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视角看人生,一起来读一本书
《黄帝阴符经》
阴:阴六根
符:符号
经:本质规律
黄帝是三皇五帝中的一位,他是汉文化的鼻祖。《黄帝阴符经》虽然只有四百余字,但它是汉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历来世人对《阴符经》众说纷纭,注解繁多,我们抛开这些争论,专注在黄帝的思想体系上。
大家都知道另一部伟大的传世之作《黄帝内经》也是冠以黄帝之名,以此来看,这两本经的思想应该有相互印证之处,我们在解说《阴符经》的同时,将《内经》中的经文也放进来一起合参,可以更好的领略黄帝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诠释。
我们先看《阴符经》的名字:第一个字“阴”,我们用“眼、耳、鼻、舌、身、意”来看这个世界,在道门的修行里,这叫做“阴六根”。
用“阴六根”看到的世界都是有形的,所以叫“阴成形,阳化气”。这个“符”是“符号”的“符”,我们看到所有的一切象,都可以把它看成一个个符号,所以我们早期的汉字就是象形文字为主。
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都可以看成符号。通过我们的“阴六根”看见这个“符”,透过这个“符”可以看到另一个层面,也就是“阳”的层面。
古人研究这个世界,是以内化修证来研究,现代科学是外化的科学,往外走。现代科学的进步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功能外化的表现,比如很多现代仪器能够观察遥远的太空,也可以看到很微小的世界,这都是人类群体智慧分工合作再整体外化的过程。
而我们古人是内化的,往内走的过程开启了人类先天本有的很多功能,他看见了世界的真相,这些内证出来的东西,用“阴六根”是看不见的,我们称它为“阳六根”,比如所谓的“天眼”、“天耳”之类。
黄帝和他的老师们内修功夫很好,他们内化的功能很强,所以他们看见的世界,比如天上的星象,是用“天眼”来看的,看到二十八宿的情况、看到甲己化土出来的光是黄色的……
这些都是以内化的功夫才能看到,要讲给一般肉眼凡胎的人听,那是听不懂的,所以古人只好从“阴”的层面来讲,以暗合到“阳”的层面,用这些“阴”的符号,来描述“阳”的本质规律、炁化的规律。《阴符经》的“经”,用我们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本质规律。
未完待续
......
《黄帝阴符经》原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长,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介绍谢国仲老师
◆拜武当全真教龙门派第二十七代传人周高仙道长门下,修习武当中和派性命双修丹法,悟得甚深妙义。后隐居山林数载,并辗转各地禅、道、密参学专修。
◆在院校任教十年;志于修行,兼通歧黄之道、医药之理,救治疑难广布道心,近年常居江南掩门讲学著书
◆著有《黄帝人生观》《老子禅解》《庄子玄解》与《医圣心印》等书
◆百草箱国医班教授,主讲国医班五运六气课程;研修班传统文化实修实证研修课
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
“百草阅读”与你一起读书
通过书籍与古圣先贤、今世明师神交
阅读关于传统中医学习、传统文化学习的书籍
欢迎参加百草公益读书会
周三19:00-21:00
传统经典读书会
现正读《孟子》
提供读本
周四14:30-16:30
传统经典读书会
现正读《黄帝内经》
提供读本
周五19:00-21:00
传统经典读书会
现正读《庄子》
提供读本
地点:百草箱
上海市肇嘉浜路号紫苑大厦室
交通:9/12号线,嘉善路站,2号口对面
▼扫码加入公益读书会学习群:
百草箱小豆蔻备注:
读书会
国医十一班招生中
学点中医守护一家人的健康
(点击)
更多详情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