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是一部医疗剧,其专业程度令人满意。手术中执笔式握刀、缝合时的外科结以及1:1医院病房,连医生都赞叹不已。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我们青岛心外专家刘旭的指导。刘医院心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也是《问心》背后的医学总顾问。在近4个月的拍摄过程中,他全程跟组指导,甚至亲自做金世佳的“手替”医院查房。从剧本围读到全剧杀青,刘旭审核剧本并精确监控仪上的数值,为剧组提供最专业的医学示范,打破了医学专业与影视化表达之间的壁垒,让《问心》这部优秀的医疗剧得以展现在大众面前。
刘旭和金世佳在《问心》中饰演心外科大夫林逸同,虽然刘旭已经从医20年,上过大大小小上千台手术,处理过各种危急情况,但做电视剧顾问却是第一次。他认为,影视剧在传播医学和科普教育方面具有巨大影响力,但国产电视剧在涉及医学专业领域时,大多会避开专业细节,采用模糊化处理,这不仅会削弱剧情的戏剧张力,还会让观众对真实的情况产生误解。因此,当接到邀请时,他欣然接受。为了让演员充分了解工作环境,青大附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安排主要演员在西海岸院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跟门诊、手术观摩,学习心内、心外、监护室等工作,尽可能让演员身临其境,体验所在科室的工作日常。等到正式开拍时,剧组搭建起了一个医院,配备了呼吸机、微量泵、心超仪、麻醉机,甚至连ECMO、CRRT这类高端医疗设备都一应俱全。刘旭也在片场化身“细节控”,认真校对每个医疗场景的拍摄。因为剧情涉及多个专业,医院四大院区、十余个专业0多位医疗、护理同事,协助剧组做专业指导。
在《儿科医生》中,刘旭是金世佳的“手替”,并担任医学顾问。虽然与日常的门诊手术工作不同,但在剧组的经历让他有了新的体验,甚至过了一把“出镜”的瘾。作为心外科医生,他需要在日常门诊手术的同时兼顾片场,这对他的挑战不小。剧组将大型的手术室戏份安排在周末进行,以便他本人能到场指导。跟组的四个月里,虽然辛苦,但也别有一番乐趣。拍摄间隙,演员们都很认真,会抓住每个表演细节认真探讨。刘旭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最后电视剧呈现出来的效果才能更加完美。为了增强医务工作者的还原度,他在片场也提出了不少小巧思。从门诊到住院部的种种细节,让不少看剧的医生直呼:“明明是下班追个剧,却感觉像无缝衔接,开始上班了。”
刘旭,一位真实且无愧的医生,接下了医学总顾问的任务,希望借由这部医疗剧向大众展示医务人员的真实生活。在医院这个“生死场”中,剖析医生作为“人”和“医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压力和努力,纠结与选择,让大众感受到医患之间应有的温度。在剧中,心外科医生林逸在没有胸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的情况下进行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尽管可能存在流程违规的风险,但他毅然选择先做手术挽救病人的生命。刘旭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CTA能够帮助医生制定手术方案,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出去做完CTA再回手术室,病人可能已经不在了。面对这种非常规手术,医生需要争取让病人活下来的机会,但这需要取得家属的同意和理解,否则一旦术后病人出现问题,医院的压力会非常大。刘旭认为,这些琐碎而真实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公众对医患关系的理解。虽然《问心》中的人物原型没有具体指代,但周筱风、林逸、方筱然等角色是每一位医护人员最真实的写照。医学不是冰冷的器械和药物组合,而是有温度的;而医生和患者是共同战斗的战友,共同的敌人是病魔,医患之间应该是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