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综述这些严重的危及生命的主动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www.zggylt.com/
好影像学术圈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包含了所有临床突然发病、需要紧急入院(出现症状内15d以内)、需要急症手术或血管内修复为特征的一组主动脉疾病。

分类

主动脉夹层

概述:最常见的非创伤性急性主动脉事件,占住院患者总病死率的20-25%,复杂型夹层患者病死率显著升高

病因:病因不明,与高龄、高血压相关。易患因素包括结缔组织病(马方综合征、Ehler-Danlos综合征的动脉中层囊性退变)。其他原因包括主动脉缩窄、二叶式主动脉瓣、主动脉炎、妊娠、胸部钝挫伤

病理:内膜撕裂,使血液进入中层,在动脉壁中层内2/3和外1/3之间形成一个撕裂面(假腔),夹层破口近-远端延伸,穿破外膜破裂或回穿内膜再进入真腔,形成二次撕裂口。假腔可完全/部分血栓化。假腔鼻内弹力组织减少时,可致远期的动脉瘤样扩张

(由于升主动脉与心脏相续相连,一旦累及心脏可引起灾难性的致命并发症:夹层血流破入心包引起心包填塞(心脏具有弹性的双层外衣中间充满血液紧紧包裹住心脏,使其无法跳动);夹层撕裂至冠状动脉开口导致急性心梗(破坏给心脏供应血液的血管,使心肌细胞缺血坏死无法跳动);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破坏心脏的排血阀门,使排出的血液大量返流导致心脏泵功能衰竭)。升主动脉夹层本身破裂的风险也相当高。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引起患者失去抢救机会,在短时间内死亡,甚至猝死。)

影像

目的:显示内膜片和夹层范围,明确有无破口和二次破口及位置、真腔和假腔以及与主动脉分支的关系、主动脉瓣和冠脉有无受累

手段:有创检查——主动脉造影,既往金标准,风险高(导管操作+对比剂增加严重并发症风险)

无创检查——CT、MRI和经食道心脏超声(Transo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OE)

MRI

最准确方法之一,敏感性、特异性几乎达%

主动脉腔和壁对比明显,内膜片检出容易

应用:

BBSFE序列:内膜片显示清晰,呈线样高信号

快速SE序列:明确主动脉夹层范围,包括主动脉弓分支

增强3DMRA及重建图像:显示夹层解剖细节(范围、破口位置、与主动脉分支的关系)

SSFP技术:主动脉腔和壁的高对比分辨率图像

电影序列:评估主动脉瓣受累情况和确定破口位置

BBSFE序列:内膜片显示清晰,呈线样高信号,降主动脉真腔、假腔显示良好

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斜矢状位BBSFE序列

内膜片延伸到腹主动脉。假腔(后侧)由于血流缓慢呈最高信号,胸段降主动脉(白*)在破入口附近信号不均匀,在腹主动脉(黑*)信号强度和均匀度增加,此处假腔内血流进一步减缓,没有二次破口或血栓形成。真腔小,为黑色均匀信号,与正常升主动脉信号一样。

腹主动脉水平B型主动脉夹层,横断位BBSFE序列

主动脉腔和壁之间对比极好,内膜片及其与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的关系显示清楚。

CT

优势:成像快,扫描范围大,伪影少,敏感性、特异性几乎达%

影像表现:平扫可显示内膜钙化的内移,增强CT示细线样低密度内膜片,分割强化的真、假腔

应用:VR+MIP图像最有价值

!避免经左上肢注入对比剂(左侧头臂干高密度对比剂形成伪影横穿主动脉弓)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术后逆向发展为A型

A.冠状位MPR重建准确地显示了内膜片从无名动脉延伸至冠状动脉窦,真腔位于左侧冠状动脉上方,致使左冠严重受压。B.横断位显示内膜片与冠状动脉之间的关系,无主动脉搏动伪影。

内膜-内膜套叠

是一种不常见的主动脉夹层类型,由圆周形夹层内膜片形成,内膜片像口袋一样套入;CT表现为一个外腔环绕一个内腔,而内腔肯定是真腔。

主动脉内可见圆形线样低密度的内膜片。真腔很小,完全被假腔包绕(内膜套叠)

