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顶流张哲瀚,应该是史上凉得最快的艺人了。
从被扒出拍照打卡靖国神社,到事情发酵引起舆论争议,再到全网封杀,仅仅只用了两天的时间。
吴亦凡用了52天,霍尊用了5天,这个速度……虽然猝不及防,但我想说,封杀得漂亮!
即便真的不知道靖国神社……那没看过《南京!南京》吗?没看过《金陵十三钗》吗?没有为万鲜活的遇难同胞的生命流过眼泪咬过银牙吗?
参加日本婚礼,打卡靖国神社。一句轻飘飘的“不知道”,就可以抹灭他的蠢和坏了吗?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半月谈、国家广电等,联合抵制。莫名其妙火起来的张哲瀚,明明白白地凉透了。
靖国神社意味着什么?那里供奉的日本人,身上都背负了无数条中国百姓的命。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看到顶流“张哲瀚们”的“无知行径”,我想起那个揭开南京大屠杀中,日军残暴行径的女作家。她所做的事,值得所有人铭记。她叫做张纯如。
张纯如·她是谁?
她主动前往阴暗之地,让理想被恶灵碾压。
她撤下魔鬼的遮羞布,将它押往神圣的殿堂。
她被信仰激励,被人性击垮。
她的悲观,成了远方。
年11月9日上午,以《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成为美国最受瞩目的华裔畅销书作家的张纯如在加州自己的汽车内吞枪自杀。
张纯如是第一个向西方社会披露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她曾强烈渴望把《南京大屠杀》拍成一部真正的好莱坞电影,以便让更多的世人认识并接受那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
死前,她留下了一张纸条,写着,“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张纯如饮弹自尽时,年仅36岁。她的儿子不过两岁。对她的父母来说,女儿的猝然离世是这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阴影。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第一次看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这本书便被残酷又真实的历史镜头吸引,再抬头时,已是泪流满面。
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的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
全书从日本士兵、军官为什么完全脱离了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从心理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蔑视,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源性原因。
在这本书的核心篇章里,作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资料以及实地考察与研究,极其翔实地记录了日本军队残暴、灭绝人性的屠杀行动,深刻揭示了本侵略军的凶残本性。同时,作者还生动记述了南京安全区里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南京活菩萨”明妮·魏特琳帮助和拯救中国人的英雄壮举。
最后,作者以悲愤的笔触揭露了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占领下的南京、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幸存者的命运等鲜为人知的情节。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本书是关于这段恐怖历史的权威之作。
黑暗中·寻找光源
年12月,日军长达6周的大屠杀开始了。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瞬间成为人间炼狱。张纯如的书,将人拉回那个恐怖的时期。
她写日军烧死南京当地百姓:“他们把一大群中国人赶到建筑物顶层,拆毁楼梯,然后在底层点火。看着中国人由于从窗户或楼顶跳下来而自杀身亡,这成了他们杀人取乐的方法。”写日军折磨百姓:“他们把遇难者活埋到腰部,让德国犬把他们撕成碎片。
日本人剥光一个受害人的衣服,指挥德国军犬撕咬他的敏感部位。那些狗不仅撕开他的肚子,还把他的肠子拖在地上好远。”电影《金陵十三钗》里,被日军轮奸之后,赤身裸体被钉死在椅子上的豆蔻,下体被日军刺入长刀的香兰,在南京大屠杀中,都有原型。
比电影更令人绝望的是,这些痛苦和凌辱,是真实存在的。光是看文字、图片就痛彻心扉,80几年前,我们的同胞,却真实地遭受了灭绝人性的对待。
书中,大量毫无遮掩的黑白图片里,被砍下的头颅,堆砌的尸体,裸体的女性……尸体,尸体,大量的,受尽折磨的尸体。那些残暴的行径,超越了人类能够想象的极限。
