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点易混文化常识必背下

85.五礼、六礼、六艺、六书五礼:中国古代礼仪总称。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六礼:①古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和乡射礼、相见礼。②中国婚姻仪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艺:①指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就是指六经。②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六书: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86.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87.洗马、驸马洗马:念xiǎn音,秦时设置官名。汉时亦作"先马"、"前马"。为太子属官,掌侍从,太子出行时为前导,秩比六百石。晋时改掌图籍,唐代掌东宫经史子集四库图书的刊缉贮藏。驸马:汉武帝时始置驸马都尉,驸,即副。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到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王济娶司马昭(文帝)之女,都授驸马都尉。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以后驸马即用以称帝婿。88.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原名《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主编。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时期左丘明作;《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刘向整理。纪传体: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都属断代史。89.前四史、后四史前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东汉]班固的《汉书》,记载汉高祖元年(前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记载整个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三国?蜀]陈寿的《三国志》,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年)六十年的历史。后四史:一般指的是《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后四史"的最后一部《清史稿》并不属于《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是《明史》。90.博学宏词、书判拔萃博学宏词:即博学宏词科,始于唐玄宗,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之一。宏词科的考试内容是"试文三篇",包括诗、赋、议论各一。乾隆名弘历,"宏"音形义与"弘"相近,故改为博学鸿词。主要方式是由各地的地方官和士绅推举本地公认有学识、有名望的名士,直接参加这一考试。书判拔萃:即书判拔萃科,唐代考选科目之一,试判三条,中者授官,书判,即书写判词的能力。91.城隍城隍: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有水的护城壕称为“池”。92.五声、七声五声:又叫"五音"。古代指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近似现代音乐简谱的1、2、3、5、6。七声:又叫"七音"。指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个音,近似现代音乐简谱的1、2、3、4、5、6、7。变徵"声调悲凉,“羽”声激愤。93.东隅、桑榆、桑梓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桑梓之情应该就是“思乡之情”。94.《诗经》六义、汉字演变八过程《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内容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颂是祭祀和颂圣的乐曲。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兴即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汉字演变八过程:汉字形体经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八个过程。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因其多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形式。金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也被称为“钟鼎文”或“吉金文字”。大篆是西周晚期的文字,又称籀文。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形成的文字。隶书起源于战国,发展兴盛于东汉时期。一般认为,隶书是由小篆发展而来的。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95.掾吏、掾史掾吏: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掾吏指官府中辅助官吏的通称。