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豆蔻rdquo祛湿养生

我们形容一个花季少女,常常说她“豆蔻年华”。这一妙喻流传千古,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首诗:“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形容一个身姿曼妙,青春灵动的少女,如枝头刚刚绽放的豆蔻花。

而李清照的词“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则说的是她夏日生病时,把豆蔻熟水当茶饮,用以治脾湿之症。豆蔻熟水是什么东西呢?元代陈元编写的《事林广记》描述的制作方法:“白豆蔻壳捡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把豆蔻熟水作为夏季常用饮料,是千百年来人们总结的夏季养生经验之一。

元代的道士丘处机所著的《摄生消息论》中,关于夏季摄生消息中,也指出夏季“宜桂汤,豆蔻熟水”。

芒种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了黄梅雨季节。少年时读到一首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觉得古人太伟大,太懂得生活情趣了,在湿气蒸薰,阴雨绵绵的季节,活出了安宁平和的生命状态,并给后人留下意境这么美的诗。

现代人可没有这么浪漫,淅淅沥沥的梅雨,让焦躁的都市人心情郁闷,湿气缠身,身心疲乏。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则驱之,有燥则润之,有暑则清之。但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

人体的湿气,一方面来自环境,另一方面因为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喜欢大鱼大肉的吃,吃烧烤喝冰啤,冰镇饮料冰激凌,口味重而咸,夏季离不开空调,损伤了人体阳气,造成脾阳不足,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人体的水份代谢失常,水分停于体内成为湿气。湿又最容易渗透,总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遇寒则成为寒湿;遇热成为湿热;遇风则成为风湿。

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湿气在体表,则易导致皮肤油腻,湿气上头,则出现头油,脱发等等。

豆蔻的别名很多:又被称为白豆蔻、圆豆蔻、原豆蔻、扣米、紫蔻、十开蔻、漏蔻、草蔻、大草蔻、偶子、草蔻仁、飞雷子、弯子。它性味:辛,热。归肺经、脾经、胃经。具有散寒燥湿,解酒毒,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可以抑制心火过旺对肺气的损耗,利肺健脾胃,化湿消痞,开胃消食。特别适合食欲不佳,腹胀,嗳气反胃,舌苔厚腻的人。

但要注意:阴虚内热、胃炎偏盛,口干口渴,大便秘结者应忌服豆蔻熟水,患糖尿病的人也应忌服。豆蔻虽好,也不可过量服用,过量可助脾热,伤肺损目。

以干净的豆蔻壳3~6克入沸水瓶加盖浸泡片刻,不时代茶饮之,可以很好地预防暑湿、脾胃气滞、胸闷腹胀等,对防治内寒引起的小腹冷痛、下利也有好处。它也是一种香料,很多卤菜,火锅调料里都有豆蔻。豆蔻原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印尼,这些地方都是湿气很重的地区,大自然生长的植物正好帮助当地的人们祛湿。豆寇熟水,是大自然的恩典,梅雨季节的妙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yy/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