“如果南京的死难者能手牵手,那么这队列可以从南京一直到杭州,空间距离约为英里;他们流出的血液重达1吨;他们的尸体可以装满节火车车皮;如果将这些尸体一一叠起,可以达到74层楼房之高。”
即使只看到一部分,我都觉得无比窒息。难以想象,张纯如每天听亲历者的描述,看到无数图片和史料。
张纯如说:很多次,我开始痉挛性地颤抖,根本停不下来,好一阵子都停不下来。她被那段历史深深刺激了,以至于产生严重失眠、脱发、体重锐减。
她没有放弃揭发。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在世界各地走访幸存者后,她出版了《南京大屠杀》。一经问世,便震惊了西方世界。
一个月内,登上美国最受重视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当日本人否认甚至抹杀罪行,当受害者保持沉默,当西方国家极少有人知道这段历史。
她说,她怕最后一个亲历者离开人世,这段历史,就永远被掩盖了。这位勇敢的女性,用惊人的勇气和决心,揭开了那段惨绝人寰的记忆。那一年,她29岁。
经历·死亡的威胁
张纯如是美籍华裔,她祖父曾是抗日将领。她常听父母说起遥远的年,叫做南京的城市,尸山血海,民不聊生。这一切,直到她看到南京大屠杀的一张张照片,才觉得无比真实,进而出离愤怒。
为了撰写《南京大屠杀》,张纯如来到南京,待了近一个月时间,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采访幸存者,翻阅资料,去暴行发生地考察,是她每天的工作。她要写的,不是一个搏人眼球的故事,而是对一段历史的还原。
那些真实的苦难,从亲历者嘴里讲出来,时常让她浑身发抖。她对妈妈说:“我承受的这些,与大屠杀中那些遇难者的遭遇完全无法比拟,作为一名作家,我要将遇难者从遗忘中拯救出来,替那些喑哑无言者呼号。”
张纯如一系列的举动彻底惹恼了日本右翼分子,他们开始对她展开恶意的诋毁和攻击。但她顶着巨大的压力,仍旧在世界各地“战斗”着。
与此同时,日本右翼对她的威胁和恐吓仍在继续。张纯如有一次还从信封里倒出两枚子弹,甚至有人劝她最好给家人雇几个保镖来防止日本人的报复。在那之后,她的状态几近崩溃。后来还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她在最后的那段时间里,和母亲述说了自己的感受:“打开旅馆电视,屏幕上全是恐怖血腥的照片,还有战争中小孩子被残杀的景象,就像第三次世界大战来临,地狱就在眼前。”她还觉得窗外有人窥视自己,怀疑有人在房间里放了窃听器。
年,张纯如独自开车到一条荒芜的公路上,最终饮弹自尽,结束了她36年的短暂人生。
如今,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83个年头,而将其公之于众的张纯如也已经离开我们16年了。那一年,她才36岁。短暂的一生里,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她的葬礼上,有人送上诗歌:为正义,你为无言者请命,为历史见证。为人道,你付出自己的生命。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张纯如的雕像恬静而圣洁。一如她的一生。
她舍弃了平静光鲜的生活,一头扎进最沉痛的历史黑暗。她以柔弱之躯,扛下了一个民族最沉重的屈辱。有人说,一束光照进黑暗,这光便有罪。有罪的从来不是光,是见不得光的黑暗。
不能忘却历史
现在,你明白张哲瀚去靖国神社,为什么国民如此愤怒?那里供奉的人,曾多次屠杀中国百姓,那是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不能忘却的痛!他去参加活动和瞻仰,把死难的同胞,置于何地?
有人说: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也有很多粉丝借此给张哲瀚洗白。这是我们所不能原谅和容忍的!
可南京大屠杀,和张纯如又有什么关系?她美丽,聪慧,有优渥的家庭,大可以在美国安享一生。但她没有。
忘记屠杀,是对遇难者的二次屠杀。如央视微博说的:靖国神社,没有“神”,只有鬼!直到今天,日本仍未为他们的暴行,道过歉。
他们的滔天罪行,怎么能忘?从纪录片《三十二》,到《二十二》,中国大陆幸存的“慰安妇”的人数不断减少。到现在,只剩下个位,还在减少。她们在等日本道歉,日本在等她们死亡。
除了我们自己,谁还替同胞们记得?那些创伤,还不到百年!就要说忘记,说放下吗?没经历过那种绝望,没人能替遇难同胞说原谅。
时至今日,我无比庆幸,我的祖国,站起来了。曾经满身伤痕,现在终于,可以保护自己的国民。可那些真实发生过的惨剧,始终提醒我们:今天的和平,浸润了无数百姓的鲜血。而刽子手,终将要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谨以此文,纪念南京大屠杀中无辜惨死的同胞,纪念张纯如女士。点亮,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听到,一句迟来的道歉。
—END—
*注:本文综合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