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后再用血泵或体外循环机将血液灌入体内,对一些呼吸或循环衰竭的患者进行有效支持的技术,它可使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为心功能和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ECMO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极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影响ECMO辅助心脏泵的因素,为提高重症ACS尤其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等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参考。选择年8月至年3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极高危ACS伴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例,均为男性,年龄49~71(60.40±7.86)岁,所有患者均在ECMO辅助下行PCI术。患者资料见表1,简要病史及术中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49岁。因“反复胸闷3年,加重1周”于年8月15日入住新疆医院心内科”。既往因腹主动脉瘤行腹主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恢复良好。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血压/70mmHg(1mmHg=0.kPa),心率9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底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及ST段压低。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CK)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8U/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U/L。入院诊断:ACS,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Killip分级Ⅲ级。年8月20日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示:左冠状动脉优势型;左主干(LM)正常;左前降支(LAD)近段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totalocclusion,CTO);左回旋支(LCX)粗大,近段次全闭塞伴血栓影;右冠状动脉(RCA)中段次全闭塞;腹主动脉处可见支架影。次日于左侧腹股沟区纵行切开8cm,将ECMO动脉管(20F)及静脉管(24F)分别置入股动静脉。在透视下送静脉导管至右心房,送动脉导管至腹主动脉并分别固定。预充生理盐水ml,排气,于年8月21日14:30开始运转ECMO,转/min,流量为2L/min,氧浓度70%,通气量1L,静脉推注肝素U,维持活化凝血时间(ACT)为s。ECMO术后查体:血压/70mmHg,心率70次/min。术中于LCX靶血管病变处置入2枚支架,同期干预LAD置入2枚支架(图1)。术后第5天顺利出院,随访至今,患者无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
病例2患者男,62岁。以“活动后胸闷、胸痛11年,加重1周”于年11月18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最高值为/mmHg,慢性肾病4期,规律透析5年余。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端坐位呼吸,双肺底闻及湿性啰音,心音低顿,心律齐,心率次/min,血压/65mmHg。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1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9%。实验室检查示:CK38U/L,CK-MB17.95U/L,脑利钠肽(BNP)0pg/ml。临床诊断:(1)ACS,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Ⅳ级;(2)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高血压3级(极高危);(4)慢性肾病4期。入院后反复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先后三次电除颤。经积极救治后,择期行CAG示:右冠状动脉优势型;LM正常;LAD根部至近端弥漫性狭窄90%~95%,TIMI血流Ⅲ级;LCX开口狭窄80%,TIMI血流Ⅲ级;RCA管壁不光滑,TIMI血流Ⅲ级。在ECMO支持下行LM前三叉病变PCI,采用miniStepCollute术式成功处理前三叉病变(图2)。患者于PCI术后第6天治愈出院,规律透析,随访至今,患者活动耐力正常,未诉胸闷、胸痛、乏力等不适症状。
病例3患者男,71岁。以“突发胸痛5h”于年2月17日入院。年因“劳力性胸闷、胸痛2年,加重1个月”,在我院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择期行CAG示LAD近端CTO,当时尝试开通LAD未成功而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否认脑血管疾病。入院査体:血压/62mmHg,双肺呼吸音粗,心率7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0.4mV。实验室检查示:CKU/L,CK-MB21.8U/L,心肌肌钙蛋白T0.ng/ml。入院诊断:ACS,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Ⅲ级。急诊CAG示:右优势型冠状动脉供血;LM正常;LAD开口狭窄90%,近段%闭塞,TIMI血流0级;LCX近段狭窄20%~30%,中段狭窄99%,TIMI血流Ⅲ级;RCA粗大迂曲,近段自发夹层伴血栓形成,狭窄99%,TIMI血流Ⅱ~Ⅲ级。在ECMO辅助下于RCA靶血管置入2枚支架,同期于LCX置入2枚支架(图3)。术毕,左侧股动脉、右侧股静脉用血管缝合器缝合。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主诉,平安返回病房,5d后治愈出院。随访半年,患者无不适主诉,活动耐力正常。
