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一个天才的名字,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天才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然而杀死一个天才需要几步?
年
4月13日,76岁的爱因斯坦在草拟和平宣言演讲稿时突发严重腹痛;
4月15日被诊断动脉出血;
4月18日被确诊腹主动脉瘤,当日午夜在睡梦中去世。
从症状的出现到巨星的陨落,五天的时间,没有一点点前兆,没有一点点防备。腹主动脉瘤,这颗埋藏在天才体内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默默的隐藏,一击即中。
于是乎,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医院撒手人寰,享年76岁。
首先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腹主动脉的永久性扩张,直径超过3cm或达正常主动脉的1.5倍以上即称为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
正常腹主动脉直径2cm左右,95%为双侧肾动脉以下水平。
影像学检查--CTA
无创、图像清晰
清楚显示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和范围
二维、三维重建,准确评估肾动脉、瘤区、近远端锚定区的情况
准确显示附壁血栓及其范围,瘤壁结构及钙化
准确显示瘤体与肾动脉等内脏动脉的关系
准确测量正常腹主动脉、动脉瘤体的直径,测量肾动脉至主动脉分叉或髂动脉分叉的长度等。
针对大血管类型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分为以下三种:
方法一
内科保守治疗
现状:
?尚无有效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有效药物。
方法:
药物控制血压、止痛、镇静,对于及时发现的患者,在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之前,需采用保守治疗,以稳定病情。
缺点:
瘤腔血栓形成和主动脉的稳定性不能被预知。
破裂的高危险性或疾病进展。
方法二
开胸、开腹人工血管置换术
经典的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血管重建术,全身麻醉下,开胸、开腹部,切除扩张的血管后以人工血管替代。
适应证:
有症状患者瘤体破裂趋势或伴有严重并发症和无症状患者瘤体直径超过5cm或增长速度>0.5cm/6月者。?
缺点:
手术创伤大、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高,术后恢复慢,高龄和病重患者难以耐受;
现在外科手术多适用于肾上型腹主动脉瘤和不适宜腔内修复术的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急性期或慢性期StanfordA型夹层动脉瘤。
方法三
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aorticrepair,EVAR)是一种在DSA动态监测下,经双侧股动脉的小切口,应用特殊的导入系统,将折叠的覆有人工血管薄膜的金属支架送入腹主动脉瘤腔内,利用金属支架的弹性、植入物头端的钩状附件加以球囊扩张作用将腔内植入物固定于动脉瘤近远端的正常动脉壁从而修复主动脉的微创治疗技术。优点:??与传统开胸腹外科手术相比,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适应证:?尤其适用于那些无法耐受手术的DeBakeyIII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等患者。
由此看来介入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是目前临床医生的首选治疗方法。
腹主动脉瘤的患者多见于长期吸烟的人群或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其中老年男性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男女之比大约为10:3。现今社会中老年人口持续增长,高龄患者肾功能相对代谢功能较低,对造影剂代谢缓慢,且造影剂对一些老年慢性病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文献表明: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具有较高的CIN发生风险,高龄、糖尿病及基础肾脏病等是造影剂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1]肾功不全的的患者中,使用最低量的碘造影剂至关重要。患者若有血管疾病时,则需要延长手术时间并增加造影剂的用量。因此造影剂的用量成为现代影像学科的重点话题。使用CTA与DSA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减少造影剂的使用量,甚至可以实现"0"造影剂在介入手术找到腹主动脉瘤开口。3.1EVAR的关键-精准定位
重要脏器的血管都是发源于主动脉,而且主动脉自膨式支架输送系统特别硬,且无法回收,一旦释放位置有误,后果非常严重,所以EVAR术中的精准定位非常关键。
(传统描线法)
3.2精准定位技术—图像融合实时导引技术(3D导引)的临床应用
3.3EVAR中图像融合实时导引技术的思路
得到3D引导图像是基于DSA旋转造影数据,要求血管充盈,需要的流率、流量比较大,以及大血管中造影剂存在更为明显的层流,很难得到充盈的大血管3D影像;
由于旋转DSA时,导管床是固定不动的,DSA平板旋转只覆盖了比较小的范围,无法覆盖长段的大血管,进而无法进行导引;
MSCT能够做胸腹部连续大范围扫描,得到全主动脉的CTA,但是该CTA图像与DSA的透视图像无法联动。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利用DSA类CT(DSA.C-armCT)扫描得到的容积数据,可以与MSCT图像融合,赋予大血管CTA的影像以DSA平板的位置和床的位置,并进行实时联动,实现CTA的3D血管在透视图上的图像融合实时导引。
下面让我们跟随着朱老师的脚步去探知一二。朱老师,何许人也~~
朱栋梁
副主任技师
医院介入手术中心
专业领域
医学影像技术,放射防护,心脏、脑、外周血管及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介入手术精确引导技术。
学会/协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介入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放射防护学会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学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
?医院协会心血管专委会护理技术组副组长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介入分会技术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医学辐射防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分会第二届委员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编委
接下来的时间让我们一起通过具体的病例,探讨大血管EVAR手术中,CTA、MRA与DSA图像融合实时导引技术的临床应用。
腹主动脉瘤
1、CT扫描以及重建图像?
2、DSA上行DynaCT扫描得到三维重建图像
3、将两者融合
4、术中实时引导
总结
?
在大血管EVAR手术中,通过西门子血管机CTA与DSA图像融合技术然后实时导引,无需锁床、画线和反复造影,实现了手术中任意位置、任意角度的精确定位,为手术操作提供高效、精准的影像导引。
EVAR中图像融合实时导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患所受放射剂量,减少造影剂使用量,降低造影剂肾损害。
赵瑛瑛、刘东伟、王建生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发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中华医学杂志,92(22)点个再看,下周我们聊聊DSA和MRA的融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