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醒孩子做错题,真正的原因不是粗

每一位幸福快乐的爸妈

都在“CNAF”找到了力量“

孩子平时做题做错了,当父母问及他们原因时,听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简单地把过错归结于粗心,就会掩盖真正的原因,也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忽视实质的问题,无法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

“粗心”的背后掩藏着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有没有解决办法呢?今天的这篇文章,建议老师们给家长看看。

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谁都有粗心的时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表现在不同孩子身上,这些原因所占的比例会有不一样。

我们判断“粗心”的标准通常有:

1.“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那就问问自己,熟练度够吗?

2.“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那就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

3.“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那就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比如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

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并不是。我们必须通过“粗心”看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1

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

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解决办法: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

2

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

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地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解决办法: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3

粗心,因为孩子的习惯有问题

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还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

●解决办法:如果做数学可以在草稿纸上先画图,画图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另外,有的孩子喜欢对同一题给出多种算法的乐趣,这其实也可以帮忙检查出一些错误。

4

粗心,因为孩子做题准确率不高

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解决办法: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做题,建立错题本。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训练的计划。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绩。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很多同学痛心不已,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分析试卷后得出结论:又是粗心惹的祸!而且粗心这个坏毛病“貌似”由来已久,总也改不掉。

粗心只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定能改掉!之前尝试过却没有成功的同学,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已。下面总结出来的几招,渴望彻底改掉粗心习惯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5

6个习惯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一、慢慢读题

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比如,把已知的数据标示在题目的图上。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

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啦!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

■二、演算工整

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草稿纸嘛,又不用给别人看,所以很多同学的草稿纸就乱成一团糟。相信孩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遇到复杂题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很多方程、计算式。

然后费劲仔细观察这些方程,找出隐藏的关键信息,才能解出题目。这时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解题过程自然一帆风顺!

■三、回头检查

做完一道题目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

这时候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那么,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

■四、深挖根源

有些题目老师稍稍一点拨,孩子就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啦。这些看似粗心导致的错误,其实是概念不清晰。

那么,这时候不能一改了之。应该抓住小问题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把相关的知识统统过一遍,彻底理清楚。

■五、专心做题

平时练习题目,作业要重视,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做题的时候先把电脑,MP3关掉,然后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之后再去听音乐,休息。慢慢养成专心做题,专注做事的习惯,粗心自然就会远离孩子。

■六、信心、决心、耐心

粗心是一种坏习惯,每一个人经过努力,都能改掉这个坏习惯。需要的是自己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同时耐心的坚持。慢慢的就能把这个坏毛病,用细心的好习惯去替换掉。细心的习惯一旦养成,粗心将彻底离开孩子。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再过3年知道就晚了

有人说,学霸的世界就像武林高手的秘籍一样,三分靠运气,七分靠努力,剩下的九十分就全靠天赋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

朋友老陈,当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

光高三就送了十几届。

6月8号那天高考结束后,我问他:

“今年你班里能出几个清华北大?”

老陈晃着两根手指头,笑着说:“至少两个!”

我调侃说:“这么自信?

是不是搭眼一瞧,

就知道谁能考上清华北大呀?”

老陈笑道:

“其实这些能考上好大学的孩子,确实是有点聪明,

但如果仅仅是靠这点聪明,也到不了现在的水平。

他们在生活习惯、学习方法上,

一般都很有自己的一套,

甚至连对学习的看法都跟一般学生完全不同!

你不服不行。”

“其实这些能考上好大学的孩子,确实是有点聪明,

但如果仅仅是靠这点聪明,也到不了现在的水平。

他们在生活习惯、学习方法上,

一般都很有自己的一套,

甚至连对学习的看法都跟一般学生完全不同!

你不服不行。”

下面是老陈班里一个考上清华的男孩给学弟学妹们做的分享,

我自己看完都觉得受益匪浅。

如果您家里有孩子正在上小学,那更该看看,

因为很多重要的习惯和心态,

必须从小学开始培养。

1

字迹

一手烂字,很可能让孩子无缘重点高中,

更别提好大学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在普及“电子阅卷”,

高考、中考都是这样,有的地方甚至小升初考试都开始施行了。

但是别以为“电子阅卷”对书写的要求就降低了,

相反,要求更严了。

如果孩子从小就写字不规范、

下笔力道也没练好,

那他的答题卡通过扫描仪扫进电脑时,

几乎就是一团模糊。

阅卷老师连看都看不清,咋给你分?

所以,从小就好好练字吧,

一手漂亮、让你在中考、高考这样书写量极大的考试中取得优势,不至于答不完。

2

拖延

成绩差的孩子,99%都是拖延症!

