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代际形象篇,形成了热点概念历时性的“网络镜像”。
来源丨复旦大学(ID:fudanunivs)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近日,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代际形象篇,形成了热点概念历时性的“网络镜像”。
本篇是对“70后”、“80后”、“90后”的网络形象的刻画,通过对比年与年海量微博数据建构的群体形象,形成了以下报告。
研究发现,70后、80后、90后已被看作中国的“中坚一代”,年至年这六年间,“中坚一代”的网络形象变化明显。总的来说,纵观-年“70后”、“80后”、“90后”在微博语境下的语义网演变,三个群体的总体网络形象愈发积极向上。
这其中,70后基本渡过中年危机;80后基本渡过婚姻波动期,对家庭、婚姻的态度由抱怨压力、逃避现实转向珍惜与感恩;相比之下,90后拥有当前压力最大的代际群体形象,网民建构出的90后们,常用调侃、戏谑的方法解构压力,也更加经常地反思人生、憧憬未来。
六年间,网民眼中的70后、80后、90后,从成长走向成熟,逐渐适应并克服了种种压力和挑战。作为与中国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一代,他们代表了中国“中坚一代”更高的成熟度与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年
70后、80后、90后的网络形象:
集体怀念童年
初尝生活压力,有一点点逃避
课题组对年网络数据的语义网分析发现:
(一)“70后”一词在年的微博语境下形成了两个主要的语义社群:社群1聚焦对青春年华的回忆,社群2聚焦讨论恋爱观。
具体来说,社群1中出现了“童年”、“成长”、“青春”、“大学”、“回忆”、“记忆”、“年轻”、“妈妈”、“王朔”、“压力”等热词,显示这一部分语义群主要涉及正在经历中年危机的70后,回忆、怀念自己的青春年华,与现实中所面对的种种“压力”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不少关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社群2中出现了“恋爱”、“结婚”、“男友”、“女友”、“富豪”、“相亲会”、“剩女”等热词,显示这一部分语义群主要涉及70后婚恋状况和婚恋态度的讨论。事实上,年时,绝大部分70后都已经步入婚姻殿堂,并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但并不影响70后仍然是婚恋市场上的热门群体,也作为重要的择偶对象被与80后、90后相比较。经济条件、择偶标准、感情经历等都是年有关70后的重要网络讨论。
如有博文写到:
“对大部分婚姻而言,70后的婚姻是考虑嫁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性格好不好,对人好不好。80后的婚姻是考虑嫁一个怎么有钱的老公,有车有房有存款。90后的婚姻除了嫁有车有房有存款外,还要考虑结婚以后,谁洗衣做饭带孩子?家务成了最大的难题。”(FLZ-07-09)
图1:70后的语义网分析结果(年)
(二)“80后”一词在年的微博语境下形成了三个主要的语义社群:社群1聚焦80后共同的童年回忆,社群2聚焦婚恋与赡养父母议题,社群3聚焦事业发展与职场。
具体来说,社群1中出现了“小时候”、“记忆”、“回忆”、“经典”、“童年”、“小学”、“游戏”等热词,显示这一部分语义群主要涉及80后的童年回忆,包括部分经典的影视作品、流行歌曲、网络游戏、怀旧广告等。80后通过回顾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典作品,感叹时光飞逝,表达自己对孩童岁月的怀念。
“真不明白DotAer和LOLer有什么好吵的。都是伟大的游戏。就像星际一,贯穿了80后的青春,魔兽和DotA属于90后,LOL也是00后的经典啊。看我,我从来不黑LOL。”(N-06-11)
社群2中出现了“结婚”、“父母”、“离婚”、“夫妻”、“女儿”、“儿子”等热词,显示这一部分语义群主要涉及80后开始逐渐面对的现实议题,如婚恋、育儿、赡养父母等等。如何处理家庭生活中的种种人际关系,成为了80后关心的主要问题。通过定位博文研究发现,年,网民讨论的80后,在家庭生活压力等种种问题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较为消极。
“在我们办理的离婚登记当中,80后成为离婚的主力军,大概占整个离婚总人数的80%。”武汉洪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说。武汉洪山区法院法官刘亚青说,在他们审理的80后离婚案件当中,女方提出离婚请求的占70%。”(XQGYH-01-31)
“80后独生子女一代结婚后要面对的养老问题,即80后独生子女一人需要赡养6位老人(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专家指出,随着80后的父母逐步跨入60岁门槛,80后在成为房奴、车奴、孩奴的同时,很可能成为‘养老奴’。”(QAJY-05-31)
社群3中出现了“工作”、“压力”、“孩子”、“创业”等热词,显示这一部分语义群主要涉及80后对职场和事业的讨论,与社群2结合,表明了80后面对的压力是双重的,对内有养育一家老小的压力,对外有职场和工作压力。
图2:80后的语义网分析结果(年)
(三)“90后”一词在年的微博语境下形成了两类主要的语义社群:社群1聚焦童年回忆,社群2聚焦工作与奋斗。
具体来说,社群1中出现了“回忆”、“经典”、“童年”、“小学”、“美好记忆”、“记得”等热词,显示这一部分语义群涉及网络上掀起的一波90后回忆童年热潮,包括童年的经典影视作品、游戏作品等。
社群2中出现了“大学生”、“工作”、”“机会”、“时代”、“公司”、“创业”、“大学”等热词,显示这一部分语义群主要涉及接受完大学教育,刚刚走入职场的90年代生人,在刚开始奋斗阶段的状态。其中,“梦想”、“青春”、“奋斗”等热词显示,总体基调积极向上。
“残酷的社会竞争让年轻人急于证明自己未尝不是好事,这对工作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推动的作用。但年轻人如何保持一种自然、宽容的心态更为重要,凡事不要苛求。我是90后、我们都是90后。”(TZBGLXS_615-04-01)
图3:90后的语义网分析结果(年)
总的来看,六年前,关于70后、80后、90的网络讨论都在回忆童年。对70后的讨论较多涉及中年危机,80后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