掾史:官名。掾与史的合称。汉衙署分曹办事。曹有掾与史,掾为长而史次之。96.商贾商贾,是古代对商人的称呼,释为行商坐贾,行走贩卖货物为商,坐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97.干戈干戈: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干"指盾牌,上古时期,秦称"盾",山东六国称"干","戈"指进攻的类似矛的武器。因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后来引申为指战争。98.剖符、虎符剖符:又叫"剖竹"。古代帝王在建国之后,分封诸侯、功臣时,将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信守的约证,用铜或竹、木制成,上刻有字。后因以“剖符”、“剖竹”为分封、授官之称。虎符: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专符专用,一地一符。99.鼎甲、鼎元鼎甲:①指豪族大姓。②科举制度中状元、榜眼、探花之总称。因鼎有三足,一甲共三名,故有此称。鼎元: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鸿胪、传胪鸿胪:"鸿",大。"胪",传达。汉武帝太初年间改"典客"为"鸿胪",专管朝廷庆贺吊丧赞导之礼。既是官名,又是官署名。传胪:①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②明代称科举第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至清代则专称二甲第一名(殿试第四名)为传胪。.烽燧烽燧:①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②指战乱。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春秋时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而唐时白天燃烟叫燧,夜晚放火叫烽,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陛下、殿下、阁下、膝下、麾下、足下、在下、节下陛下: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殿下:宫殿阶陛之下。唐代以后,殿下一般多用于称呼皇太子,也用以称呼皇太后和皇后。后来,在称呼君主国的王储、亲王、皇太后、皇后、公主时等仍称殿下。阁下:最初只用于对中央宰执之臣和地方郡守一类高官的敬称,后来各级官吏,甚至是普通人都可以用此称呼。旧时对人的尊称。也常用于书信中。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的膝下,因而“膝下”表示幼年。后来借指父母,有亲切之意。后用以表示对父母的爱慕;并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为敬辞。麾下:“麾”,旌旗之属,是将帅用以指挥的旗帜。麾下是对将帅的尊称。后世也用麾下指部下。足下:意为“您”。属称对方的敬辞。下对上或同辈相称。在下:旧时用作自称的谦辞。节下:主要用于魏晋时期。“节”是军中权力的象征,大将常有“持节”、“假节”之衔,故而对高级武将尊称为节下,后世对使节及地方疆吏也称“节下”。.左袒、右袒左袒:袒露左肩臂。偏护一方叫左袒。在案件中倾向于赞同某一方或问题的某一面。右袒:袒露右肩臂。《汉书.高后纪》:"勃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皆左袒。"后以"右袒"表示倒向不义者一方。请罪待刑,则右袒。.车右、虚左车右:一般情况下,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叫做骖乘,又叫车右。而兵车情况不同,(君王或主帅的指挥车)主帅居中自掌旗鼓,御者在左,车右是有勇力之士,任务是执干戈以御敌护卫主将,并负责战争中的力役之事(如地势险阻需下车助推等)。虚左:古代马车的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虚左表示对宾客的尊敬。.关东、关西、关中、关外关东:指山海关以东的一带地方,泛指东北各省,也叫关外。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为“关西”。关中:相当于今陕西省中部平原(渭水流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又名秦中。关外:①秦、汉、唐定都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的地区为“关外”;②明清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因其位于山海关以外而得名。.建元、改元建元: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建元"。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同一皇帝在位时更换年号,称为"改元"。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阴文、阳文阴文:器物或印章上所雕铸或所镌刻的凹下的文字或花纹。印章的阴文也叫"白文"。阳文:表面凸起的文字或者图案。.流民、遗民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遗民:指亡国之民,或者沦陷区的百姓,或者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或者劫后余留的人民,或者指后裔、隐士、百姓等。.股肱股:大腿。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临朝称制、垂帘听政临朝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由西汉时期的吕后开辟。