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慷慨亮整夜光,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
01壹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今年是壹画走过的第四个年头,孩子不多,却也换了好几批。每一个孩子我们都记忆犹新,对于他们的离去总是感到恋恋不舍却也为他们的成长感到高兴。
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时间仿佛快进了大半,如白驹过隙般已经将近尾声。花朵们又长大了一岁,我们脸上又添了一道皱纹。
打工人写着年终报告,期待着卡上多几个数字的时候,我想起这一年还未曾认真给孩子们写过一份年终总结,于是乎翻箱倒柜挑灯夜战数十日,终于给了孩子们交上了这份报告。
引用九零年代班主任在我分数单上最常用的批注语,希望孩子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大家记得欣赏下面的视频哦~视频同样很精彩,大家能感受到动态的快乐。
导览DISCOVERY
1画室人物群像
-小峰
羞涩少年初长成,动静自在恰如风
-恬恬
借问芬芳春与秋,豆蔻年华无忧愁
-牛牛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云朵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圆圆
朝花夕拾蝶恋花,闲看稚娃鬼灵精
2木作课
3泥塑课
4户外活动
-太湖森林游趣
-赴一场秋日里的田野烂漫
-户外涂鸦活动
1st01画室人物群像
01小锋「羞涩少年初长成,动静自在恰如风」
我还依稀记得这位面庞白净略带羞涩的少年三年前刚来画室时的样子,一开始寸步不离妈妈和一起来的姐姐,当我拿出来的其他孩子画的手稿还有一些成品时,他眸子里立马闪现出光芒,一张张看的颇为细致,每看完一张就放回原处,一叠看完还是整整齐齐。
举止之间透露着文雅气韵,喝着我泡的明治抹茶,午后的阳光洒进来,热气在阳光下漫舞,姐弟两时而对视默默一笑,时而看着妈妈挤眉弄眼撒撒娇。就像迎着初春的暖阳绽开的花蕊一般动人。
小锋很像年少时的我,同样的寡言少语,同样的心思细腻,从小就很有同理心,待人接物可能略显木讷,所谓不够八面玲珑,不会耍小聪明,但是谦卑内敛敦厚老实,可属绩优蓝筹。
不得不承认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艺术天分的,和很多孩子的家长一样,小锋妈妈初衷也只是为了避免孩子在家看过多的电视,在全民扫盲的时代,上一门兴趣课至少还是利大于弊的。
小锋刚开始的阶段对于画画并没有什么感悟,我也急于想让他有所提高,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比起让他自己发挥他更愿意去照着临摹,因为自己画的他总觉得没有书上画的好,为了纠正他这样的想法,当然也是大部分人的想法,我鼓励他画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画,很多我自己也不知道最后会画成什么东西,有从一个点发散成面的,还有从长篇横副精缩成几笔线条的,这些个训练真是极其烧脑,彼此都很痛苦,看似最后输出的是画,其实画只是一种形式而已,过程大部分旁观者是不容易看到的。
你想偷懒也是可以的,并且可以出不错的效果。你也可以选择动脑半小时出笔五分钟的痛苦煎熬,就看你自己的选择。随着年纪愈长,让小锋情绪感动的时刻越来越少,无可奈何渐渐卷入进程序化的设定中去,这是我不愿意见到的,却也无可奈何。
有很多气馁的时候,他不会说话,还是一个劲的往死里涂画,或者直接就呆坐在那里不画了,有时候死磕并不是明智的选择,我发现其实他只是对白纸上的内容没有兴趣,在我带他外出做活动后画出来的东西不仅生动而且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
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张画面,均是在和他做过一些互动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你可闻到画中各种花儿的芬芳,听到鱼儿游过激起的漪涟,空气中弥漫开来的欢声笑语。
今年十月份组织的活动可能是小锋最后一次参加的活动了,我突然意识到这个懵懂少年已经四年级了。他的那清澈见底的眼神正在慢慢黯然失色,有些许感伤划过我心头。
