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血管外科梅菲主任,组织参与并出席了湖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术年会,在大会上做了关于”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新策略“的报告。
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概念:主动脉壁间血肿(intramuralhematoma,IMH)指主动脉壁内出血或主动脉壁内局限血肿形成。参考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可分为StanfordA/B两型主动脉壁间血肿(IMHA/IMHB),或者DebakeyI/II/III型[1]。
IMHB分支动脉瘤的概念:主动脉分支动脉瘤局限于血肿内部,没有完整的血管壁包裹,故而是假性动脉瘤,它可沿主动脉周径或者纵轴蔓延,从几毫米发展至几厘米,甚至多个动脉瘤相互沟通融合[2]。
主动脉分支动脉瘤常常多发,最易受累的分支包括:肋间动脉、支气管动脉、腰动脉[3-6]。
IMHB分支动脉瘤发生率:
对于IMHB,并发主动脉分支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为32-43%[6-8]。
随着检测手段的革新,其检出率大大提高,目前,认为其发生率为54%[9]。
IMHB与分支动脉瘤的病理关系:当主动脉分支动脉起始端撕裂后,便可提供一个直径约1-2mm的微破口,在体循环压力下沟通主动脉真假腔。理论上讲,由于这个微破口的沟通作用,分支动脉的撕裂可以使IMH不断增大[4]。
IMHB分支动脉瘤的及时发现:
MDCT观察血肿内的细节,点状或者尾巴样强化影
多方位多层面观察
MIP、VR重建明确周围组织结构
IMHB分支动脉瘤的动态监测:
主动脉分支动脉瘤是动态变化,需要定期监测。
随访发现,59%的IMH血肿以及分支动脉瘤均可自发吸收,36%的瘤体缩小或者稳定,另有部分可增大[7]。
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常常会发现主动脉分支动脉瘤显著的增大[9]。
IMHB分支动脉瘤的处理:
报道指出,有一位IMHB患者并发多个肋间动脉假性动脉瘤,该患者在保守治疗过程中,由于主动脉破裂而死亡,尸检发现px的内膜撕裂口,肋间动脉假性动脉瘤沟通内膜破口和外膜破口,胸腔大量积血。作者对此进行反思:栓塞肋间动脉假性动脉瘤是否可以阻止主动脉破裂[3]。
可选择EVAR或者介入栓塞,但是考虑到费用以及腔内织物等多方面的因素,建议栓塞治疗。
对于有持续的疼痛症状、瘤体持续增大、单发的分支动脉瘤,建议积极治疗,首选介入栓塞[9]
另外,EVAR术后,仍有持续胸痛者,要复查CTA,仔细辨别是否遗漏了分支动脉瘤体,若证实瘤体存在,可考虑介入栓塞[9]。
在报告的结尾,梅菲主任总结到:
IMHB降主动脉、腹主动脉段有诸多分支动脉,例如,肋间动脉、支气管动脉、腰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上述动脉起始端可形成主动脉壁内动脉瘤。
IMHB的发生发展与主动脉分支动脉瘤密切相关,但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