鉴别:假腔内血栓形成vs.动脉瘤钙化性附壁血栓

假腔内血栓形成:假腔内高密度→假腔血栓,夹层沿主动脉螺旋而行,而血栓与主动脉壁保持不变

动脉瘤钙化性附壁血栓:动脉瘤附壁血栓内缘不规则,夹层内缘光滑,动脉瘤附壁血栓的内膜钙化常在血栓外周

B型主动脉夹层(A)和伴附壁血栓的动脉瘤

降主动脉夹层的内膜片和真腔呈螺旋状走行,而血栓保持位于主动脉后壁的位置。血栓内缘不规则,且钙化在外侧,有别于主动脉夹层。

壁内血肿

概述:“没有内膜撕裂的夹层”,局限于主动脉壁的病变,血管造影无法检出

病因:高血压导致动脉中层内滋养血管破裂,最终导致环形的动脉壁内血液聚集

影像:

主动脉壁对称/不对称增厚,3-10mm

CT:平扫高密度,边缘光滑,增强呈相对低密度

急性壁内血肿,典型CT表现

CT平扫(A)见相对血管腔呈高密度的新月形壁增厚,增强后(B)密度相反。

MRI(评估血肿期龄):主动脉壁新月形异常信号:急性期(0-7d)T1WI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亚急性期(>8d)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

症状出现8d后的壁内血肿,MRIBBFSE序列图像

在T2WI脂肪抑制横断位像(A)上,高信号可以明确除外慢性出血,伴左侧胸腔积液。矢状位T1WI(B)显示纵向延伸的壁内血肿,未累及左侧锁骨下动脉

壁内血肿vs.附壁血栓(腔外vs.腔内)

要点:内膜钙化移位;边缘;与血管壁恒定圆周关系;管腔是否受压

胸段降主动脉血栓性动脉瘤(A)和壁内血肿(B),CT横断面图像

壁内血肿呈典型的半月形,边界光整,而血栓的边界不规则

壁内血肿vs.假腔血栓形成

要点:管腔是否受压

A.斜矢状位MDCT图像显示沿降主动脉的壁内血肿没有造成主动脉管腔缩小。B.MR血管造影图像显示B型主动脉夹层在横膈水平真腔缩小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

病程及发展:动脉粥样硬化破溃使动脉内弹力层破裂产生,动脉中层暴露于搏动性动脉血流,逐渐形成血肿;扩展至中层可形成局限性夹层,甚至穿至外膜形成假性动脉瘤

特点:大多位于降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可多发,常伴明显动脉粥样硬化

影像:锯齿状边缘的“火山口样”对比剂充填的龛影,深浅不一;可继发假性动脉瘤、动脉壁增厚(血肿)和主动脉夹层

A.MDCT斜矢状位MPR图像显示胸段降主动脉弥漫多发指状溃疡,存在严重弥漫性主动脉壁粥样硬化。B.BBFSE序列斜矢状位MRI图像显示降主动脉在假性动脉瘤内发生的大溃疡(箭)

创伤性主动脉损伤

病因:穿透性或钝性胸部外伤,机动车事故最常见。

事故发生时由于冲击突然快速减慢所致(>48km/h)

前后方挤压中,心脏向左侧一位导致动脉扭曲,常累及升主动脉近无名动脉处或主动脉瓣上方,多见于高空坠落伤(>3m)

流行病学:主动脉破裂占机动车事故死因的20%

好发部位:90%发生于峡部(承受应力最大)

Presley创伤中心CT分级系统

影像:内膜撕裂或假性动脉瘤导致主动脉轮廓不规则

※主动脉夹层

※假性动脉瘤

※假性主动脉缩窄

※CT、MRI:理想检查方法;CT最常用,适用于紧急情况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OE):可床边操作,在介入操作时可辅助显示支架植入,但对严重面部损伤或颈椎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存在禁忌;约30%患者主动脉全周显示欠佳

CT:淡薄的对比剂外渗或存在明确的假性动脉瘤,纵膈血肿

!严重的动脉粥一硬化或动脉导管憩室可导致假阳性;与小假性动脉瘤区分;伪影、图像质量差

急性胸痛患者心血管影像学检查合理使用

急性胸痛患者心血管影像学检查思路流程图

疑似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

※指南分别叙述了多种拟诊或疑似诊断各影像学方式的适用情况,程度分别为A(适用)、M(可能适用)及R(极少使用)

※CTAo,CT主动脉造影;MRAo,核磁主动脉造影;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经胸壁超声心动图;AoCath,导管主动脉造影。

在看点这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ks/4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