病例4患者男,59岁。以“间断胸闷、气短不适1年,加重2周”于年11月22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病史9年,血压最高值为/mmHg,规律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及福辛普利钠片,血压控制尚可,无糖尿病病史。年因主动脉夹层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及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入院查体:血压/90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扩大,心率7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ALT)16U/L,谷草转氨酶(AST)12U/L,尿素氮(BUN)9.61mmol/L,肌酸酐(Cr).30μmol/L,CK39U/L,CK-MB31.12U/L。入院诊断:(1)ACS,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Ⅲ级;(2)高血压3级(极高危);(3)主动脉夹层外科术后。住院期间反复出现严重急性左心衰竭。经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择期行CAG示:右冠状动脉优势型;LM远段狭窄20%~30%;LAD近段狭窄60%~70%,其第一对角支发出后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LCX给LAD提供侧支循环,LCX近段狭窄80%~90%,TIMⅠ血流Ⅲ级;RCA粗大迂曲,中段完全闭塞,TIM1血流0级;LCX给RCA远端提供侧支。在ECMO支持下[(左侧股动脉经皮置入ECMO(18F)动脉端至腹主动脉端,右侧股静脉经皮置入ECMO(24F)静脉端至上腔静脉)],术中开通右冠状动脉,置入2枚支架(图4)。随访半年,患者无不适主诉,活动耐力正常。
病例5患者男,61岁。因“突发心前区疼痛伴呼吸困难23d”于年3月25日入住我院。患者23d前在外院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CAG证实LM次全闭塞,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pump,IABP)支持下于LM病变处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术后IABP辅助18d,转入我院5d前被迫拔除IABP。既往病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烦躁,端坐呼吸,血压82/55mmHg,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心率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实验室检查示:ALT57U/L,AST38U/L,BUN7.50mmol/L,Cr79.90μmol/L,CK22U/L,CK-MB3.34U/L。心肌肌钙蛋白T0.ng/ml。入院诊断:(1)ACS,广泛前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Ⅳ级;(2)心源性休克;(3)肺部感染。年3月26日我科行IABP术+ECMO+PCI术,于LAD-LM病变处置入2枚支架(图5)。术后3d脱离ECMO,继续使用IABP辅助4d后脱离。但患者始终处于低心排,合并严重肺部感染,于术后37d因重症感染、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2讨论
回顾性分医院心内科救治的5例经ECMO辅助行PCI术的极高危ACS患者。5例患者围术期全部存活,其中1例PCI术后37d因重症感染、心源性休克死亡,其余4例随访至今健在,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再发心绞痛、靶血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说明ECMO是重症ACS患者行PCI的有效安全辅助手段。DeLezo等[1]观察ECMO在高危PCI的应用效果,认为ECMO在高危PCI患者是安全可行的。Guarneri等[2]证实,ECMO可作为择期非高危PCI患者的备用循环支持。对于高危冠心病患者,关键是决定采取哪种血运重建策略,无论选择IABP或ECMO辅助支持,均需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制定严密的手术策略,以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IABP作为常用的心脏辅助泵之一,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限制了它的使用[(如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主动脉严重钙化迂曲、主动脉支架置入史(病例1、4)],而ECMO在上述情况下不受限制,极大地提高了救治此类危重症ACS的成功率。
极高危ACS的救治策略,需结合患者病情,参考临床指南,选择再灌注治疗策略;既往在此类病例中,缺乏心脏有效辅助泵情况下,心血管介入团队常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进行患者治疗,但常有患者在等待CABG的过程中突发猝死。病例5中的患者虽然在ECMO及IABP辅助下开通靶血管,但心肌细胞坏死面积大,始终处于心源性休克状态,不能顺利脱机,加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差。因此,针对此类危重患者,应准确把握干预时机,尽早在有效心脏辅助泵支持下进行治疗。在本文的5例患者中,ECMO辅助分两种情况,一是为预见性辅助,即术者评估患者风险高,术中出现无复流等可能性大,可采取预见性心脏辅助泵,此类患者预后往往良好;二是ACS患者伴严重心力衰竭时,无心脏辅助泵难以存活,病例5提示尽管解决罪犯血管,改善冠状动脉血供,患者仍然预后差,主要原因为心肌坏死面积大、干预时间晚,即使在ECMO支持下,心肌能短暂休息,但依旧耐受不了压力负荷,脱离ECMO后心室立即重构,而ECMO转机时心脏后负荷迅速降低,心室形态迅速恢复。介入医师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穿刺成功后,提前预置两把血管缝合器,之后置入动静脉导管,术后脱离ECMO时,将预置的血管缝合器收紧缝合即可,显示了经皮穿刺置入ECMO导管简洁、方便、安全、高效的优势。除外病例5,其余4例患者随访至今存活,且LVEF较术前均有不同水平的升高。表明通过ECMO辅助,尽早开通罪犯血管,依据患者个体化血管条件决定是否行完全血运重建,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因此,针对此类高危人群,不应因为其高危风险而放弃,反而需要有经验的胸痛中心团队,在如ECMO之类的先进心脏辅助泵的支持下,尽早开通靶血管,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
(收稿日期:-12-2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