那天他早早的就到了目的地,他妈妈告诉我晚上都没怎么睡,期盼激动得睡不着,看着戴着鸭舌帽纵情跳跃的小锋,这样的幸福感长大后不知已经有多久没有体会到了,却在此时此刻像一道闪电般击中我,令我全身为之一颤。要知道我已经很久没看见他活蹦乱跳的姿态了,此时此刻像极了一条干涸的咸鱼被甩进了浩瀚无垠的大海。
小锋很喜欢动手捣鼓一些玩意,动手能力很强。我记得曾经问过他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他说想做医生。莫名就联想到了大学里面看过的日剧舞动的医生,一个对跳舞执念至死的本职医术又高超的主人公。我想小锋会不会在不远的将来拥有这样的人生,那该是多有意思的未来啊。
下图是我拍的小锋指导工作的身影。我为这张照片取名「邵工正长成」
02恬恬「借问芬芳春与秋,豆蔻年华无忧愁」
恬恬是经友人介绍第一个来画室的孩子,转眼已经初一,学业负担骤增,现在来画室画画的次数也是来一次少一次了。
这是个令我爱恨交加的孩子,记得当年刚来的那会,没有一次是静下心来画完一副画的,学校有兴趣班,她说老师会给她们照着书本画一些漫画,那种甜心公主美少女战士之类的,我问她喜欢画画的初衷是什么,她说并没有多喜欢只是随便画画而已想想其他的自己也不擅长。
一开始画一些猫,恬恬因为家里养过宠物,对绒毛小动物很是喜欢,画了很多的猫,表现手法很单一,程序式的画法让我感到很无奈,有那么一次我给她一只笔头开花的毛笔,蘸了些蓝黑墨水,随意涂抹了几笔大致勾勒了形状,不想居然有点像一只猫儿竖着耳朵,恬恬稍加修饰后,一只非常有趣的猫就活灵活现的跃然在纸上,至今我仍将其贴在展示墙面的最上方,有一种说不出的高级感,就像一个独立品牌的设计。
有很多时候非常羡慕孩子们可以画出这么好的东西来,可能是无意识的最率真的表达,却是最好的。四五年级的女孩和男孩不太一样,她们已经到了追星的年龄,并且愈演愈烈的感觉,开始追一些小鲜肉,画的东西真是无法直视,还有抖音开始大肆盛行,没有鉴别能力的孩子们深受其害,开始沦陷到这样低阈值的视觉快餐中。
恬恬也不例外,家庭对她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还是相对比较宽松式的散养模式。她开始模仿一些视觉快餐里看着很炫目华丽的东西,并且开始向我寻求一些技法上的操作可能性。
但是我并没有满足她的想法,技法什么的我都可以教她,以她的很强的模仿能力,时时刻刻都可以画的很好。但是我并不想这样,她有着独特的个性,那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我想做的只是找到某个载体让其自由舒展。
经常一个人画画,对恬恬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手机俨然成为了她最大的宿敌。画个十分钟就要看手机是否有群消息,我惊叹一个小女孩的手机群居然比我还要多,叽叽喳喳不停的消息仿佛在刷屏。这段时间她基本是路上手机,到画室还是念念不忘手机,只要一离开就又恢复双手抱机的姿势,由于妈妈平时事务繁忙很多时候都是好公来接她,非常典型的农村朴实汉子,对孙女的满满的爱藏在深邃的眼神之中,和大多数老一辈父母亲一样却并不知道该如何将这爱化作正确的教育方式去扶正这些树苗,我经常看着两人渐渐远去的背影,沉默无语。欲言又止。
我和她谈过很多次,效果甚微,我有时候会想是不是自作多情,或者现在的孩子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究竟是福还是祸,像唐僧一样的唠叨会不会招来她们的反感,幸而恬恬的妈妈是个非常开明真性情的女性,也很支持我对恬恬的引导,我们就这样不紧不慢的度过了小学剩下的这两年,进进退退,学业负担也慢慢开始变得沉重。
小生初后,这是恬恬第一次回到画室,我无意间问她现在除了学校的作业外,还有什么事是喜欢做的,她想了下说可能也就画画吧,我不经意这么一问,她不经意这么一答,竟然让我着实高兴了一整个下午,每次和她妈妈提起时还能回忆起她对我说出口时的那股子高兴劲。
我问你手机呢,她说戒了,伸出手腕给我看,呶,换成智能手表了,只能接打电话了。我现在还要去上补习班,我说你该怨你妈了吧,她撇撇嘴,这是我自己选的,我想我该考个高中玩玩呗。怎么也得是个排得上名次的高中吧。
你知道那一瞬间我竟然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么多信息,这个曾经有点痞气有点渣的小女孩,仿佛一个华丽的转身就成了冲破云宵的凤凰,磐涅重生,自带光圈,由于每周作业繁多,下面画的这一副画已经快三个课时了,还没完成,但是我居然不敢相信恬恬在一副画上有耐心磨了三节课时,这真的是我从来不敢想的事,我不知道从小学到初中她经历了什么,这也提醒了我每个孩子的发展规律和潜力真的是不一样的,顺其自然虽然过于佛系,但在当下过度鸡娃,拔苗助长风气每况愈下之时,多给孩子们一些时间,多给他们一些自我思考的空间,知识唾手可得,智慧却难能可贵。
