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RASSIST排雷小能手

全新影像引导介入策略

GE医疗

ASSIST多模态融合导航助力“八爪鱼”技术治疗肾上型假性腹主动脉瘤

引导肾上型假性腹主动脉瘤手术过程

假性动脉瘤的现状及治疗方法

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于创伤所致(图1)。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好发于血压病史的男性及妊娠后期的40岁以下女性。它与真性动脉瘤的区别在于,它不像真性动脉瘤那样具有动脉血管的外膜、中层弹力纤维和内膜三层结构。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一般不能自愈,可自行破裂,一旦破裂后果严重,因此,明确诊断后应手术治疗。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现如今已成为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首选治疗方法。采用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与治疗真性动脉瘤原理相同,都是通过跨病变部位放置覆膜支架,固定于远近端正常动脉壁,将瘤体与正常血流隔开,促进动脉瘤内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防止动脉瘤增大和破裂的目的。

图1:假性动脉瘤

“八爪鱼”技术

所谓“八爪鱼”技术,就是利用现有的带膜支架材料,综合运用”三明治技术“、”潜望镜技术“,”烟囱技术“等,经过巧妙的重新组合来封堵动脉瘤,同时将一些小的带膜支架伸入到不同的内脏动脉中,来保证不同脏器的血供,最终起到封堵动脉瘤的同时保留内脏供血的目的。因为支架组合完成后最终的样子很像八爪鱼的触角,故得此名。年,美国KarthikKasirajan医生首次运用“八爪鱼技术”治疗肾上型腹主动脉瘤。

图2:“八爪鱼”经典方案示意图

医院血管外科

王兵院长团队提供优秀病例

图3:GEDiscovery智能一体化复合手术室

图4:血管外科团队手术进行中

病史介绍

基本信息:女性,71岁

患者情况:感染性腹主动脉破裂假性动脉瘤,敏感抗生素治疗一月余,体温正常,血培养阴性,给予血管腔内治疗。

辅助检查:CTA提示肾上型假性动脉瘤,瘤体较前增大,腹腔干开口未见明确显示。

图5:CT扫描显示病灶由69*35mm增大至84*47mm

手术过程

01

术前规划:自动重建,测量分析

术前应用EVARASSIST高级软件进行自动三维模型重建,并快速测量分析获得关键解剖学参数:病变大小、瘤体破口位置、血管横截面直径(图7)。曲面重建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及周围血管位置关系(图6)。

图6:瘤体破口位于T12-L1椎间盘平面,肾动脉开口上方及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后方

图7:测量血管开口直径

02

术前规划:多容积影像融合

骨性结构重建,用于术中配准,还可以立体直观地了解病变解剖位置关系。血管容积重建可以明确破口以及重要分支血管开口位置关系,并测量瘤体破口位置与血管开口的距离(图8-10)。

图8:CTA数据一键自动重建三维模型

图9:三维立体查看血管位置关系

图10:瘤体破口距离肾动脉开口约20mm

03

术前规划:支架体外预处理

图11:支架体外裁剪缝合

图12:支架体外展示

04

术中引导:一键输出,双向配准

图13:一键输出,将3D图像与2D透视影像精准匹配

05

术中引导:造影验证融合准确性

06

术中引导:三维融合导航

精确配准后,三维融合导航实时引导,无需反复造影验证,快速引导输送装置准确到位,然后释放支架主体。

图14:无需反复造影,输送装置到位,主体支架打开

图15:导丝成功进入左肾动脉

图16:左肾动脉支架到位和释放

图17:造影双重验证

图18:导丝成功进入右肾动脉

图19:右肾动脉支架打开

图20:造影双重验证

图21:导丝导管成功进入肠系膜上动脉

图22:肠系膜上动脉支架到位

图23:肠系膜上动脉支架释放

图24:肠系膜上动脉支架释放后球囊扩张

图25:造影双重验证

图26:引导导丝进入假性动脉瘤瘤体,进行药物治疗

图27:腹主动脉下段主体支架到位释放

07

术后评估:DSA造影

术后造影可以看到假性动脉瘤破口被隔绝,没有明显内漏;腹主动脉主要分支血管显影良好。

图28:夹层破口隔绝,未见明显内漏

图29:腹主动脉主要分支血管显影良好

总结

EVARASSIST多模态融合导航助力“八爪鱼”技术治疗肾上型假性腹主动脉瘤

通过术前CTA影像的精确诊断和多维分析,术中多模态融合导航的精准引导以及术后的即刻评估。既能够将复杂手术简单化、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又能够显著减少造影剂用量、降低辐射剂量,并保障手术过程更安全。

对患者和术者有益

复杂手术简单化、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造影剂用量、降低辐射剂量、保障手术更安全。

术前影像精确诊断

综合多种影像全面测量评估:DSA,CTA,MRA…

精确测量各径线参数,选择合适的支架(长度/口径),标记好重要分支血管的开口位置。

术中导航精准引导

相较于常规2D路图或屏幕“画线”方式,融合导航更立体、更直观、更精准;

三维融合导航实时跟踪机架旋转、导管床运动、视野大小变化,快速安全引导支架定位和释放。

术后HDCT即时评估

可根据临床需求,可进行多档位、多视野选择;

多模态影像重建让术后评估更全面、准确

期待下期精彩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zdml/7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