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催命雷
近年来,主动脉夹层因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逐渐成为了中年人心中的“定时炸弹”。但又由于其发病率较低,所以仍与公众间隔着一层朦胧的面纱,尚未完全进入人们的视线。
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大的血管,与心脏直接相连。血流流经心脏经心脏泵出后由主动脉供给身体的各脏器与肢体,因此,主动脉称的上是人体的“生命通道”。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血管急危重症,是主动脉内的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的撕裂口流入主动脉壁内,使内膜、中层、外壁之间形成夹层血肿。在心泵产生的血流压力驱动下,血流逐渐在主动脉各个分支血管出现顺向或逆向流动扩展,最终导致相应的脏器缺血,引起瓣膜关闭不全、填塞综合征等,从而危及到人的生命。
当主动脉夹层发作时,最明显的症状为胸背部或心前区突发撕裂样疼痛,疼痛长时间持续不缓解,最终出现疼痛性晕厥、意识丧失。据研究表明,急性主动脉夹层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患者24小时内死亡率约为50%,发病后一周死亡率接近约68%。
漫漫求医路
4月9日中午,我院心脏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了一名外地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叶某(化名),男性,48岁。入院前2+天,叶某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不适,头痛剧烈,呈针刺样,持续约40分钟后有所缓解,虽无呼吸困难、咯血、无晕厥、意识障碍等症状,但由于疼痛位置特殊、疼痛较为剧烈,该症状立刻引起了叶某及其家属的警惕。随即,医院,经检查诊断“主动脉夹层”。由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医院建议叶某至省会成都寻求进一步诊治。
经医院对此病的简单科普,叶某及其家属意识到了此病的高危性与紧迫性。“主动脉夹层”这颗炸弹的引信已被点燃,患者的生命如同风中残烛般微弱,随时可能熄灭。患医院,该医院急诊行夹层动脉瘤CT平扫+增强提示:“主动脉夹层”、“心包少量积液”。该医院具备手术的条件,生命的延续有了可能。
大风渐停,生命的火苗似将重燃,但命运总爱弄人,经济问题扼住了患者生命的咽喉。原来叶某存在部分肢体残疾,下肢肌肉萎缩,劳动能力受限,家中的经济条件一直不是很好,难以负担高昂的诊疗及手术费用与昂贵的省会生活成本。绝望的阴云逐渐满溢在叶某及其家属的眉间。
叶某心中逐渐有了退一步的想法,又回到了医院,希望能采取保守治疗。医生看着这个正值壮年的男人,心里深深的明白,放弃手术治疗就等于死亡,保守治疗就意味着延时死亡。即便他身有部分残疾,但依然是父母与妻儿精神上的巨人,难道他的生命该因碎银几两而就此结束吗?医院的医疗条件与技术却无法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保障。万般焦急之下,医院的医生脑海中浮现了几天前医院参加《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与处置技术研讨会》时的景象,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周洋主任团队。
*手术过程实拍图片
灿灿曙光现
内江医生立刻告知了叶某及其家属,形势已经迫在眉睫,再拖不得。叶某及其家属即刻出发前往这最后一块希望之地。通过急诊,我院心脏中心将叶某收入心脏大血管外科,我院已充分了解了患者情况,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充分告知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其疾病与手术的巨大风险,但家属仍选择坚信不疑。随后,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开展了6个多小时的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直至凌晨。
经过漫长的等待,好消息终于到来。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病人的各项体征十分平稳,一切状况尽在“质量控制体系”之内,处于完全可控的范围。本次手术依旧如此前类似手术效果的“复制粘贴”一般效果拔群。主动脉夹层这颗定时炸弹已被拔除,病人生命的火苗就此重燃,家属眉梢的阴霾也终于散去。截止发稿,病人已脱离生命危险,各项生命体征都很正常,随即转入了普通病房。
*患者相关检查报告
如果说主动脉是人体的“生命通道”,主动脉夹层是患者体内凶险的“定时炸弹”,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就是患者身边的“拆弹专家”,始终坚守在生命通道的两侧,抚平每一份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仁爱济世,精诚行医。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始终坚守于此,与患者心心相通,心心相印。*相关病例视频资料
sdfd
消息
我科举办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与处置技术研讨会》会议昨日圆满结束
成功为91岁高龄主动脉夹层患者拆除“定时炸弹”
主动脉夹层是什么?护士妹妹亲手绘图让你秒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