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胸痛并不十分常见,然而一旦出现胸痛症状,却常常提示高风险疾病的发生。胸痛往往发病突然,而很多人却对其并不重视,忍一忍、等一等,最终延误了最佳救治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因此危及生命。鉴于胸痛疾病的危险性、复杂性,在此有必要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造成胸痛的常见原因、典型症状以及就诊指南,希望有所帮助。
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涉及到心脏疾病、大血管疾病以及肺部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也就是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PE)、气胸、心包炎、心包填塞和食管破裂等,其中心肌梗死(AMI)、主动脉夹层以及肺栓塞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可能致命的胸痛病因,我们将其称为“胸痛三联”。上述疾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心肌梗死的误诊率在3%~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约0.5~1/10万人,一旦延误诊治其死亡率超过90%;肺栓塞的发病率大约70/10万人,也是一类致死性疾病;自发性气胸发病率2.5~18/10万人,常发生在身材瘦高的年轻男性;食管破裂发病率是12.5/10万人。
1、冠心病
①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有冠心病家族史、年龄在35岁以上女性,30岁以上男性。这些危险因素中除年龄外,同时满足3个以上者就很容易患冠心病。胸痛可分为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由于胸痛呈发作性,很容易被病人忽视。
②典型症状:多为胸骨后痛,压榨感,向左肩臂放散,一般发生在活动当时或晨起遇到冷空气时,心绞痛每次持续数分钟,经休息或消除诱因后缓解,胸痛缓解后无不适感。如果胸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伴有大汗、胸闷甚至有窒息感,说明已经发展成了急性心肌梗死。即使胸痛缓解,已经无不适感,医院就诊。另外有些患者在活动中突然感觉咽部像吃了辣椒面,或是像有人掐脖子的感觉,这些都可能是心绞痛的症状。
③推荐就诊科室:急诊科、心内科。
2、主动脉夹层
①高危因素:80%以上都患有高血压病,而且平时血压控制不佳,甚至从未服用过降压药,使血压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②典型症状:多数病人胸痛发生在剧烈活动时,胸痛开始就特别剧烈,可伴有大汗淋漓。如果夹层发生的部位离心脏很近,出现剧烈胸痛后,动脉很快破裂导致病人胸痛后立即死亡;如果夹层发生的部位离心脏较远,剧烈胸痛后转为胸闷,继而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说明夹层继续向下延伸,非常危险。
③推荐就诊科室:急诊科、介入血管科。
3、肺栓塞
①高危因素:长期卧床、久坐少动、乘坐长途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下肢深静脉血栓、慢性心肺疾病、手术后、创伤(包括软组织挫伤)、骨折、恶性肿瘤、肥胖症、妊娠及口服避孕药等,少数无明确诱因。
②典型症状:胸痛症状不明显,有些病人深吸气或咳嗽时出现胸痛,有些病人于活动时出现,多数病人活动时伴有胸闷、气短、干咳等症状。有的病人还会出现咯血甚至晕厥等症状。大多数病人会出现血压下降,以及呼吸、心率增快等体征。急性肺动脉主干栓塞会导致死亡,肺小动脉栓塞会转成慢性肺梗死。
③推荐就诊科室:急诊科、介入血管科。
4、自发性气胸
①高危因素:身型瘦高的年轻人、喜欢打球等剧烈运动的年轻人、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病人,多发生于持重物、屏气、剧烈活动或咳嗽后。
②典型症状:突然感觉胸闷、气短,呈持续性;一侧胸痛,不剧烈,多于活动时或咳嗽时出现,能忍受。可有咳嗽,但痰少。到医院拍胸片即能确诊。如果瘦高的年轻人出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③推荐就诊科室:急诊科、胸外科。
5、肺癌
①高危因素:中老年男性,长期吸烟者,家族中有恶性肿瘤患者。
②典型症状:患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咳嗽时加重。除胸痛外,早期病人会出现刺激性咳嗽,胸闷气短,甚至咯血,并伴有逐渐消瘦,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③推荐就诊科室:胸外科、介入科、肿瘤科。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疾病也可引起胸痛症状,比如胸膜炎、急性心包炎、反流性食管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带状疱疹、心脏神经症、癔症等,这些疾病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应当及时就医并进行详细全面的检查。目前,包括苏大附一医院陆续建立了胸痛中心,对胸痛患者就诊开放绿色通道,从而让胸痛患者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诊治,大大提高了危急症患者的就诊效率,为挽救生命发挥了重大作用。总之胸痛无小事,如突发胸痛不适应及时就诊,因病施治,争取获得早日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