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帮腿部皮肤变黑溃疡,该到血管外科

患者陈伯伯55岁,在外院被诊断为左下肢静脉血栓,未进行规律抗凝药物治疗。半年后,当家人带着他医院血管外科门诊时,他的左小腿肿胀着,皮肤已经变黑、溃疡,“如果再严重下去,患者很可能面临着下肢反复感染,溃疡难以愈合的风险。”血管外科主任吴巍巍说。

医院血管外科·杨宇吴巍巍

陈伯伯所患的是典型的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syndrome,简称“PTS”),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血栓在深静脉内陈旧机化,造成肢体静脉回流障碍,血液逆流导致小腿深静脉高压淤血,不仅引起腓肠肌泵功能不全,而且引起交通支瓣膜破坏,血液逆向流入浅静脉,出现下肢水肿;淤血组织缺氧、代谢产物堆积、组织营养不良,导致皮肤营养性改变。

这种疾病具体表现为肢体沉重不适,久站或活动多后加重;肢体肿胀,肌张力增大,浅静脉扩张,小腿足靴区色素沉着、皮肤增厚粗糙、瘙痒、湿疹样皮炎,形成经久不愈的或反复发作的慢性溃疡。

图1PTS是深静脉血栓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所遗留的慢性病变

针对陈伯伯的情况,吴巍巍为他制定了药物消肿、抗凝,同时仔细换药,尝试开通闭塞静脉的方案。在DSA造影机下,血管外科医师仔细寻找左侧髂静脉通路,配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顺利开通了闭塞的左侧髂静脉,恢复了左下肢血流。20天后,陈伯伯的小腿肿胀明显缓解、溃疡成功愈合。

图2患者术后左侧髂静脉血流恢复

陈伯伯出院后还要继续进行康复治疗。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患者可通过抬高患肢以及穿戴弹力袜等压力治疗缓解症状,同时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戒烟;保持低脂、高纤维清淡饮食;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运动后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持适当的肢体锻炼,促进血液回流,预防静脉血栓复发;预防便秘,多吃水果蔬菜,必要时适当服用缓泻剂软化大便,在排便时降低腹腔压力,有利于血液的回流。

为避免出现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关键在于根治静脉血栓。如下几种情况,易形成静脉血栓:外伤、长期卧床、髂静脉压迫,肿瘤或者其他疾病导致的血液高凝。为了预防血栓引起的肺栓塞以及使用抗凝药物存在出血风险,患者应在血管外科门诊按时随诊,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用药。

如果像陈伯伯这样的患者,一直延误治疗,陈旧的血栓与静脉血管壁紧密结合,引发了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则需要采取一些外科干预手段介入治疗。

专家介绍

吴巍巍:医院血管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同时兼任中国医促会颈动脉学组副组长、静脉曲张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血管外科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颈动脉狭窄等各种血管外科疾病的手术和微创介入治疗。

杨宇:医院血管外科住院医师,博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by/9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