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医院苏晞副院长及其团队成功应用Castor?分支型支架治疗主动脉溃疡一例,这也是单分支胸主动脉覆膜支架首次在湖北省、乃至于华中地区进行临床应用。
*接受治疗的患者男性,54岁。术前CTA诊断为“降主动脉溃疡合并胸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起始处)壁间血肿”。Endosize软件评估后显示LCCA-LSA距离为11mm,有效锚定区长32mm,精确测量LSA展开最充分时的钟向角和足背角分别为49°和4°。
术前三维重建评估
手术过程:首先经股动脉进行术前造影(图2)。造影显示,近端锚定区(左颈总动脉起始处的主动脉弓)直径26mm,因此选择近端直径30mm,锥度6mm,分支后移10mm的Castor?分支型支架。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建立分支导丝通道后,导入Castor?输送系统并释放。
术前造影
术中造影显示,由于术前的详细评估测量和术者的准确操作,Castor?分支型支架定位精确,分支完全进入LSA。术后造影(图4)显示LSA血流通畅;溃疡被完全隔绝,无内漏;专为主动脉夹层设计的无裸段结构不影响弓上其他分支,手术效果良好,整个手术仅耗时不到1小时。
术中造影Castor?分支型支架定位
术后造影
Castor?分支型支架是全球首款通过微创伤治疗能同时实现腔内修复主动脉和弓部分支动脉的覆膜支架。其独有的“分支一体化”结构能够适应各种弓部解剖,主体和分支支架缝合为一体,并一次导入和释放,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体式分支支架的导入和定位难题,并具有内漏率低、侧支通畅性好等优势,不仅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同时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
Castor?分支型支架使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朝着主动脉弓部的方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也是从事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的临床医生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寻求突破的治疗领域。
专家介绍
苏晞
主任医师教授武汉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
从事心脏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有丰富的心血管临床诊疗经验,曾赴美国、德国、法国等地进行学术交流。擅长冠心病介入检查和治疗技术、心律失常介入检查和治疗技术、主动脉及周围血管介入检查和治疗技术等。 主持并完成心脏冠脉内介入治疗术、胸腹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术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等介入检查及治疗余例。
作者:田伟
编辑:罗梦娜
制作:谢红娟
赞赏