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樱花,自然会想到日本。那是一个东瀛岛国,一个在春天樱花就会怒放的东亚国家。若不是日本年发起的对华甲午战争、发起的持续14年的侵华战争,国人对这个国家的印象会大相径庭,或许会认为日本是一个有樱花的工业化国家。至于樱花,没去过日本的人自然会想起上野的樱花,因为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提到,在樱花烂漫时节,上野公园的樱花像绯红的云霞。这无疑给上野公园的樱花做了一次免费广告,以至于前几年国人东渡日本去赏樱成了一种潮流。殊不知,不出国们,在西安乐游原青龙寺,在早春农历二月上旬至三月上旬,人们也能欣赏到次第绽放的日本樱花。青龙寺位于西安城东南约三四公里的乐游原上,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原名"灵感寺"。唐龙朔二年()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改名青龙寺。在佛教鼎盛时期,青龙寺也被称为石佛寺,是佛教密宗祖庭。唐朝时日本僧人空海在此修道两年,后开创日本佛教真言宗,因此,青龙寺被认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祖庭。青龙寺樱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中日友好协会从日本引进栽种而成,数量大约十余株。青龙寺的樱花是中日友谊的象征。这些樱花中,开得最早的是垂樱,也叫彼岸樱,又名八重红枝垂樱。垂樱树冠很大,树形像柳树,枝条像柳条,自然下垂。垂樱开淡粉色的花,刚绽放的感觉像小小喇叭花一样,但花瓣确是双重花瓣,或者多重花瓣。未绽放的垂樱色如海棠,颜色深红,惹人怜爱。如果用诗来描写垂樱,便是那句“豆蔻梢头二月初”。如果把垂樱比作女人,垂樱便是妙龄闺中少女,桃腮粉面,倚门回首,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语还羞。垂樱(彼岸樱)是水粉画的感觉。等垂樱绿肥红瘦,贵妃樱又开始绽放了。贵妃自然是指杨贵妃,被唐明皇李隆基所宠幸的杨玉环。公元—年的“安史之乱”,极大动荡了大唐王朝的统治,也终结了一个“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美人性命。在中国,国人都知道杨贵妃在马嵬坡被赐死(今陕西兴平市马嵬坡)。据说,明皇赐三尺白绫命她自缢而亡。在日本山口县,有人说自己是杨贵妃后人,说杨贵妃当年并没有死,被偷梁换柱,东渡到了日本。据说贵妃在日本还酿造美酒,她酿的酒被叫做“贵妃酒”;贵妃在日本还种茶,她种的茶被叫做“贵妃茶;贵妃在日本还种树,她种的一种树被叫做“贵妃樱”。没想到千年以后,贵妃樱又回到了故乡长安的青龙寺。有关贵妃活着的美好传说似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憧憬。譬如爱情,爱一个人就想亲亲、抱抱,抱过了还想永远拥在怀里天长地久。白居易“世间好物不坚劳,彩云易碎琉璃脆”却道出真谛,哪有天长地久的美好?譬如这青龙寺中的樱花,如果错过最佳赏花时节,只能希冀来年再看华浓了,而来年见到的花也不一定是今年花开的样子。所以,珍惜当下的拥有。居住乐游原,最多步行20分钟就到青龙寺了。可惜不是每一年都能抽得出赏樱的时间。今年是二月初去的,看到了早樱(彼岸樱)八重红枝垂,却没看到贵妃樱绽放。贵妃樱晚于垂樱开放,花期阳历三月底到四月初。我想贵妃樱应该是美女出浴、模特穿旗袍的感觉。看贵妃樱,时机很重要。不是谁都可以看到贵妃樱的。就像我,近十年有两次去青龙寺赏樱,竟然一次都没看到贵妃樱绽放。青龙寺除了垂樱和贵妃樱,还有普贤象樱花。普贤象樱花的花心有两片绿色叶子,形状酷似普贤菩萨乘座的大象鼻子,因而叫作普贤象樱花。见到普贤象樱花,就会注意到云峰阁前的对联:“樱花遥共海东妍,贝叶须于心底诵”。一副对联,寥寥数语,道尽青龙寺与佛教的渊源。在杏花春雨中游青龙寺,仿佛看到佛教僧侣在清晨暮鼓中诵经的场景。要理解这副对联,需要明白贝叶指的是贝叶经,是来自印度写在贝叶上的佛经,是“佛教熊猫”,异常珍贵。贝叶经还有一部分为古印度梵文文献,具有多年的历史,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傣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中国西藏是当今世界保存贝叶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青龙寺还有远藤樱花。远藤樱花主要分布在日本高僧空海雕像附近四周围墙下。远藤樱花树干高大,树冠分高低层,有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分布的树冠,树影清瞿,让人想到影视剧中孤独的日本浪人。或者,在天空、围墙、楼阁的映衬下,远藤樱有几分中国水墨画的感觉。绕空海雕像一周赏远藤樱花,拍照留念。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人注定被历史铭记。僧人空海,于公元年随遣唐使来到中国,在青龙寺悟道诵经两年多。据说空海曾向去印度取回真经的唐三藏学经,并把大量佛经带回日本,促进了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也创造了日文平假名。在唐朝开元年间,公元年,日本奈良时期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年-年)来到长安。曾取汉名朝衡(又作晁衡),从事中日文化交流。他因"慕中国之风"而不肯离去,于是改名晁衡,长留大唐。公元年正月,阿倍仲麻吕在长安辞世,并埋葬于长安。年,由张锦秋设计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在兴庆公园落成。回首历史,看遣唐使来华时间,安史之乱的时间节点也在期间。或许,杨贵妃真的没有在马嵬自缢,而是去了日本。这青龙寺的贵妃樱,算不算魂归故里了呢?同一时期,是否有大唐留学生到了日本?也许这些留学生也定居日本,结婚生子,绵延子嗣。中国学生了解的历史似乎只有鉴真东渡,别的就知之甚少。鉴真,扬州人,于公元开始东渡,先后6次东渡,历经磨难,12年后才到达日本,在日本传经授道终老。他在日本建招提寺,传播佛教和中国文化,尤其传播了中医和书法。他的弟子供奉着他的坐像。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电视剧《鉴真东渡》。在青龙寺赏樱花,今人赏的是前人种的花。今人品的是古老的历史,是永恒的艺术美,是波澜壮阔的人生。一座寺庙,一段历史,一段段滚滚红尘。悠悠岁月,多少前尘往事都在花开花落间?漫漫人生路,多少阴晴圆缺、悲欢离合的故事正在上演?如果此生未看破红尘,那么,就一起邀约来青龙寺赏樱花吧?张小涓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yy/7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