下面的画正是秋日浓墨重彩的节气,色粉的质感和色彩冷暖对比把纸面的气氛渲染的浓郁,乡愁感迎面而来。
我发现恬恬进入了一个新的维度,这个是在小学阶段根本无法想象的,但是有点可惜的是这个阶段纵然她很喜欢画画,学业的负担也压的她喘不过气来,这幅画本来想着画完后帮她装框带回去留作一个纪念,但是已经悬而未决很久,我等着亲手交给她画作的那天。
03牛牛「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这个小姑娘第一次听到她的名字,都会以为是妞妞这样可爱的名字,很难和牛牛这个硬核的名字挂钩,她还纠正我,是牛气冲天的牛,不是小妞的妞。
够霸气。牛牛生如乳名,健壮如牛。
她画的东西很拙,也很像她的名字一样有股蛮劲,不讨巧,但是我很喜欢。
牛牛常年衣着单薄,尤其夏天很多小女孩都忙着防晒,她却是可以无袖褂子整个夏天沐浴着火辣的太阳,浑圆的膀子晒得黝黑,乐起来咧开一嘴正在换牙期参差不齐的大白牙,活像一颗黑珍珠般明亮。
舞蹈游泳和架子鼓是她强健体魄的训练项目,画画对于她来说更像是一个糙汉子做女红般的修炼身心,画画时她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纵然外界诸多纷扰,她也能处之安然。
曾经也在画的像与不像之间犹豫不决的她,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形式画,因为在家里画画一般就是照着书本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右脑形象思维的发展因人而异,但是习惯性的模仿是很难纠正过来的,即使到了成年也很难。
牛牛的画风不像她的外表,对细节的描绘细致入微,内心还是一个婉约的江南小女孩。和其他几个佛系的家长一样,牛牛的父母并不要求她通过这些兴趣班能够换来实质性可视化的成绩,只希望可以遵从她的内心做一些她这个年龄段自己喜欢的事情。
由于父母近视遗传,二年级的牛牛已经被迫不能接触电子产品,除了疫情期间上网课,平时无法去观看一些影视作品纪录片,现实中能出去拓展知识面的机会也很少,可以说除了学校里面接触的以外外界可输入的元素很少。
“妈妈已经不让我看电子产品了”,每次我放投影给他们看时,会问他们关联的一些影视作品看过没有,她说没有看过。有时放一些上美的电影,一些中式的传统审美,生活的哲学伦理道德都在片中得以呈现,大家可以看一下后面有个哪吒闹海的插画系列作品,篇幅很小,有的是我裁剪下来很小的一角,表现力非常丰富,仿佛带你回到每天下午放学后做完作业看一集动画片的场景。这大概就是孩子的魔力,可以把成人带回到童年的力量。
牛牛的性格更接近男孩子从来不扭捏造作,使得手作室内各种工具,凿子扳手斜口钳都耍的得心应手,我一直推崇小孩子需要自己动手去体会双手劳作的快乐和获得其中的成就感,不分性别,互相劳作,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有道理的,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体会自己擅长什么,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或是体力帮助到他人,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牛牛会经常自嘲自己爸爸是搬砖的,其实对自己爸爸的爱是非常深厚的,妈妈是个古灵精怪的主,也会时不时调侃自己女儿,造就了牛牛大大咧咧的直爽性格。牛牛可以在这样平凡而温暖的家庭健康快乐的成长,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04云朵「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来画室的孩子里面有两类是我比较感兴趣的,话唠和闷炮,虽然难带但非常有挑战性,因为他们必定有超乎常人的独特之处。
小云朵就是后者,刚开始妈妈还担心从来没有跟过男老师的她会不适应,但一切证明是妈妈多虑了,每周云朵会催促妈妈早些出门,哪次错过了还会不高兴,云朵虽然话不多但是内心世界颇为丰盈,你可以从她的画面上看到各种有趣的元素,大多都是充满欢乐喜悦之情,就连不起眼的植物也变得充满了趣味。
