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腰疼腿还有些麻,怎么办?”“我洗衣服时弯腰的时间一长,就起不来。”“我的腰总是又酸又胀又疼,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了?”
入冬以后,90%的腰突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尤其当阴天、寒冷等天气时,便会出现疼痛加重的症状,所以防治腰突在冬季尤为重要!“受凉”会影响腰部血液的循环,容易引起血管的痉挛,直接导致病情的加重。
椎间盘突出的两大基础病因
1.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纤维环包裹着髓核,髓核是含水量80%左右的半流质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因素,髓核含水量降低,可能会引起腰间盘的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的失水会引起椎节失稳、松动,导致椎间盘受压严重,另外,纤维环的退变会造成其坚韧程度的降低,导致膨出甚至撕裂。
2.职业因素职业与腰椎间盘突(脱)出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长期需要坐着的工作,比如办公室白领或者车间工人、汽车司机,一直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以致在工作时候,椎间盘内压力是站立时的2倍到3倍,工作强度大的搬运工,工作时椎间盘内的压力可增加到30kPa/cm2以上,这个压力对于椎间盘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椎间盘突出的两大基础病因
在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致使髓核穿过纤维环进入椎管前方引发突出加剧,症状发作。这些诱发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种:
1.腹压增加
临床上约有1/3的病例于发病前有明确的增加腹压的因素,诸如剧烈的咳嗽、喷嚏、屏气、用力排便动作等,即可使腹压升高而破坏椎节与椎管之间的平衡状态。
2.腰姿不正
无论是睡眠时还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3.突然负重
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不仅有可能引起腰部扭伤,也易引起髓核突出。
4.妊娠
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后纵韧带松弛易于使椎间盘膨出。
5.受寒与受湿
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突出。
因此,患有椎间盘突出的人,一定要注意以上的诱发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认识存在的误区
1、很多人认为疼痛是压迫神经引起的,其实不尽然
大部分的疼痛酸麻是有压迫以后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和水肿引起的。如果水肿和炎症消除,尽管压迫还存在,疼痛也会消失的。
2、手术可以根治椎间盘突出
目前常用的手术有常规开放手术、椎间盘射频微创手术、经皮穿刺的切吸术,这些方式各利弊,如果术后保养不当有一定复发率。因为摘除了一节椎间盘后,这一节椎间盘应该承受的压力被分布到了附近的椎间盘,大大增加了其它椎间盘的突出可能性。我院的疼痛治疗核心技术——微创射频消融术对椎间盘突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前面已举例说过,如果患者注意术后康复治疗与保养,症状还是不易再复发。
3、腰突可以彻底治好
在临床上,制药症状消失,就可以算是治愈。至于是否会复发,主要取决于生活方式。
解决椎间盘突出症状的三个要点
1、消除无菌性炎症和水肿
只要消除掉病灶的炎症和水肿,98%的患者可以完全消除症状。如果炎症消除的彻底,就不易复发。
2.增强腰部肌肉的韧性和强度
腰间盘突出患者绝大多数都是腰部肌肉和韧带松弛,就是中医讲的“筋不护骨”,想要最大限度的降低腰突症状复发的几率,就要增加肌肉韧带的强度,增加肌肉韧带对腰椎的包裹强度,从而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减少错位,最大限度的预防复发。
3.增加椎间盘的营养供给,增加髓核的含水量
由于此病的发病根源就是髓核失水,所以增加椎间盘的营养供给,增加水分含量十分重要。这样可以控制椎间盘和纤维环的退变,增加腰椎间盘的弹性,控制突出的进展,降低复发几率。
冬季,腰椎间盘突出康复锻炼,要这样做1、仰卧抬起骨盆
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正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触胸
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放下,一上一下为一个动作,连续作20-30个。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3、侧卧位抬腿
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在进行动作时,也不是快速的上抬,而是在控制的状况下慢慢的外展并且回来原本位置。
4、俯卧位俩点支撑
俯卧位双膝双手支撑,同时伸直右上肢及左下肢保持5秒,重复10次后,换另一侧。训练时背部紧张,保持固定,手、脚不要晃动。
温馨提示:身体健康最重要,如有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到院就诊哟!
专家团队介绍
孙祖前
重庆市针灸学会会员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医院康复科、医院软伤科进修学习,师从郭剑华等国医大师,医院针灸科工作十余年。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膝骨关节炎、面瘫、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等疾病有独到的见解。擅长针灸推拿、小针刀、中药外用(膏丹丸散)、水针刀、神经阻滞、骶管注射、射频消融和臭氧注射等中西医治疗手段。
潘志翔(特聘专家)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医传承工作室成员、重庆市针灸协会会员、针法专委会委员、参与发表多篇论文,曾获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编写《中国穴位灸疗大全》.曾在医院进修软伤,重医附一院康复科进修康复医学,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使用针法(包括毫针、三棱针、锨针、火针等),灸法,平衡针、腧穴药物贴敷、腧穴药物注射、神经阻滞、穴位埋线、神经弹拨等技术治疗各种急慢性扭伤、肌筋膜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腱鞘炎、失眠、面瘫、中风后遗症等病症。
罗长煜
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诊疗工作。年--年6医院工作。曾任住院部内科主任,门诊部主任。从事内科诊疗工作48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对内科疾病的诊疗有独到之处。48年的工作得到了经治病员、家属的认可,好评,有一定的知名度。
夏瑞全
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擅用中、西医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经验丰富,效果显著。擅长中医内科、用中药治疗肺气肿、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咽炎、脑出血后遗症、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更年期综合症、荨麻疹、湿疹、老年性皮肤瘙痒、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小儿夜哭、夜磨牙、小儿消化不良、厌食、肝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崩漏、产后恶露不尽、降闭、妊娠呕吐等疑难杂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