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妓女像文艺青年宋佳表示有话要说

腾讯娱乐讯(文/曾妮策划/龙田)改编自小说《金陵十三钗》的抗战史诗电视剧《四十九日·祭》正在热播,该剧用冷静到近乎残酷的镜头将年南京沦陷前后49日内所发生的人间惨剧毫无保留地还原,反映了绝境中的生命意义与人性救赎。

演员宋佳此次在剧中颠覆了以往的影视形象,扮演了秦淮河边风情万种的赵玉墨。而相比于影版倪妮的演绎,宋佳版的玉墨在收获盛赞的同时,也引发不少争议,有些观众觉得她刻画的角色形象“一点都不风骚,不像是妓女,倒像个文艺青年”,认真看过剧版的观众其实会发现,宋佳更加注重角色人物内心情绪的表达,尽可能最大化还原这段历史的真实。

近日,宋佳在她的个人微站里和观众分享了她的部分角色塑造笔记,我们不妨借此来看看宋佳到底是如何理解赵玉墨的?

身为头牌的玉墨

玉墨是藏玉楼的头牌。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怎样才算是“头牌”?

在《四十九日·祭》开拍前几个月,我读了一些与角色创作相关的书及论文,如清末作家韩邦庆在年所写的《海上花列传》和陶慕宁先生的《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收获很多。

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青楼“头牌”,在北方如小凤仙和赛金花,前者帮助蔡锷逃出北京,蔡锷后来发起了讨袁护国运动;后者嫁给了状元洪钧,并作为大使夫人随夫出使欧洲。在南方,玉墨的家乡南京,秦淮河畔最出名的则是秦淮八艳。她们中的李香君嫁给了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故事被写成了《桃花扇》;顾眉生嫁给了龚鼎孳,龚鼎孳后来做到礼部尚书,顾眉生成为一品夫人;柳如是嫁给了东林党领袖钱谦益,留在南京支持抗清。还有董小宛和陈圆圆,无需赘述。

她们都是青楼里的明星人物,是头牌。玉墨也是头牌,因此在言行举止上,玉墨和藏玉楼的其他姑娘(如红菱和豆蔻)相比,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原著小说中,玉墨在教会学校念过六年书,会说英语,是美丽高贵并且知性优雅的。

玉墨的背景

小说原著中,玉墨和孟繁明第一次相遇是在一个舞会上,书上写“赵玉墨那天优雅之极,戴一串雪白的珍珠,拿一本《新月》杂志。”

《新月》杂志是什么?《新月》杂志在年由新月社创办于上海,杂志上常常探讨新体格律诗和国剧运动,徐志摩、罗隆基、胡适、梁实秋等是杂志编辑。在《新月》杂志的创刊号上,徐志摩写道:“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规复人生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

拿着《新月》杂志的赵玉墨,即便这只是一个伪装的文艺姿态,也不难看出她的心气有多高。要不是命运多舛,她何尝不是一个正常人家知书达理的小姐呢?

就像小说原著中所写,“赵玉墨她是一个心气极高的女子,至少有一万个心眼子。对付三教九流,她有三教九流的语言、作派。她从小就知道自己投错了胎,应该是大户人家的掌上明珠。难道她比那些掌上明珠少什么吗?她四书五经也读过,琴棋书画都通晓,父母的血脉也不低贱,都是读书知理之辈,不过都是败家子罢了。”

南京沦陷后,玉墨与藏玉楼的姐妹们逃难至教堂,为竭力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不是一个可以任人轻贱的卖笑女子,刻意与青楼姐妹处处拉开距离,甚至不失“微微矫情”。

就凭这样一个背景和这么一种性格,恐怕玉墨是不可能时刻搔首弄姿、见谁都妖娆风骚的。

文字浓缩成影像,多少会有一些表达未及的遗憾。同一个人物存在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中,风格扮相也会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同样,赵玉墨也可以以各种形态尽情存在着。在艺术形式中,玉墨的分身越多越好,形态模样越丰富越好,这样会有更多的人通过玉墨的故事铭记时代的苦难。

当然,如果你感兴趣,你也可以读一读《四十九日·祭》的小说原著——严歌苓老师的《金陵十三钗》,在白纸黑字中,所有人物都是呼之欲出的,就连那份沉重和沉痛,也在字里行间蕴藏着、蔓延着。

我个人的小小心愿是,当你在观看电视剧《四十九日·祭》的时候,除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zhiw.com/mlks/6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