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医院血管外科运用原位开窗技术重建重要分支动脉,成功救治了一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医院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医院在大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已经走在了国内血管外科前列。
45岁的李先生有长期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不甚理想。因为突然感觉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医院急诊。当日值班的吴医师在排除急性心梗的同时,果断为其进行胸腹主动脉CT增强检查。检查结果明确了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患者第一时间被收入了血管外科病房,控制血压,稳定病情。
患者的CT检查结果提示,夹层起始于降主动脉小弯侧,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及左颈动脉非常近。目前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以微创腔内治疗为主,该患者治疗的难点是既要有足够长的锚定区来减少术后支架的移位、内漏,又要尽量保留主动脉弓上的“三根毛”(重要的头部和上肢的供血动脉)。该患者年纪较轻,保留的意义更加重大。
在血管外科科张主任的指导下,三位医师组成了治疗团队。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治疗团队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腔内覆膜支架覆盖夹层破口,同时运用烟囱技术保留左颈动脉,激光原位开窗技术保留左锁骨下动脉。
手术在全麻下顺利进行,经右腹股沟置入主动脉覆膜支架,经左颈动脉置入烟囱支架,经左锁骨下动脉置入激光光纤,精确的在主动脉支架上壁原位开窗并植入覆膜支架。手术耗时2个多小时即圆满结束,术后患者恢复顺利,一周后复查CTA,提示主动脉夹层隔绝满意,近端夹层完全血栓化,左颈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的血流成功保留。
据主刀医生介绍,在主动脉疾病治疗中,原位开窗技术不仅更加符合人体生理解剖,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传统的烟囱技术明显减少。该技术在我院是首次运用,医院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由于原位开窗操作技术要求比较高,目前在国内仅少数血管外科中心能够开展。
医生提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些年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比例越来越高。长期高血压是胸腹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之一。胸腹主动脉夹层作为血管外科急症,是在高速血流的冲击下主动脉内中膜撕裂,形成假腔盲袋。血流的持续冲击会导致盲袋的持续进展,严重时导致肠肾等重要内脏的坏死,甚至主动脉破裂大出血,延误诊断和治疗均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临床典型的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胸背撕裂样疼痛。他提醒大家,在临床工作中,突发的胸背疼痛,在考虑心肺源性的同时,别忘了主动脉夹层的可能。
如果您对于激光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什么疑问,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直接获取答案
1、可以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