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授您好,此次病例是应用全新球扩覆膜支架来治疗的病例,您能和我们介绍一下该病例的特点及选择球扩覆膜支架的理由吗?
林少芒教授该病例是一位46岁的女性患者,诊断为髂总动脉硬化孤立性闭塞,可能合并有血栓,锚定区距离腹主动脉开口约0.5cm,我们认为用这样一款球扩覆膜支架是非常合适的,所以选择了这款支架。问对于此次全新球扩覆膜支架在该手术中的运用,可以分享一下您的整体的使用体验感受吗?
林少芒教授使用过程中,我们最大的体会是这款支架:第一,通过性好;第二,定位精准,无短缩回弹,不会有“前冲后跳”的情况发生;第三,显影性好,术中可以判断具体位置便于操作,这是它最大的特点。整个操作过程中支架直径的选择要合适,小于目标血管的oversize的直径,比如髂动脉,正常解剖的直径是10mm,我们就选择直径为7-8mm的支架,否则容易导致闭塞段内的"垃圾"挤压太过引起血管破裂。病例报道病例报道患者:女性,46岁
主诉:右下肢麻木不适3月查体:双下肢无明显肿胀,右下肢膝下皮温较左侧稍低;双股动脉搏动可及,右侧较左侧弱:双足背动脉搏动可及,ABI:左/右=1.1/1.2既往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诊断:右侧髂总动脉闭塞
术者:林少芒、张智辉等病例特点中年女性,孤立性髂总动脉闭塞,血管炎指标、易栓症、风湿指标均(-),血小板,D-2聚体0.74mg/l(0-0.55)术前评估考虑动脉硬化合并血栓形成
治疗方案、策略及拟用手术器械及药物使用右股动脉逆行入路(备左肱动脉),4F椎管配合Command18导丝通过闭塞髂动脉(尽可能避免成攀),通过顺利则3-4mm*40mm(波科Charge)球囊预扩;更换7F鞘,Stiff导丝,植入LifeStream8*37mm球扩覆膜支架;如右股动脉入路通过不顺利,则经左肱动脉顺行入路,利用90cm长鞘支撑配合18导丝开通,后续肱动脉置换7F鞘,选择输送系统LifeStream支架,穿刺口采用Exoseal及适当加压处理。术后凯那40ugtid,波立维75mg+10mg拜瑞妥。
手术过程1.病人摆位:平卧位2.入路选择:右股动脉逆行入路(备左肱动脉)3.术前造影:4.术中特别要求(抗凝、肝素化等):术中采用U/kg肝素5.手术过程:右股动脉逆行入路(备左肱动脉),置6F泰尔茂鞘,4F椎管配合Command18导丝通过闭塞髂动脉(尽可能避免成攀),通过顺利4mm*40mm(波科Charge)球囊预扩;更换7F鞘,Stiff导丝,植入LifeStream8*37mm球扩覆膜支架,支架定位精准;复造影:右髂总动脉恢复通畅,右髂外、股总、髂内动脉通畅,左髂外动脉可疑栓塞,术中予以溶栓效果欠佳,左股动脉置管采用Guilding导管取栓效果欠佳,遂切开左股动脉采用5Fforgarty导管取栓,取出白色血栓头,大小约5*3mm,质韧,股动脉近端喷血,远端回血良好,股浅股深动脉通畅。球囊预扩后造影
支架释放定位精准
支架释放后造影提示左髂外动脉栓塞
6.术后造影7.取出物影像随访需求及医嘱术后凯那40ugtid,波立维75mg(1年)+10mg拜瑞妥(3个月),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复查。
术后总结1.髂动脉闭塞治疗首先要评估闭塞性质:血栓(时期)、软斑、硬化或严重钙化,进一步选择合适减容、球囊扩张直径压力,球囊扩张后血管及患者反馈;处理过程中需注意球扩中动脉破裂,覆膜支架在预防动脉栓塞和动脉破裂大出血方面有优势。
2.本病例虽然闭塞髂动脉近端距腹主远端有5mm距离,但支架球扩释放后仍发生血栓挤压脱落栓塞对侧髂动脉意外,因此术中应做好对侧髂动脉和患侧髂动脉远端保护预案。
3.LifeStream球扩覆膜支架较传统同直径覆膜支架具有以下优势:①导入鞘小:通常仅需要6-7F鞘,减少腔内缝合成本和失败率,输送系统可经肱动脉纯腔内入路。②尺寸选择多,定位精准,根据球囊扩张压力大小可微调支架长度,因此在髂动脉闭塞处理中,可较大程度保护对侧髂动脉和同侧髂内动脉。③较好柔顺性:较球扩裸支架柔顺性好,因此也具有主动脉分支重建和内脏动脉适应症和相关病例报道。
林少芒教授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国际静脉联盟(IUP)中国静脉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主动脉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微创硬化治疗技术》临床推广项目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从事血管外科及普通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主要擅长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各种血管瘤、脉管炎、静脉血栓、静脉曲张、下肢溃疡、血管畸形等动静脉疾病的诊治。主持5项省部级课题,获广州市、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近年来在国内外主要刊物发表有关论文30多篇,在省内率先开展微创血管外科技术和血管杂交手术。创办“广州医科大学血管论坛”学术会议。
张智辉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入选广东省第六批“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师从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张柏根教授、张皓教授及王深明教授、李晓曦教授,进行血管外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和血栓及血管重塑方面研究。从事血管外科及普通外科的临床工作,兢兢业业,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获得患者好评,医院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现担任血管外科治疗组组长,每年主刀手术余台,多次应邀院外会诊,到过40医院开展手术演示或危重病人抢救。擅长血管外科疾病的手术与腔内微创治疗,近年来开展各种人工血管与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并采用了开放手术、腔内介入技术及杂交手术方法来处理各种动静脉内瘘狭窄及闭塞的相关并发症。《微创技术在下肢静脉疾病应用的临床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广东省血管外科界率先开展及推广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承担医疗系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负责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研究生的临床带教,获得广州医科大学优秀授课教师和教学成果奖。每年协助完成广东省继续教育项目“血管外科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联合广医院的血管外科同行,举办“广州医科大学血管论坛”学术会议。在全国性血管外科大会上专题演讲。主持省市级课题4项,参与血管外科课题多项,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4部,获得国家专利1项。
版权声明:原文版权归医生所有,其他任何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推荐阅读:
「星声」符伟国:全新球扩覆膜支架或将引领外周动脉病变治疗新潮流「星声」郭大乔:国内首款球扩覆膜支架Lifestream首批临床试用新体验「星声」郭连瑞:珠联璧合,首次髂动脉闭塞和锁骨下动脉闭塞连台应用,见证LifeStream球扩覆膜支架全开口病变新体验「星声」李晓强:复杂腹主动脉瘤内脏分支重建,外周球扩覆膜支架LifeStream全新体验「星声」王利新:球扩覆膜支架Lifestream联合定制预开窗支架治疗复杂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的临床分享血管资讯VascularNews
专注血管外科领域宣传与继续教育新媒体
合作联系
Vascular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