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提艾力middot艾则孜治疗主动

数据统计,主动脉夹层发病后2天内死亡率每小时增加约1%,非手术治疗患者2周内死亡率高达74%。近20余年来,在广大医生的不懈努力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期在血管疾病多学科协作论坛/周围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课程(VMDT)上,来自新疆医院心脏外科的买买提艾力·艾则孜教授就针对新疆地区的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式为我们带来了精彩一课。

A型夹层

概述:A型夹层发病率高,约在50-人/10万/年,男女发病率为2.5:1。常见的发病年龄在45-70岁,近年来有逐步年轻化的趋向(已报道的最年轻患者只有13岁),且通常为急剧发病,65%~75%的患者在急性期(2周内)死亡,可以说A型夹层是最凶险、最复杂的血管疾病之一。

治疗:在一项相关研究中,共入组例患者,42.7%行全弓替换手术,随访17年,死亡率5%,脑卒中4.7%,透析1.9%。通过外科手术干预后10年生存率58%,因此目前开放手术仍是治疗的金标准。

B型夹层

目前已经有微创腔内介入、人工血管置换术应用于临床,其中血管内导管介入治疗已较为成熟,其通过大动脉血管腔内支架的方式来进行夹层修复。中国至今临床应用已超万例,其已成为标准的治疗方式。

复杂夹层

DebekayⅢ型夹层合并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或合并升主动脉的明显扩张(D>50mm),不典型的主动脉Ⅰ型夹层或夹层破裂口在主动脉弓部,主动脉弓部真性动脉瘤、或小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5cm。临床上处理时较为棘手,采取何种治疗方案以及风险如何评估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究。

传统开放手术

传统的开放手术包括升主动脉置换、Bentall手术、主动脉全弓置换术,主要在麻醉和深低温体外循环的支持下进行,对麻醉和体外循环的管理以及术者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累及弓部的主动脉夹层涉及很多重要大血管的处理,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一度手术死亡率高达26%,所以适用于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具有关数据表明约有30%的患者无法耐受开放手术。

杂交手术

主动脉夹层的杂交手术指的是传统体外循环下升主动脉置换术+主动脉弓置换术合并进行的新型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相关文献表明杂交手术的中远期预后良好。

Ⅰ型杂交手术(升主动脉替换+弓部血管重建+支架术):低温停循环下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然后利用支架行血管重建弓部后半部分和胸降主动脉。所需的技术条件高,操作难度大,创伤较大,但能够彻底清除病变部位,效果确切。

改良Ⅰ型杂交手术:经股动脉插管灌注,先于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置换,再采用四分支人工血管、“Y”形人工血管或单根人工血管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手术,再于DSA指导下经股动脉逆行路径行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Ⅱ型杂交手术(弓部去分支):采用解剖外旁路重建预期要覆盖的弓部分支血管,通过外科手术“创造”腔内技术的PLZ。与Ⅰ型杂交手术相比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条件要求相对不高,风险也较小。但不能彻底切除病变部位,一旦出现并发症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

总 结

Ⅰ型杂交手术已经成为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新趋势,改良Ⅰ型杂交手术对于不能耐受传统修复的高危弓部病变患者是最佳选择,Ⅱ型杂交手术的创伤更小,适用于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高危患者,杂交手术治疗锚定区不足的DebekayⅢ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TEVAR术前对覆盖区域所有主动脉弓上分支血管进行重建,可避免术后上肢缺血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总之,杂交手术可以简化手术操作、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ss/7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