和健硕的牛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你别看民国大小姐打扮的云朵弱不禁风的小身材,内在却孕育着巨大的能量,无论是做手工还是画画,她总是很认真用尽全力去表达自己,虽然不免有些时候也会被我念经,当她停止不前,一直原地踏步的时候,我会直接指出她的问题所在,本来就不善言语她,一开始只是默默地低着头继续画着她所熟悉的,周而复始,典型的三段身,这是所有儿童绘画发展规律,但是作为一个一年级孩子来说发展有些迟缓了,我开始带她看不同的人物动态,静止的动态的。
用简单的线条练习各种姿态的人物,这样的看似不经意的线条组合组成了各种形态,她也开始画的大胆起来。
下面有两幅黑色水笔画的线稿,我未曾想到她可以拉出这么顺畅的线条,非常果断,与她画的一些彩色画对比起来,我更加喜欢她的线条,这就是她的个性本事,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地方,我什么也没做她就是可以画的很好,我去示范给她看了,她就会照着我模仿,她看着没有我画的好,就会泄气,你对她说不要气馁多练习肯定会画的比我好,她就会信以为真,结果她就不会画了。我看到非常多的孩子最后都变成了这样子。云朵喜欢阅读,每周上完课就会和妈妈去书店阅读,几乎雷打不动,培养一个好的习惯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韧劲,无疑云朵的妈妈深谙此道,给云朵创造了这样一个豁达的精神世界。
05圆圆「朝花夕拾蝶恋花,闲看稚娃鬼灵精」
这个孩子刚刚来画室的时候,我一度怀疑是小虎子的复制版,思维异常活络,经常跟他说着东脑子里跳到西,嘴巴的表达跟不上脑子的思维,没有去过外面的教育机构,在家里喜欢涂涂画画,搞得墙壁上家具上都是涂鸦杰作,经常让爸爸妈妈感到头大。
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绘画没有什么规律,经常是随意的线条拼凑的各种奇怪的形状,想象力丰富的他嘴巴里会迸出各种奇妙的形容。乱涂的线条足以让你抓狂,时而涂成一团墨黑,时而会把线条拉得超出了纸张,蜡笔会涂到断成好几瓣,手指甲里面经常嵌入到都是蜡笔。
圆圆的专注力不够,一般只能坐个十分钟,大家看得出这只是画的什么动物吗,看身上的斑纹大概知道是斑马吧,大家猜一下这斑马是如何画出来的,是闭着眼睛画出来的,不敢相信吧,虽然形态乍一看完全看不出来有多神似。但是如果你仔细看这只斑马各个特征该有的都有,半圆的耳朵,尖尖的嘴巴,居然还有一条小小的尾巴,以手的触感都可以摸出这样细致入微的细节。
这幅画就是圆圆的一个起步里程碑,大家仅仅看表面的话可能看不出来这幅画是多棒,但是这个进步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整个过程令人精神振奋,仿佛一场酣畅淋漓的奔跑。
一个五岁的孩子你和他说很多的话是没用的,他绝对不会听你的,如果他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话,那更是拦不住他。你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看他发挥就好,不要去较真不要去纠正,听他娓娓道来即可。很庆幸圆圆是没有去过培训机构,画画毫无章法毫无形式,想到什么就可以随手画出什么,管他是什么妖魔鬼怪,我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样的能力让我们成年人汗颜,曾几何时我们也如此大胆痛快过。
壹画的很多作品都是孩子们的手稿,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说是作品,很多都是对于一个片段或者现象的联想和思考,很少有去完成一副作品的那种刻意而为之,所以很少有“好看”的作品,但从不缺乏真实的抒发和认真的思考。
以前我也很喜欢画一些好看的画,得到很多人的称赞,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现在年纪渐长,慢慢就不喜欢那些画了,怎么画都有别人的影子,还有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慢慢回归到自己内心,取悦别人不如取悦自己。
当我翻箱倒柜找到一些孩子们的手稿,我就会忘却很多成年人的烦恼,这些纯粹的小画儿就是具有着这么大的治愈功效。
//动物世界系列插画////哪吒系列插画////涂鸦系列插画//1st02木作课
木作课和泥塑课是画室小朋友们锻炼动手能力,培养造型创造力的活动,是非常好玩的项目。
