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会引起高血压
二
高血压肾脏疾病排除法
住院第二天检查项目:抽血、B超。
检查目的:排查心脏及肾脏是否引起高血压。
看到检查项目我十分不解,高血压为什么要先查肾脏,难道肾脏有病也会引起血压升高?
肾
心
肾性高血压,也称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多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一侧或双侧肾动脉及其分支狭窄进展到一定的程度而引起,通过血浆肾素活性(PRA)测定分析则可确诊。
心脏彩超可以看出心脏的形态、结构是否正常,有无畸形(如瓣膜缺损、关闭不全等),有无疾病后改变(如高血压导致的心脏改变,主动脉弓硬化等),以及通过进出血量的计算估算心脏泵血功能。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主要有3种:
①动脉粥样硬化约占9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影像学检查的普及,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常见于老年男性,病变多位于肾动脉起始部,在动脉内膜形成大小、长短不一的粥样斑块,偏心性多见,是全身性血管病变的局部表现。
②纤维肌发育不良,除损害肾动脉外,髂动脉、肠系膜动脉和头臂动脉也有发生,常见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动脉损害主要发生在中、远1/3端,常延及分支,血管呈多发性和串珠样改变。
③大动脉炎,本病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大的分支,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少见扩张。多为青年女性,近90%病例在30岁以下。大动脉炎侵犯肾动脉者约占60%以上,87%病变侵犯肾动脉起始部和近心端,肾动脉多为向心性局限狭窄。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高钠试验、血清高敏CRP测定、尿lgG、尿微量转铁蛋白、肾素活性、肾脏超声检查、肾脏CT检查、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
1.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简便价廉的肾动脉狭窄的筛选手段,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能有9%的特异度,95%的敏感度,但此项技术的准确性严重依赖于操作者的耐心与经验,对于肥胖和腹部气体过多的患者检查困难。推荐用于肾动脉支架术后复查,在具有丰富检查经验的中心之外作为筛查和确诊肾动脉狭窄的手段还需谨慎。
2.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MRA)采用三维对比成像的方法可较好地显示肾动脉的解剖结构,其敏感度为80%~%,特异度9%~99%,多采用相位对比法(PC)和时间飞跃法(TOF)。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肾动脉近端损害诊断效果较好,而对远端或肾副动脉常易漏诊。磁共振血管造影可不使用或少量使用专用对比剂,肾脏损害小可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
3.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TA)是一个可靠的检查手段,对肾动脉和肾副动脉显示效果好。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6%、96%~%,对腹主动脉和肾动脉钙化的定位和定量超过任何一种检查方法(包括肾动脉造影)。缺点:CTA所需要的对比剂量较大,为~ml,扫描时要求注射时间达20~30s,而且肾动脉狭窄患者常存在潜在性肾衰的可能,导致对比剂肾病的风险存在。因静脉途径使用造影剂的肾毒性明显小于动脉途径,结合水化降低风险,可以广泛使用。
4.肾动脉血管造影
目前被认为是诊断RAS的金标准。造影指征:临床有肾血管性高血压、缺血性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三者之一存在加上以下任何一个条件:
(1)非侵入性检查提示一侧肾动脉狭窄50%,或者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2)在30岁以前或50岁以后发现有高血压。
(3)肾脏缩小,肾功能受损,特别是使用ACEI制剂的患者。
该检查为有创性、价格较贵,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为避免对比剂可能导致的肾毒性,将CO2作为对比剂在肾功能不全(包括移植肾)的患者行肾动脉狭窄诊断和球囊扩张术时应用被认为是可行、有效的。
5.肾动态显像
Tc-DTPA肾动态显像能较安全灵敏地提供RAS的间接信息,敏感性为71%~92%,特异性为72%~98.2%。对肾动脉狭窄超过50%时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达80%以上。优点在于无创,可评价肾功能和分肾功能,并可预测血管成形术的疗效及应用ACEI的风险。缺点在于不能显示狭窄的部位和程度,而且受肾功能水平的影响。
肾脏动脉狭窄治疗
肾脏动脉狭窄治疗分为两类。一类是外科干预,就是采取手术或者血管腔内切除治疗,另一类就是服用药物的保守治疗。选择哪种治疗方式应遵循肾动脉狭窄程度,肾脏功能受影响程度高,血压程度等三个原则。目前,认为肾动脉狭窄程度达到70%以上,就需要进行外科干预治疗,否则狭窄程度进一步加重,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并引起严重的高血压等,如果肾动脉狭窄,程度比较窄,不到70%,肾血流量影响不大,可以密切观察服用药物来控制。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