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扫描就相当于“龟兔赛跑”,设备是兔子,药在血管里是乌龟,大多数的扫描方法是:①团注跟踪扫描,不能一触发就扫描,这时候扫描完的图像动脉主干显影了,下肢的末梢没有显影,所以是失败的,一般在腹主动脉分叉层面上1CM监测,阈值为hu,然后触发后延迟7-15秒(根据年龄等病人情况),药量ml左右(要考虑使用的造影剂浓度),流速3.6ml/s左右。下列图像为团注跟踪延迟10s,年龄为50岁,体重较大,3.8打了ml的造影剂的图像(由于是手机拍摄,图像质量显示欠佳)
②小剂量测定法,自肘静脉注射20ml对比剂,在腘动脉水平进行同层动态扫描,测量腘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算出达峰时间,然后看设备上的扫描时间。
启动扫描时间=达峰时间—设备所用扫描时间一半(因为我们测试是在腘动脉,而正式扫描在腹主动脉分叉以上)
下面给大家送上人体血管图一幅
以上是个人在工作中的扫描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学习,有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我们一起互相学习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ss/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