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24岁的她怀孕5个月时遭遇致命胸痛“三联症”中死亡率最高的主动脉夹层威胁。当时,她与胎儿的生命岌岌可危……
4年前,36岁的她因同一“元凶”再次发病……
同样一群人,让她又一次脱离险境。
年的一个清晨,怀孕5个月的楠楠(化名)晨起时突发剧烈胸背部疼痛,医院最终被确诊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三天内死亡率高达70%,一经确诊需尽快手术治疗,否则将危及生命,更何况当时威胁的是两条生命。
“这病很严重!医院做不了,你必须去北京、上海或者郑州!”在当地医生的紧急联系下,楠楠被急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治疗。
入院完善各项检查后,医院副院长王平凡主刀为楠楠成功实施全麻体外循环下“bentall术”。
通常情况下,此类手术需要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以降低身体代谢率,提高手术安全性,但会影响腹中胎儿血液循环,这对胎儿来说是致命打击。
面对这样一台刻不容缓的保命手术,如何做到母子平安呢?王平凡迅速转换思路,决定在常温下建立体外循环,让胎儿在术中有持续的血液供应,以保障胎儿安全。
手术非常顺利,术后胎儿在母体内继续生长。
在年,当时国内能常规开展急性医院仅有少数几家。此项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实施并让胎儿继续妊娠,这是河南首例。
这台手术不仅挽救了楠楠的生命,也保住了腹中胎儿。同年12月,楠楠足月产下一名健康宝宝。
年5月27日深夜,楠楠再次突发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医院行急诊CT检查提示为主动脉夹层。
5月28日凌晨,持续疼痛8小时的楠楠,连夜转入医院心血管外科八病区(大血管外科),进一步诊断结果是由马凡氏综合征引起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
手术由王平凡与医院心血管外科八病区(大血管外科)主任张力主刀,为楠楠实施全麻深低温体外循环下“全弓置换+改良象鼻支架植入术”,手术历时6小时顺利完成。
据了解,从年到年,12年间,楠楠经历的两次主动脉夹层手术,皆因同一个元凶——马凡氏综合征。第一次手术置换了主动脉根部和近端的主动脉,挽救了患者与胎儿的生命。第二次手术替换了主动脉弓部和胸主动脉上段,再一次让患者平安脱险。
前几天,楠楠到医院复查时,巧遇挽救过自己两次生命的王平凡,激动地说:“幸亏遇到了您和您的同事们,才让我两次获得活下来的机会。”
王平凡提醒,马凡综合征是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其患者的主动脉血管壁薄弱,在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改变及血压升高等因素可能发生主动脉夹层或破裂,威胁母婴安全。建议所有患者终生定期(一般每年至少一次)接受心脏彩超检查。当患者有胸痛、胸闷、心绞痛等症状,主动脉增长率超过5毫米/年或直径扩张达40毫米~50毫米以上时,要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统筹:梁如意
责编:朱晓娟
编校:张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