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垂帘听政: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形容女后当朝处理国事。起源于战国,垂帘听政的制度到唐朝武则天时期才开始。.四夷、中国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按族划分,不按地区方位划分)泛指外族、外国。即东夷、西戎(氐、羌)、南蛮(越、巴、蜀)、北狄(胡)。两两对举时指四方少数民族。中国: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又称“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在文言文中指中原。.服阕、起复服阕:又叫服除、终丧,守丧期满除去孝服。阕﹐终了。起复:①明朝以前,又称夺情起复(夺情、夺服),官员因父母丧而辞官守丧未满而奉召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参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副官代理。②明清时指官员父母丧服满期后补官。③降官后又复职。.酷吏、循吏酷吏:本意为执法无情的官吏,后指用残酷的方法进行审讯、统治的官吏。如汉代张汤、郅都,唐代来俊臣。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淫祠、淫祀、生祠淫祠:不合礼义而设置的祠庙,邪祠。淫祀:指不合礼制的祭祀。生祠:旧时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其对象都是官员。有德政于民的官员,民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但其下级官员也能出于阿谀奉承的目的为上级官员立祠。所以其对象不一定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昭穆昭穆:是宗庙制度之一,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之右方,称"穆"。即左三昭右三穆。以周代天子七庙为例,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排列时,大祖居中,三昭位于大祖的左方;三穆位于大祖的右方,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白衣、青衣、青衿、黄衣、黄裳、赭衣白衣:指平民。亦指无功名的人;也指既无功名也无官职的人。未考中功名的叫白衣秀才。进士又称白衣公卿。青衣:表示婢女。明清时代也指寻常百姓。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青衿:泛指读书人,在明清科举时代专指秀才。黄衣:指道士。黄裳:指嫡妻,也指太子。赭衣:是古代囚犯所穿的赤褐色的粗布服,是犯人的代称。.堂、室①窗、户之外曰堂;窗、户之内曰室。②堂指母,令堂指对方的母亲;室指妻,家室指妻子。堂在前,室在后,堂大于室。在堂上面南背北之位为最尊。室为东西长南北窄的矩形,面东背西是最尊之位,即所谓东向坐。其次是面南背北之位。再次是面北背南之位。最卑之位是面西背东的席位。登堂入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谕旨、俞旨、中旨谕旨:①晓谕帝旨(动词)。②皇帝的诏令(名词)。俞旨:俞,允许的意思。俞旨是表示同意的圣旨。中旨:①皇帝的诏谕。②唐宋以后皇帝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或以诏令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称为中旨。③符合君主的意旨。(此义项“中”读四声).优诏、矫诏优诏:是褒美嘉奖的诏书。矫诏:假托或假传的皇帝诏书,或者篡改皇帝的诏令。.西席、东床西席:又称西宾,古人席次尚右,右为宾师之位,居西而面东。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西席就成为旧时家塾教师或幕友的代称。出自汉明帝刘庄尊敬老师桓荣。东床:又称东袒,出自王羲之,东床就是女婿。"令袒"或"东床"这种称谓一般都用于称对方的女婿、别人的女婿。.太子、世子太子:①春秋之前,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或儿子中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称太子,有时称世子。②战国时诸侯嗣子皆称太子,不能称世子。③两汉时皇帝与诸侯王的继承人皆称“太子”,只是被预定为皇位继承人者称皇太子。别称有东宫、青宫、春宫、黄裳、储副、储贰、储君、副君、元良等。世子:①春秋之前,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或儿子中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称世子,有时称太子。②曹魏时期,诸王公侯嗣子改称世子,后世多以王爵嗣子为世子。明清两代亲王嗣子称世子。.雅乐、俗乐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是一种古代的传统宫廷音乐,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俗乐:指世俗的音乐,与雅乐相对。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为"燕乐"。古代对民间音乐、外来音乐和散乐(百戏)的泛称。.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蛇、南方朱雀。.社稷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姓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古代文化常识歌诀