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绝对不会今天做;

假期里能先玩的,绝对不会先写作业。

拖延症的坏处在于,

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

不但学习上拖拖拉拉,

生活上也会变得磨磨蹭蹭。

那么,孩子的拖延症一般都是怎么染上的呢?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在《儿童人格教育》书中的一句话:

“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

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妈妈”。

其实,有很多小事都是孩子的本分,

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比如吃饭、穿衣、擦屁股。

当家长过度代劳的时候,

孩子做事就没那么积极了。

所以说,改变孩子拖延毛病的第一步,

就是适当对孩子“狠”一点,

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

时间

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吗?

这可不一定!

有些孩子虽然看起来很努力,

课间不出去玩,周末也窝在家里写作业,

但他大部分时间并没有集中精力,

只是在漫无目的、心浮气躁地“磨洋工”。

一个班里30%~40%左右的中等生,基本都是这个状态。

有些孩子从来不熬夜,该玩的时间也在疯玩,

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能提前做个计划,

知道总共有哪些任务,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一个班里10%左右的尖子生,都是这个状态。

所以,

决定成绩的并不是孩子在学习上花了多长时间,

而是这些时间是否“有效”,

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4

英语和语文

英语和语文是非常相似的两个学科,

有心的孩子都能发现,

做语文中的“文言文”和英语中的“阅读理解”都是同一种感觉:

都需要查生词,都需要分析语法,都需要判断句式……

对于这种语言类的学科,

最笨却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声朗读!

因为课文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语境,

能帮助你很快地记住生词。

另外,当你对课文熟读成诵之后,

一些基本的句式就印在脑子里了,

下次做类似的题时,光靠感觉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5

数学

数学怎么学?

第一,准确的计算能力是基础,

小学阶段一定要帮孩子训练好。

到了初中、高中阶段,

题目的步骤变得多起来,

而且都是有相互联系的,

如果前面几步就把结果算错了,

后面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对的。

第二,必须要整理错题。

数学里的知识点、题型,相对而言是有限的,

而且必定会重复出现。

只要你能保证这次做过的题型下次不再出错,

就没什么问题了。

6

粗心

身边经常有同学考完试后说:

“我竟然忘了这个知识点,粗心了粗心了……”

他真是粗心吗?不,

他就是这个知识点没掌握好,

基础不扎实而已。

所谓的“粗心”“马虎”,更像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细心、沉稳、脚踏实地,

是一个好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高考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数学选择题就是5分,

你要是随便粗心两下子,10分就没了,

在全省的排名就可能落后好几千!

这时候,你再用“粗心”安慰自己,还有啥用?

7

起跑线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这句话是有问题的,

其实就是精明的商人设计的谎言。

孩子的一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马拉松上没有什么抢跑一说,

因为根本没什么用,

前半段过度消耗体力,反而会影响后面发挥。

我上小学的时候,

班里那个第一名到了初中就跟不上节奏了,

原来成绩平平的同学反而赶了上来;

后来到了高中,

初中时的第一名又跟不上节奏了,

其他同学又慢慢赶了上来……

你看,谁都没办法一劳永逸,

要想赶在前面就得不断努力才行;

另一方面,只要你想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说不定哪次考试你就“超车”了。

8

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多读书才是提升语文能力、人格修养的根本方法。

很多同学都对作文发愁,

有的说不会审题,有的说不会描写方法,

有的说应试教育的作文没意思……

但实际上,作文写不出来的原因就一个:读书太少!

举个例子,同样是描写一个人的站姿不优雅,

大多数同学都会平淡地凑字数:

“她的站姿很不优雅”“她的站姿很不好看”……

而那些读过鲁迅《故乡》的同学,

就知道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她站在那里,双手叉腰,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所以你看,课外书读少了,

你连生活中最基本的“站”这个小动作都描写不好,

作文怎么能写好呢?

9

未来

总有学生问:

“既然上了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那干嘛还要拼了命考大学?

早点进入社会磨炼多好?”

没错,上了大学也可能会找不到工作,

而且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要面临很多失业的风险。

这说明了什么呢?大学没用吗?

错!这只能说明:

你高中不好好学,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

然后大学又不好好学,整天混日子!

再好的大学,不好好学习也会变成渣子;

再差的大学,努努力也能找到体面工作。

不要埋怨父母没权势,

也不要埋怨社会太黑暗,

明明就是你自己不努力而已!

10

竞争

我虽然也勉强考上了清华,

但是等大学报到之后才发现,

我在班里都快垫底了。

班里成绩最好的那个男孩,

每天都早早起来,嗷嗷背英语。

跟身边这群牛人待久了我才意识到,

最可怕的不是你的竞争者比你聪明,

而是人家既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

所以,咱又有啥资本不努力呢?

亲!看完了,对大家说点什么吧,我们很期待哦!

温馨提醒:该群人数较多请加老师







































白癜风的药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ss/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