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图是不对的,图中是“肉豆蔻”,根本不是原产中国,和真正的豆蔻也不是亲戚,只是味道和豆蔻类似才冠以豆蔻之名。
所以“豆蔻年华”当然指的不是这种植物!
BUT!
我们先回到“豆蔻年华”这个成语的起源。
它源于杜牧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用农历二月“豆蔻”的嫩梢比喻十三四岁的少女。既然诗中的豆蔻指的是艳山姜、草豆蔻之类,我们就看它们在二月初是什么状态?农历二月等于公历四月左右,正是它们抽出花苞的时候。所以,“梢头”应指花苞,而不是嫩叶。
好,那么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这关键性的花苞到底长啥样?!
我们来看艳山姜的(草豆蔻也差不多长这样):
。。。。。。杜牧你个流氓。
而如果我告诉你,杜牧这首诗是送给一个十三岁的歌妓的,我又告诉你,艳山姜未开的花苞里有一包蜜水,所以又名“香水包”时。。。。。。
杜牧你个臭流氓!!!
我看到这文章的感受:哈哈,古人果然很有才。。。。黄色小诗写的都这么委婉。。。
欢迎加入坊间的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