画室里面除了画画的大教室,还有一间小小的手作室,我在里面准备了很多工具,因为平时在工作中会接触到一些机械工具,对于学生时代的理科白痴,现在特别中意于文体两开花,所以我有意识的想多培养锻炼下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我添置了不少手动和电动工具,计划还会做一些机巧装置,机构设计及简易自动化。做这样的玩意成就感应该会爆棚吧。
艺术与工业的结合确实美妙绝伦。我想若干年前若不是那些胆战心惊不得不给父母签字的不及格的卷子以及颐指气使的书匠子们给我带来的恐惧,我可能会喜欢上数理,因为实际生活中我终于可以体会到这些数字逻辑设计组合之间的美。
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艺术需要服务于生活,提高孩子们的审美,培养他们发现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我非常希望看到壹画走出去的孩子可以早早的找到自身的美,生活的美,学习的美。倾其一生去追寻自己感悟到的美,这样的少年才强,这样的国才强。
//木制作品欣赏//1st03泥塑课
做起泥塑源于对于小时候的回忆,依稀记得小时候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捏面人的手艺人,他们通常背着个小木箱挑着挑担,现捏现卖,各色面泥、刮子、竹签、梳子、剪刀是捏面人的基本行当,这些老手艺人在江湖上留下了神奇的传说,我常常会伫立很久津津有味的看着这些各色各样的面泥,在这些手艺人手中变幻莫测出现,最后变形成惟妙惟肖的大圣,天蓬元帅,牛魔王,济公,关公等等耳熟能详的人物,那时的热度完全不输现在漫威的手办,但是你买到的不会是批量的复制品,手工带着手艺人的温度留存在漫长的记忆中。
泥虽然看着脏又粘手,但有着它特殊的物质特性,你可以和它互换温度,它会随着你的运力方向改变姿态,对于平时在纸面上作画的孩子们来说,可以通过泥这个介质来提升对于立体形体的理解。充分调动手部九十六条神经,七十块肌肉和二百四十六条韧带,高效率的手脑配合完成一个作品。通过烧制或者热风枪炙烤可以保存很久。
//泥塑作品欣赏//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1st04太湖森林游趣
今年十月,画室办了一场户外写生活动,地点选在了太湖的一处森林咖啡馆。
这里有传统的苏式院落,充满了生活气息,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对岸树木郁郁葱葱。
第一个到的是小锋,九点不到就和妈妈早早的到了咖啡馆门口。见到他时,正举着蓝色的捞网,追着蝴蝶到处跑。阳光洒下来,在河流畔,树林间,留下了他无忧无虑的身影。
我们刚下车,眼尖的牛牛便踩着欢快的脚步向我们奔来,大家立马凑在了一起,说说笑笑起来。
不多时,圆圆也来了,大家都站在车边等他。圆圆一下车就笑的虎头虎脑,特别可爱,年纪最小,胆子却是最大,下了车一溜烟就跑开了。
涛涛老师的童年就是在捕蝉和钓鱼中度过的,所以自然也想让孩子们多一份原始的体验,捞鱼是孩子们最爱玩的项目。为了安全,选择了手柄长长的大捞网,而这个捞网也是去年几个画室小朋友一起完成的杰作,自上次捞鱼结束后,一直寄存在小锋家里。
捞鱼老司机小锋,作为这次的捕鱼前锋,带领着弟弟妹妹们走在最前。
小锋小心翼翼的将捞网慢慢探入水中,谁知,这些小鱼可精灵着呢,一溜烟儿,就跑的老远。
几次都一无所获的小锋有些气馁,但也没有放弃,耐下了性子,静静的等待小鱼游入网中。站在台阶上观战的云朵和牛牛早已迫不及待的想要大展身手,开心的举着捞网也要去捞鱼。
孩子的天性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玩耍,而鱼儿也是如此,一个上午的耐心等待,最后只捞到了两只小螺丝。一开始大家都有些气馁,涛涛老师又组织起大家去对面的小树林里找昆虫,孩子们刚刚垮起来的脸瞬间又笑容满面,每人扛着一只捞网,风风火火的像小树林里跑去,只留下涛涛老师背着相机在后面急匆匆的追着。
在捉昆虫这件事情上,大家都是老手了,在画室的闲暇课余时间,都会组织大家在画室周边捉点小昆虫来观察。
牛牛带了个昆虫观察盒来,大家捡起路边掉落的花,将昆虫盒装饰起来。小锋拿着捕虫网首当其冲捕起了蝴蝶,而圆圆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一路说着自己的捉昆虫经历。
孩子们在树林里踩着树干走独木桥;在一棵树上看到了一个脱了壳的金蝉;在林间捕到了一只好看的蝴蝶......
