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的我,碰到我的你,在同样的深夜里,写了同样的日记。谁在等你?你在等着谁?谁在等我?我在等着谁……
在小柯的歌声中,字幕缓缓出现,我却依然沉浸在《老师好》的最美时光里。
年3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睡意全无。
对我影响最大、毕业后十八年未见的老师来北京了!十八年,一生能有多少个十八年?可是老师的授课,劝导,鼓励还似在昨日。在我最美的年华遇到这位最善良、最敬业的老师,真不知道要怎么开口才能表露我18年的心意。
年,我初三,分到了老师的班里,他是班主任,教我们英语,这是他毕业任教的第三年。老师个头不高,声音很好听,浓眉大眼,眼睛特别清澈,经常脸上是严肃的、眼睛却在笑。他的认真负责在学校是出了名的。
考虑我们的中招压力,老师每天早上带着我们在大堤上跑步,他似乎很注意身体锻炼,跑步特快,从小体育都是勉强及格的我经常被练得上气不接下气,跑步那会儿应该是有些抱怨他的吧。在学校我一直都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和称职的班干部,但英语真的是我成绩最差的一科了。青春期的我总会被各种人、事儿分心,听他的课也会跑神儿。他上课很严厉,不久就发现了我这个问题,上半学期还只是提醒,下半学期干脆喊了我放学跟他补课,那会儿的他大概非常担心我的中招成绩吧。补课的时间过得很慢,但中招还是如约而至,尽管我不想让他失望,最终还是没有考出让他意外的成绩。
毕业前夕,老师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上留下了“岂甘命运、有如蒿草”的诗句。我从来没有问过老师为什么写这一句话,却把这句话奉为了座右铭,再也没有离开过我的人生。无论是放弃家人介绍的大队支书家儿子做对象,还是高考前最后的冲刺,无论是独自来北京,还是人生路上的一波三折,人生的重要时刻都是这句话在鼓舞着我,不甘命运的安排、不服输也成了我性格的一部分。老师本人也是这句话的践行者。我们那一届学生毕业后,他就考取了某高校研究生,毕业后在他喜欢的城市做了一名公务员,这都是许多年后有了QQ和手机才慢慢打听到的消息。
再见已经是18年后。
接到老师电话的那一刻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的声音没变,说话的时候就好像人在眼前一样熟悉。
初见。远望楼的门口,在严谨战士一遍遍的巡逻中,我见到了老师。三月的北京依然很冷,老师穿的很薄,红润白皙的面容衬得那头花白的头发更加刺眼,瞬间视线模糊。等他同伴的空当我俩激动着闲聊,虽然理智告诉我应该再表现得若无其事些,可我到底是没有按理智出牌,“除了头发,老师几乎没什么变化”,这句话几乎是脱口而出,没有我后悔的余地。
颐和园长廊。颐和园去过好多次了,从来没有过的紧张。从入园那刻起,所有准备好的讲解词忘得一干二净,这时后悔因为想和老师能有一个更好的聊天环境而没有请黑导游显然已经晚了,多么感谢手里还有一个相机。或许老师和中学那会儿一样看出了我的小心思,或许聊天也是老师的想法,我们边走边聊,不时还配合我摆姿势照相。我慢慢的放松下来,放松的后果就是几乎等同了放肆,接下来一系列的错乱讲解一度让我只差找地缝了。从苏州桥开始,聊天从建筑到冰雪,老师女儿的教育苦恼,然后扯到了陆小曼,金岳霖,徐志摩?林徽因的故事愣是被我转嫁给了陆小曼……老师一定在想是不是他记错了吧,因为我貌似底气很足的样子。下山的时候聊到了老师当年部队到政府的经历,聊到了信仰,说起某个共同的熟人时夹杂着熟悉的老家口音,很亲切。很难相信老师从政那么多年眼睛却依然那么清澈,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之后的时间里,游园真的变成了聊天,我也和老师说起了初恋和老公,还有工作。昆明湖的时间过的很快,原本安排的午餐也变成了老师亲戚们久别的家庭聚会,我这个学生身份出现的外人还很不见外,热闹中开始,热闹中结束。
清华北大溜达。作为颐和园的延续,熟悉的清华校园,不熟悉的校园历史和多个名人题字等我依然讲的乱七八糟,老师有时会以询问的口气说“这个不是啥啥啥吗?”,大多似乎也没有纠正我的意思。在老师跟前真是时刻都有知识匮乏的感觉,恐怕也只有在老师跟前还敢说自己中文系毕业的吧。还好,校园里抓拍的几张照片效果还是不错的,算是中文系的选修课读好了吧。
南锣鼓巷的风。原本就希望能多制造一些和老师在一起的机会,刚好机会就被同学创造出来了。周一晚上,约好一起去逛胡同。不知道犯的什么晕,出门忘记带相机,坐上地铁又坐过了两站路,只嫌发挥的不够彻底。同学两口子虽然离得很远,也几乎和我们同时到达。后海的夜还是那么喧嚣,庆幸的是很快就找到了面包车,还有一位地道的北京侃爷,把门户说成门当,门当说成户对却依然能拿到我小费的热闹大爷。但也正是因为幸运,老师变得特别不幸,逛完一圈后海抵达南锣鼓巷时,老师冻的浑身发抖,一杯热热的姜茶下肚也没有温暖他的身体。我很懊恼,没有考虑那么周到。
送老师回住处的路上,老师一直说希望为我们做点什么,自己走过的弯路总不希望我们再重复,老师还一直夸我们优秀……老师哪里明白,我们能在那个年纪遇到他已经是多么大的幸运,即使什么都不做,那时给予我们的除去知识和学习方式,还有更多,我们的优秀和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就像这张海报写的,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首歌!何止是一首歌,在他全心陪伴的那段时光,或激励,或引导,或鞭策,或身体力行,在点点滴滴中深深影响着我们,老师就是我们这班幸运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啊!每每想起他,心里都暖暖的,充满感激。出现在我遗愿清单上的人,一定还会再见的。
转眼,我已不惑,我的孩子们也已开始他们的校园生活,由他们的老师引领着往前迈步。幸运虽不可复制,却自私的希望他们可以和我一样有幸,在成长中遇到一位值得感恩一辈子的老师和伙伴!
感恩恩师!感恩这段时光!感恩这份幸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