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一共做了9个小时,其中体外循环4小时,心肌阻断1个半小时,深低温停循环22分钟,血管吻合口5个,输血多毫升……”
▲中科大附一院病房,操文宇父亲和医生交流康复情况
的农历新年对操文宇(化名)来说终身难忘,这15天里,他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昏迷、第一次手术,也第一次体验到死亡的威胁。
跨年夜变成“渡劫”
今年33岁的操文宇家住安徽潜山县,常年和妻子一起在苏州的家具厂打工,家里有年迈的父母,还有一个8岁女儿。今年过年,他和妻子特意提前了半个月回家。大年三十早早吃过年夜饭后,操文宇就去亲戚朋友家串门,回到家后还玩了会电脑游戏过把瘾,随后和家人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等待放开门炮跨年。
▲术后,葛建军主任为操文宇查体
“晚上11点半左右,当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感到右下颚一阵疼痛,随即是后背和胸口的剧痛,像是被锯子锯了一样痛!”回忆发病时的情形,操文宇感慨的说到,“自己第一感觉以为是胃癌犯了,因为我胃一直不好。”
当时家人赶忙叫来亲戚,开车将操文医院,对症治疗后疼痛没能缓解,医院,做了主动脉CTA(CT血管造影)后,提示为主动脉夹层,建议立医院进行治疗。最后,他们来到了中国科大附一院(医院)。
“到这里是大年初一早上7点多,当时我儿子已经痛到昏迷了。医生说这个病非常凶险,必须马上手术,而且手术的风险很大,死亡率很高。听到这个,我心里特别难受。”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操文宇的父亲仍显得异常激动。
撕裂达1米,死亡率超50%
“当时的病情比我想象的要重,主动脉已经从胸部撕裂到腿部,心包腔和胸腔都有积血,如不急诊手术,这位年轻的患者极有可能过不完狗年春节。”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葛建军介绍说,“患者是极度凶险的I型主动脉夹层,血管撕裂从胸部一直延伸到大腿根部,长度接近1米。这种疾病异常凶险,一般发病48小时内死亡率超过50%,国内手术的平均死亡率也在20-30%”。
▲中科大附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血管置换”手术进行中
经过讨论,手术团队决定为操文宇急诊手术以置换破裂的血管。置换的血管大概有30厘米长,其中就包括最复杂的主动脉弓部。置换的血管位于夹层的起始部,消灭了起始部的破口,后面的夹层通过自行吸收,血管会逐步恢复正常。
▲图片来源于网络(主动脉置换图)
手术从大年初一下午2点多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二凌晨,这个手术一共做了9个小时,其中体外循环4小时,心肌阻断1个半小时,深低温停循环22分钟,血管吻合口5个,输血多毫升……
▲操文宇为此专门写的感谢信
经过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团队的协同努力,操文宇的手术取得成功,术后第一天顺利拔管,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并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出院。
安徽骄傲:“主动脉置换”水平国内先进
据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兼大血管外科主任周正春介绍,Ⅰ型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自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甚至到腹主动脉,是累计范围最大的一类。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灾难性的疾病,往往需要急诊外科手术方能挽救生命。然而,主动脉夹层手术被称为心胸外科最复杂、最困难、风险最大的手术,成功率低、死亡率高,目前国医院可开展此类手术,而同时能在节医院少之又少。
▲中科大附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医护团队
中科大附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葛建军教授的带领下,年手术量突破台次,体外循环手术占比近80%,总体实力位居安徽第一、华东前四。科室制定了主动脉夹层诊疗常规,通过对一系列复杂主动脉夹层的成功诊治,尤其是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的成功开展,对该类疾病的诊治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宣海洋叶俊华)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医者》内容
《医者》合肥论坛旗下健康频道全新打造的品牌栏目,以第三方视角深入安徽(合肥)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发现行业最新的医疗资讯、诊疗故事、技术案例、感人事迹等,把医疗健康一线的工作用图文、视频以纪实的形式展现出来,医院,呼吁社会理性的看待医患关系,传达正确的职业道德操守,弘扬“医者仁心”价值观。
监制∣常磊主编∣吕进责编∣巫丹余启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