在台阶上不知疲倦的奔上奔下,在草垛间快乐的你追我赶,一个上午的时间在大家的吵吵闹闹中转瞬即逝。附上一张牛牛现场即兴画下的画面。
2nd04赴一场秋日里的田野烂漫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的十月,田里的水稻熟了。
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翻滚着金灿灿的稻浪,这是一个收获的时节,也是个出游的好时节。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爱艺家与壹画,带着孩子们去郊外的田野,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户外写生活动。
小朋友们背上画板,带上画笔,来到金色的稻田里,感受大自然。
他们用画笔记录下秋天丰收的喜悦,而我们用照片与视频定格下他们在秋日里的欢声笑语。
活动视频活动视频很精彩,请记得观看哟~
这次活动我们选了一处郊外的田野,这里渺无人烟,稻子一片金黄,金灿灿的稻谷粒粒饱满,远远望去,整个田野就像铺满了金光闪闪的地毯。
一个可以自由奔跑的好地方。
最早来的是米粒,从车里出来,他就像条鱼儿一样,一溜烟儿滑了老远,一个人开心的在田埂上跳来跳去。
不一会图图也来了,有了小伙伴的陪伴,两个人开始乐此不疲的追逐打闹。
不多时,么么哒从远处跑来了,个子最高,带着腼腆的笑容,穿着校服,迎着朝阳向我们跑过来,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朝气十足。
三个小男生一见面便叽叽喳喳个不停,有着讲不完的话,跳上跳下,好不热闹。
他们开始比拼谁的石头扔的远,谁的水花溅起的大。米粒拿了一块小石头,轻轻的,扔了好远却没有溅起大水花;图图看到了,去挖了一块大石头,想要扔个远的,却因石头太重倒在了水塘边溅起一脸水,没心没肺的大笑起来;么么哒骄傲的向我们展示他挖到的宝藏石头,一小片蓝色陶瓷,直言自己挖到宝了,要带回家让妈妈收藏起来。
三个小男生吵吵闹闹吵闹间,姗姗来迟的苡沫小妹妹出现啦!
白色的花边衬衣,森系的小马甲,梳着双马尾,踩着棕色的小皮鞋蹬蹬蹬蹬的一阵风似的跑过来,就像森林里的小公主。
虽然哥哥们已经玩了好久了,但是苡沫妹妹很快融入了他们,一起玩起了赛跑。
01观察人员到齐,今天的任务也要开始啦~
集合了四个小朋友,一起站在田边,发布今天的任务喽。
放眼望去,金灿灿的稻田一大片,与远处的碧云绿树相映衬,看到这般美景,小朋友们也心花怒放。
这次的任务是调动他们的五感真实体验秋日的大自然,经过自己的联想与思维的碰撞,四人合作完成一幅大画作。
孩子们通过轻轻抚摸麦穗,感受稻谷的生长,想象每一粒稻谷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玩乐中,亲近自然,放眼自然。
建议:可以在田埂边玩耍,尽量不要进入稻田里,利用视线错觉,也可以营造出被稻田环绕的感觉,别破坏庄稼哦~
-“你们今天看到什么啦?”
-图图积极道:“稻田!”
-“那怎么把大米煮熟?”
-米粒不甘示弱:“我知道,用电饭煲!”
-“如果没有电呢?”
-米粒思索了一会,回道:“那……那就用火。”
-“嗯,那火哪来呢?”
-两个人一时都想不起来:“嗯……”
-“太阳可以吗?”
-图图点头如捣蒜,一脸正经道:“可以可以!可以用那个望远镜!”
