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病例分析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时由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从而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临床反应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常把急性胰腺炎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种。

急性胰腺炎病变程度水肿型出血坏死型

本文选取年3月至年8月在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2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对其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总结相关经验、辅助临床医疗实践,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病历一

1.1病历

患者,男,36岁。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左上腹轻度压痛、无急性腹部症状、血淀粉酶U/L、胰腺CT平扫可见胰腺周围明显渗出,胰腺轻度肿大,无出血坏死。急性胰腺炎(水肿型)的诊断,根据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两周后腹痛症状减轻,偶尔加重,但临床症状减轻,血淀粉酶下降不明显,波动范围-U/L,胰腺CT。平扫提示胰周漏和吸收不良。当时,常规检查,包括腹部器官的超声和胸部摄影,没有显示其他诊断的证据。在讨论腹部大血管造影的下一步之后,发现主动脉夹层从胸主动脉弓开始一直存在到腹主动脉进入盆腔的位置。该患者可能有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医院的一般会诊和讨论表明,手术治疗的风险高,随时有可能猝死,避免了严重的活动,并否定了胰腺炎的治疗。

1.2分析

1.2.1诊断:急性胰腺炎(水肿型)

1.2.2诊断依据

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左上腹轻压痛,无急腹症表现;②血淀粉酶为U/L;③胰腺CT扫描可见胰腺周围明显渗出,胰腺管轻度扩张,无出血坏死。

2病历二

2.1病历

患者,女,45岁。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左上腹压痛、无急腹、血淀粉酶U/L、胰腺CT扫描显示轻度肿大、周边渗出、胰腺无出血坏死。对急性胰腺炎(水肿型)的诊断给予常规治疗。5周后,腹痛症状减缓,其他临床症状均可缓解,血淀粉酶监测可暂时降低,但仍超过正常范围。从发病开始,患者有异常的肠道形状和排便规律。排便次数从一天3次到8次不等。在常规粪便显微镜下偶尔可见红细胞和白细胞。随后,电子结肠镜显示左侧结肠黏膜粗糙且不均匀,部分增生及炎性渗出,小溃疡及少量化脓性渗出。腹部大血管造影检查肠系膜上动脉梗死。合并结肠镜检查,病变位于肠系膜上动脉。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可伴有临床表现。

2.2分析

2.2.1诊断急性胰腺炎(水肿型)

2.2.2诊断依据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左上腹压痛、无急腹、血淀粉酶0U/L、胰腺CT扫描显示轻度肿大、周边渗出、胰腺无出血坏死。

3.治疗

3.1非手术治疗

(1)为了预防和治疗休克,改善微循环,应积极补充液体、电解质和热量,以保持循环稳定性和水-电解质平衡。

(2)抑制胰腺H2受体阻断剂的分泌。③5-氟尿嘧啶;④禁食和胃肠减压。

(3)痉挛性镇痛药应定期给予镇痛。传统的方法是静脉滴注0。1%的普鲁卡因用静脉封闭。杜兰汀可与阿托品定期使用,以减轻奥迪括约肌的疼痛和痉挛。吗啡不能避免奥迪括约肌痉挛。此外,亚硝酸异戊酯、硝酸甘油等用于重度疼痛,尤其是老年患者,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Oddi括约肌痉挛,而且对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也大有裨益。

(4)当营养支持急性重症胰腺炎时,机体的分解代谢高、炎症渗出、长期禁食、高热等。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和低白蛋白血症,因此需要营养支持,而给予营养支持,胰腺不分泌或分泌较少。

(5)抗生素对急性胰腺的控制抗生素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使用适量的抗生素会有助于病情的治疗和控制。

(6)腹腔灌洗可以用大量渗出物对腹腔进行灌洗,从而能够稀释和排除腹腔内含有大量胰蛋白酶和毒素的液体。

(7)加强监护。

(8)间接降温疗法。

3.2手术治疗

虽然有局部胰腺坏死和渗出,如果没有感染和全身毒性症状不是很严重的患者,不需要急于手术。如果发生感染,应相应地进行手术治疗。

4.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多种多样[1]。是由于体内平衡失调或者内分泌系统异常而导致的胰腺的自身消化反应。在发病过程中,恶心,腹痛,低烧被发现[2]。急性胰腺炎具有发病迅速、发展迅速、后果严重等特点。根据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学分析,我们发现主要是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引起的,如饮酒、暴饮暴食和长期高脂血症。针对此种病症,在控制病情的同时建议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这就要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相关专业护理知识的宣传,医院治疗的同时,患者自身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属也应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仔细的护理,在患者患病期间医院治疗过程,稳定并安抚患者情绪。根据病理分型可分为水肿型和出血性坏死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较轻,预后良好。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危险的,死亡率高。CT检查已成为AP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手段[3]。CT检查对AP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应反复治疗以避免误诊。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不应该盲目的依附于当前的诊疗结果,对当前诊疗结果进行分析后,积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1]王敏杰,李慧芳.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抗感染治疗病例分析[J].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15(02):-.

[2]吴莹,高欣,张俊君,徐维田.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32(08):-.

[3]刘伟.15例急性胰腺炎误诊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16):-.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yy/10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