑面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我害怕你对我也是如此之爱。
内容表达虽然无误,可是,那些文艺的人,觉得缺乏一点美感,于是大笔一挥,将它变成了这样:
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
到了饱读“诗经”的人这里,又变成了这样:
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对“离骚”有一定研究的人不甘落后,于是有了下文:
君乐雨兮启伞枝,君乐昼兮林蔽日,君乐风兮栏帐起,君乐吾兮吾心噬。
然而在唐诗的粉丝这里,它有变成了这样:
恋雨偏打伞,爱阳却遮凉。
风来掩窗扉,叶公惊龙王。片言只语短,相思缱倦长。郎君说爱我,不敢细思量。
或这样:
恋雨却怕绣衣湿,喜日偏向树下倚。欲风总把绮窗关,叫奴如何心付伊。
和这样:
江南三月雨微茫,罗伞叠烟湿幽香。夏日微醺正可人,却傍佳木趁荫凉。霜风清和更初霁,轻蹙蛾眉锁朱窗。怜卿一片相思意,犹恐流年拆鸳鸯。
如果你觉得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生活,稍微有点“高处不胜寒”,来,我们来一个更接地气的。
当孩子淘气不学习的时候,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可以免掉多少不必要的唠叨。
看到孩子浪费粮食,一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孩子既学了古诗,又懂了珍惜。
教育孩子勤奋上进,换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人更加的振奋。
当你为工作忙的团团转的时候,你可以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来勉励自己。
当你等在培训班外接孩子的时候,你可以说“自非乐道甘寂寞,谁肯顾我相留连。(欧阳修《奉答原甫见宠示之作》)来宽慰自己。
结婚纪念日的时候,一句“宜言饮酒,与子偕老。锦瑟在御,莫不静好。”让人生都多出几分期待与美好。
生活中处处都是诗意,在喧嚣繁忙的生活中,保存一点诗意,不仅让涵养我们性情美化生活,也能让孩子耳濡目染,少一分苟且,多一份温润典雅,让孩子的心灵可以更加健全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