玩了许久,么么哒嚷嚷着怎么还不开始画画啊,因为后面四个人还需要合作一幅大画作,而现在需要每人先将自己的灵感画在自己的本子上。最后集众人之力完成这幅大作。
每人拿了一本画册,还来不及给他们小板凳,他们就撒丫子跑开了,自己找地方画了起来。有的蹲在稻田边,有的站在树下,开始观察金黄色的麦穗,感受树叶的飘落。
小朋友的世界总是那么的天马行空,没有条条框框束缚的,丰盈而又单纯。
心思细腻的么么哒画了一棵树的生长与飘落,笔法细腻如插画般;年纪最小的苡沫小妹妹想法最天马行空,将学校和泳池都搬到稻田边;而图图画了自己与父亲在稻田边玩耍的画面;玩的最开的米粒则画了今天最喜欢的稻田,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户外创作是非常激动人心体验,比起室内画画孩子们调动了全身感官,徜徉在大自然之中,即兴创作的画面表达更加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每一样在他们眼中都是最鲜活的生命,比书本中看到的来的真实,他们数着有几颗麦穗,抚摸到了毛刺刺扎手的感觉,闻到了树叶的清香,石头扔到水渠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脸庞,看太阳照在麦田上,树荫追逐风儿的脚步,听到虫鸣与风穿过树林而留下的莎莎树叶声。
02创作寻找完灵感,画大画作的时间到了,米粒、图图、么么哒负责将画板运到树林里,他们三人想了一些搬运的方法,试过将画板夹在胳肢窝里,奈何人小了点,力气使不上,试了好几次,画板都搬着搬着就滑落了。
有些泄气,三人只得将画板靠在树边,蹲着想办法。
最后鬼点子大王米粒想到个办法,可以将画板顶在头上呀!米粒迫不及待的和图图与么么哒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两个小伙伴的一致同意。三人通力合作将画板举到了头顶,大家唱起了国歌为自己加油,三人相互鼓劲,最终成功将画板抬到了画架上。
因为这次的成功,三个人又开始欢呼雀跃,忘乎所以。
你看,只要努力不泄气,总归是有办法的。
一切准备就绪,将画板架在田野间,小小艺术家们对着远处的蓝天白云,稻田绿树开始作画。
么么哒偷偷看图图正在画着什么,难道露出了一副鬼脸,可真是可爱呐。
起风了,透过林间树叶的斑驳光影,宛如在画布上跳跃的音符??,好似一幅随光流动的画,淡淡的金色,随着风飘动起来。
四人合作完成一张巨大开副的油彩创作,对四个人小鬼大的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首先需要四人团队合作确定基调和绘画内容,四个小艺术家开始了激烈的头脑风暴,把刚刚画在速写本上的草稿拿了出来,叽叽喳喳商量起该用哪些元素来合作完成这幅画,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米粒负责绿叶,图图负责金黄色麦穗,么么哒负责湛蓝的天空,年龄最小的苡沫负责画面点缀。四人虽然从未接触过印象派画作,今天的画面却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印象派风格,视觉冲击很强烈,让我们一下子感受到了秋天的热情,仿佛置身于其中。
这次活动圆满结束,小小艺术家们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意犹未尽,纷纷要与大作合影。
3rd04户外涂鸦活动
去年十月,画室还带着孩子们去户外玩了一次喷漆涂鸦。
对于玩过墙绘的孩子们也已经是熟练工了。这次直接在缠绕膜上作画,连草稿都没有了,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涂鸦开始前,涛涛老师带着六个小朋友先去捉了田野间的昆虫来观察。每人带着一个瓶子,将捉到的昆虫放入瓶中观察。
迟疑片刻,率性的大宝最先开始作画,画上第一笔之后,后面思如泉涌,一下子画了两个人物出来。
看着大宝刷刷几下,就画了一个轮廓出来,不甘落后的顾家也开始创作起来。
小锋第三个上场,心中早已构思好画什么,拿起喷漆就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的做起画来。
画完,每个孩子对着自己画的造型开始摆起pose,各个都是时尚大师呀~
结语“衷心感谢孩子们让我重新认识自己存在的另一层意义,我有幸可以窥见孩子们那一丝一缕纯净的空间,并且可以参与其稍纵即逝的成长一隅,年过而立之年依然童真未灭,和你们一起成长。幸运的孩子长大后无论遇到外界环境再怎么变化,总可以被美好的童年治愈,孩童时代就是最真实的自己,希望你们的童年是一块净土,充满纯粹的快乐。罗曼罗兰告诉我们,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于我而言,成年人世界中所有的尘埃都会在孩子们清澈的眼神中悄然落定,化作永恒的爱。
”壹画ONEARTSTU文字/排版:Freya
视频/摄影:涛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