三皇五帝古中国,六合八荒定九州。

炎黄二帝华夏肇,承天景命行禅让。

土社谷稷有江山,左昭右穆建宗庙。

牺牲玉帛弗敢加,三牲总称牛羊猪。

少牢无牛诸侯祭,谒庙家祭祖道禊。

夏商周朝立宗法,公侯伯子男五爵。

妻生嫡子妾生庶,嫡承王爵庶分封。

卿士大夫治一方,男臣女妾本奴隶。

借贷傅别明债权,质剂买卖立契约。

奴隶牛马质长券,兵器珍异剂短契。

庶人黎民是百姓,布衣黔首成编户。

巫医乐师和百工,褐夫韦带身贫贱。

褒衣博带儒生装,夷蛮戎狄看左衽。

春朝秋觐是定期,小聘年年大夫去。

大聘派卿去代劳,五年躬亲见天子。

古代朝仪有讲究,南面天子北面臣。

折腰膜拜心敬仰,稽首九拜最隆重。

作揖空首君还礼,揖让拱手宾主间。

褒拜再拜言两次,平辈等职作顿首。

虚左待客有规矩,长跪庄重莫箕踞。

坐西面东最尊贵,坐北向南是次位。

坐南面北位不高,最下坐东面西侍。

愚鄙卑敝仆窃微,伏惟陨首结草谨。

家大舍小令外人,谦恭有礼受教化。

殷序周庠到太学,三教九流出圣人。

国子监归祭酒管,博士教授是学官。

三纲定位君父夫,五常仁义礼智信。

孝悌忠义树家风,齐家治国平天下。

初度襁褓孩提幼,总角垂髫笑晏晏。

九龄黄口学指数,幼学十岁习句读。

金钗豆蔻女儿家,十五及笄已成年。

束发志学男十五,弱冠成人到二十。

取字方便平辈称,厌恶他人直呼名。

显示志趣号敬意,郡望籍贯不忘本。

斋名官爵可兼称,建功立业荫后人。

剖符丹书不担忧,察举征辟被选荐。

氏明贵贱姓别婚,乌纱深衣科举得。

《论语》《大学》加《孟子》,“四书”《中庸》要牢记。

《诗》《书》《礼》《易》带《春秋》,儒家五经影响深。

找到《乐经》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会。

童生院试考秀才,生员第一称案首。

乡试秋闱出举人,举人还数解元棒。

会试春闱考贡士,院乡会殿层层考。

殿试皇帝来策问,殿试揭晓传胪仪。

金榜题名入仕途,进士及第分三甲。

一甲三人称鼎甲,状元榜眼加探花。

二甲三甲各若干,两甲第一曰传胪。

连中三元人不多,同榜进士皆同年。

脱褐易赭入班列,银鱼绯衣证身份。

吏部考功明陟镌,封赏除授拜官职。

升迁拔擢进加官,转迁徙改出调职。

兼领行摄署假权,一官两职人能干。

左迁贬谪窜放降,罢黜夺免回桑梓。

闾阎什伍到里甲,徭役丁税输朝廷。

北门南牙分曹治,北省南台设掾吏。

三省六部职责清,中书门下尚书省。

草拟诏旨中书令,中书舍人侍郎下。

审核诏书黄门监,黄门侍郎给事中。

诏命执行尚书令,左右仆射做副手。

吏部天官管文官,户部地官收赋税。

礼部春官看典章,祭祀科举加外交。

兵部夏官选武官,军饷钱粮户部给。

刑部秋官掌法律,刑狱诉讼他决断。

工部冬官兴土木,屯田水利工程多。

单门双户建房屋,堂前室后东西阁。

序牖北向开窗户,东阼西阶连厢榭。

宗庙皇宫观阙高,祸起萧墙是内乱。

接遇宾客大鸿胪,将作大匠建宫庙。

手工制造大司空,司马太尉主邦政。

租税钱谷大司农,均输盐引创收支。

大理市卿平冤案,按察采访纠善恶。

皇帝顾问大学士,记录言行起居注。

谏官保氏文王创,规劝皇帝拾遗责。

禁宫守卫执金吾,翰林院里庶吉士。

刺史别驾乘传车,郡守俸禄二千石。

郡县督邮做佐吏,太子洗马侍东宫。

僚属从事经略使,侍中侍郎枢密使。

宦海沉浮经历过,乞身告老归故里。

解官致仕乞骸骨,请老移疾是婉辞。

不禄而卒填沟壑,活受封赏死得赠。

人去有谥显褒贬,不论官谥和私谥。

天子身殂山陵崩,皇后殡天诸侯薨。

尊号庙号加谥号,东宫践祚要改元。

肇始建元汉武帝,年号干支来纪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天干还有辛壬癸。

十二地支从子始,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后跟随,干支纪年立春起

循环组合一甲子,度日如年最难熬。

朔朏望晦看月相,夜半鸡鸣到平旦。

日出食时升隅中,日中日昳到晡时。

日入黄昏人定后,三更五鼓又一天。

日旬月期满一年,元日新春换桃符。

上元灯节吃元宵,寒食清明思先人。

端午龙舟吊屈原,七夕乞巧望鹊桥。

中秋月圆多思念,重阳登高菊花酒。

春分社日祈丰收,除夕守岁又一年。

人生苦短悲迟暮,而立不惑倏忽间。

五十半百知天命,六十耳顺称花甲。

七十古稀悬车年,八十耄耋过伞寿。

百岁高寿是期颐,双稀双庆世难有。

殓窆攒宫葬死者,近亲斩衰穿三年。

齐衰如期穿一年,大功九月小功五。

缌麻五服礼最轻,袒免奔丧五服外。

五声八音十二律,黄钟大吕演宫调。

传统文化包罗广,细细品读巧记诵。

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by/7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