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动脉夹层有哪些类型什么人容易得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很多人对主动脉夹层这个词汇感到陌生,对于这种病的危险性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事实上,主动脉夹层并不少见,它给人们带来的危险极大,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大家都知道,主动脉是人体动脉的主干道,所有重要的大分支动脉都是由主动脉发出的。动脉有三层结构,由内而外依次是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主动脉直接受到心脏泵出的血流的冲击,使其内膜承受巨大的血流压力。一旦动脉内膜出现破损,血流进入内膜下造成内膜与中外膜分离就会形成动脉夹层。人体主动脉呈“?”状,其顶端呈弧形,也就是医学上所谓的“主动脉弓”。血流在这里急速转弯,对动脉内膜造成强大的剪切力,在血压不正常升高时,强大的血流剪切力可能撕开动脉内膜,形成裂口,造成主动脉夹层。因此,主动脉弓是好发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地段”。

主动脉夹层有哪些类型?

主动脉内很长一段内膜不规则地剥离。主动脉夹层开始为动脉中层囊性坏死,平滑肌和弹力组织碎裂形成纤维化和透明样变,致使中层与内膜之间附着力降低,主动脉内膜受到损伤或因高血压的血流冲击发生破裂,血液随即流入中层和内膜之间使之分离,并向周径和其远近段扩展,主要向远端,形成一大段主动脉内层分离。

目前医学上有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最广泛应用的是年DeBakey教授等,提出的3型分类法。

Ⅰ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自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甚至到腹主动脉。

Ⅱ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仅限于升主动脉。

Ⅲ型:主动脉夹层累及降主动脉,如向下未累及腹主动脉者为ⅢA型;向下累及腹主动脉者为ⅢB型。

年,Stanford大学Daily教授等,提出了另一种主要依据近端内膜裂口位置的分类方法:StanfordA型:相当于DeBakeyⅠ型和Ⅱ型,StanfordB型:相当于DeBakeyⅢ型。

什么人容易得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系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剥离的内膜片分隔形成“双腔主动脉”。常见的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马方综合征、动脉炎症等,其中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最常见病因。高血压患者起病10~15年后,便进入主动脉夹层的好发年龄段。近几年,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已达10%,患者人数高达12亿,并以每年万人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而且我国高血压人群有两个特点:一是年轻患者比例升高,二是不稳定型高血压患者增多。这也是我国主动脉夹层发病率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在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波动大、未获良好控制的患者与血压平稳、控制良好的患者相比,罹患主动脉夹层的风险增加,严格控制血压能有效减少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直接外伤可引起主动脉夹层,钝挫伤可致主动脉局部撕裂、血肿而形成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插管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插管均可引起主动脉夹层。心脏外科手术,如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偶也可引起主动脉夹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yy/1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