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我县一女子突发胸痛,不是心梗,原来

9月16日,中国台湾艺人黄鸿升去世,年仅36岁,9月20日,黄鸿升的经纪人透露,其真实的死亡原因,其实是主动脉剥离(又称主动脉夹层)造成血管阻塞。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病症,用“九死一生”形容也不为过,从青年直至老年,都是它的“狩猎”对象。

突发病例

9月21日中午12时许,38岁的江女士在家中突然出现毫无征兆的背如刀割样疼痛,由于患者疼痛剧烈,家人在12时25分左右即将患者送医院急诊科。

入院时,患者呈痛苦面容,伴间歇性嘶吼,自诉有高血压病史,胸背部呈撕裂样疼痛。监测生命体征:T37.4℃,P95次/分,P24次/分,BP/mmHg。接诊医师吴炳在为患者查体时未发现异常,急诊心电图检查也未显示异常,排除心梗,但患者的撕裂样疼痛症状让吴医师意识到病情的紧急性和严重性,在给予患者降血压、降心室率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具胸部CT平扫检查单。

12:46患者在医护陪同下完成胸部CT检查。恰巧,周一是杭州放射影像学专家来二院放射科坐诊的日子,此时,夏建余主任正利用午休时间与其他放射医生一起交流影像诊断学经验。吴医师立即请求放射科医生和夏主任进行会诊,夏主任和本院放射科医生在查看患者影像图片后结合患者症状,经过短暂的分析讨论,考虑患者不排除患凶险的主动脉夹层的可能性,建议立即行胸部CT增强检查明确诊断,检查时间刻不容缓!

13:06患者完成胸部CT增强检查。

13:20放射科出具影像学诊断报告:胸腹主动脉夹层(DeBakeyII型)

13:40患者被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胸部平扫

胸部增强

胸部增强

短短的34分钟,医、护、技的完美配合,一例随时可能爆裂的不典型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在明确了患者体内的这颗“不定时炸弹”后,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并没有如释重负,而是争分夺秒地为患者办理双向转诊手续,让患者在最短医院“拆弹专家”的精准“拆弹”治疗。

科普小知识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壁内膜上出现一个撕裂口,血液由此破口进入并将主动脉壁内膜、中膜及外膜分开,血液夹在这三层膜之间,形成像三夹板一样的结构,并沿着主动脉长轴方向逐渐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真假两腔的分离状态,称为主动脉夹层。

当病变进一步加重,三层膜之间血液越积越多,最后外膜突破了,血液瞬间流出,人体在几分钟内就会死亡,致死率极高,被称为“人体炸弹”。

5类人要格外小心

主动脉夹层有较为明显的高发人群,以下5类人要特别警惕。

1、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该症患者八成都有高血压病史。

有的病人平时血压控制得还可以,但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屏气用力等情况下,血压一过性升高,就可能诱发主动脉夹层。

2、动脉硬化患者

动脉硬化患者主动脉的弹性变差,尤其是血管中层的结构变“糟了”,患者在上身突然扭转、伸展或抬起的瞬间,主动脉受到猛烈牵拉,就可能造成血管壁撕裂。

3、肥胖者

胖人腹部脂肪多,会造成膈肌上抬,主动脉根部须承受更多压力。

4、孕妇

孕妇因为胎儿的存在,主动脉也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另外,孕妇由于激素变化会使主动脉中层发生囊性改变,因此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人群。

5、马凡氏综合征患者

这是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这类人的心脏和大血管存在先天性缺陷,容易发生主动脉夹层。

十月份,主动脉最易撕裂

虽然主动脉夹层发病凶猛,但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它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月份和昼夜规律,在这些危险时刻不妨格外小心。

防治主动脉撕裂的5个关键

主动脉夹层属于心血管急危重症,死亡率高,但可防可控,关键是去除高危因素。

1、控制好血压

人人都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by/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