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砂仁的营养价值及正确吃法砂仁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砂仁又叫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砂仁的功效是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砂仁的作用是治湿浊中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砂仁用药忌宜是阴虚有热者忌服砂仁。
基本概述药名:砂仁
功效分类:祛湿药;行气药;温里药。
科属分类:姜科。
别名: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经、胃经、肾经。
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3mdash;mdash;6g,入煎剂宜后下。
药材基源: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
炮制方法采收储藏: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临用时取种子捣碎;果皮亦入药。
炮制:低温烘干。
功效作用1、砂仁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纲目》
2、砂仁止恶心,却腹痛。《本草蒙筌》
3、砂仁治遍身肿满,阴亦肿者:缩砂仁、土狗一个,等分。研,和老酒服之。(《仁斋直指方》)
4、砂仁治脾胃虚寒吐泻;本品善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但其重在温脾。可单用研末吞服,或与干姜、附子等药同用。
5、砂仁主上气咳嗽,奔豚,惊痫邪气。《本草拾遗》
食用方法1砂仁黄芪猪肚
材料:黄芪20克,砂仁6克,猪肚1个、料酒、精盐、葱、姜、胡椒粉。
做法:
1、将砂仁去杂洗净。黄芪润透切段。猪肚反复洗去污杂及沾液,放沸水锅焯一会,捞出用清水洗净。葱、
2、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放入锅内,加水炖熟,去掉药物,猪肚切条放入碗内,加盐、胡椒粉调味,盛入碗中即成。
功效: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砂仁能行气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滞。临床服用砂仁适量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
2砂仁北芪炖鲫鱼
材料:鲫鱼1条,砂仁10克,北芪20克。
做法:同入锅内清炖煮烂,吃鱼肉饮汤。
功效:主要治疗慢性肾炎脾虚水泛型:全身水肿迁延日久,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减便溏、小便短少,舌淡边有齿印,苔白滑,脉沉缓。
3枳壳砂仁炖猪肚
配方:枳壳9克、砂仁3克、赤小豆30克、猪肚1只、绍酒10克、盐10克、姜10克、葱10克、蒜15克。
制作:
1、把枳壳润透,切丝;砂仁烘干打成粉;赤小豆洗净,去杂质;猪肚洗净,姜、蒜切片,葱切段。
2、把赤小豆、枳壳、砂仁粉,放入猪肚内,然后放炖锅内;加入姜、葱、盐、蒜,注入清水毫升。
3、把炖锅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l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猪肚50克。
功效:补虚损,健脾胃,止胀满。用于肝硬化腹水,脘腹胀满,疲乏无力,气短消瘦患者食用。
4三七砂仁鸡
组成:三七15克,砂仁3克,老母鸡1只。
做法:将三七、砂仁捣碎,填入宰杀去毛及内脏的鸡腹内,用线缝合,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煨至鸡烂熟。
用法:去除药渣,吃肉喝汤,每次1小碗,1日2次。
功效:补虚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瘀阻胃络型。
用药忌宜1、阴虚有热者忌服砂仁。
2、砂仁得诃子、鳖甲、豆蔻。白芜荑等良。《海药本草》
3、肺有伏火忌砂仁。《药品化义》
4、气虚肺满禁用砂仁。《得配本草》
5、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暑热,胎动由于血热,咽痛由于火炎,小儿脱肛由于气虚,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嗽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于寒气所伤,皆须详察鉴别,难以概用。《本草经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